人頭部的發(fā)際、面頰、眼、耳、鼻、舌等部位聚集有大量血管、神經、經絡、穴位,故素有諸陽之首的稱譽,它與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養(yǎng)生應“從頭做起”。
發(fā)為血之余,經常梳發(fā)有益于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頭發(fā)的營養(yǎng),對防治白發(fā)、脫發(fā)、斑禿均有一定效果。梳發(fā)宜在早晨進行,入睡前不宜梳發(fā)。
首先,梳頭是保護頭發(fā)的好方法。據(jù)研究,反復梳頭,可刺激頭皮末梢神經和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此外,梳頭也是促進大腦運動的好方法,能夠健腦安神。梳頭不只是對頭皮按摩,還能刺激頭頸部穴位,促進頭顱內血液循環(huán),使腦神經興奮性提高,血管擴張,從而改善顱內的供氧,減緩腦細胞老化過程,起到健腦防衰的作用。
常梳頭還可以治療頭痛。因為通過梳理頭發(fā)、刺激頭皮,能使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使緊張、痙攣的血管得以舒張,因此對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痛、神經衰弱等病癥有治療作用。如果能堅持每天早晚梳頭,保持心情愉快,就可使人免受慢性頭痛的困擾。
經常用雙手按摩面部,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機體的抵抗力,還可鍛煉面部肌肉,減少面部皺紋的產生。具體方法是:雙手擦熱后從額頭中間向兩側沿發(fā)際向下至下巴,再由唇角沿鼻翼兩側向上至額中央來回輕輕按摩。最好每天早中晚各1次。
眼睛是人們與外界接觸的最重要器官之一,也是人們極為珍惜和小心保護的。但近年來的統(tǒng)計表明,盡管人們在住房、學習和工作環(huán)境都大有改善的今天,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近視發(fā)病率卻一直居高不下,這除了與用眼時間過長有關外,與營養(yǎng)及內分泌失調的關系也很重要。同樣,老年人白內障的發(fā)病率一直無法降低。
僅僅閉目養(yǎng)神是不夠的,應堅持有意識的鍛煉。方法是:合眼,然后用力睜開眼,眼珠轉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眼珠轉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此套動作可提高視力,對防治近視和老年眼病有很好效果。
晨起喝一杯加了菊花的綠茶,可以提神醒腦,清肝明目。
如果眼睛經常有血絲或突然有小范圍充血,可以用1/3或1/2張新鮮的荷葉煮水喝。荷葉能解暑清熱、升發(fā)清陽、散淤止血。若目赤腫痛或目赤障翳,可用一兩新鮮的車前草煮水飲用。此草具有清熱、利水、明目的功效。
用艾條炙足三里、曲池和合谷這3個穴位,每星期兩次,可起補益腎氣、清熱利濕、調和營衛(wèi)、明目退翳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醫(yī)治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經常進行一些耳部鍛煉,有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作用。
1.提拉耳垂法。雙手食指放在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每次3~5分鐘。此法可防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和耳鳴等疾病。
2.手摩耳輪法。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fā)熱。此法可防治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和頭昏等病癥。
3.提拉耳尖法。用雙手拇、食指夾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捏、揉、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fā)熱發(fā)紅。此法可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皮膚病等。
4.搓彈雙耳法。兩手分別輕捏雙耳的耳垂,再搓摩至發(fā)紅發(fā)熱。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二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進耳朵的血液循環(huán),健身壯腰。
5.雙手拉耳法。左手過頭頂向上牽拉右側耳數(shù)十次,然后右手牽拉左耳數(shù)十次。這一鍛煉可促進頜下腺、舌下腺的分泌,減輕喉嚨疼痛,治療慢性咽炎。
6.全耳按摩法。雙手掌心搓摩發(fā)熱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復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7.雙手掃耳法。以雙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掃,這時會聽到“嚓嚓”的聲音。每次20下,每日數(shù)次,長期堅持能強身健體。
肺開竅于鼻。意思是,鼻的通氣和嗅覺功能,主要依靠肺氣的作用。肺氣和,呼吸就通暢,鼻的嗅覺才能靈敏。
按摩鼻部可以疏通經絡,增強局部氣血流通,大大加強鼻子的耐寒能力,預防感冒和緩解鼻塞、流鼻涕等癥狀。方法是:用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在有熱感時,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再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20次,每天可做2次。
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齒宜常叩,叩齒的具體做法是:晨起先叩臼(后)齒3 6下,次叩門(前)齒36下,再錯牙叩左右犬齒各3 6下,最后用舌舔齒周3~5圈。早、中、晚各叩齒1次。早晨叩齒最重要,既鞏固牙齦和牙周組織,又興奮了牙神經、血管和牙髓細胞,對牙齒健康大有好處。
要保持健康美麗的牙齒,每天至少早晚刷牙一次,日間吃了甜點,即使不刷牙也要用清水漱口,以免蛀牙。刷牙時要選擇棕毛牙刷輕緩、豎向刷牙,禁忌橫刷或使用硬毛刷。如果牙縫較大,餐后可用牙簽清理牙縫、牙根部,但動作要輕柔。我們刷牙的時候,不一定每一條細縫都能刷到,無論刷牙時如何仔細,刷完后用鏡子一照,就會發(fā)現(xiàn)齒縫里仍有許多渣滓,而且這些渣滓粘附得很緊,因此,每隔3~4個月到牙醫(yī)處洗一次牙是必要的,既能保持牙齒的健康,又令牙齒潔白光亮。
人的舌頭與內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舌體的各個部位都和臟腑各部位相對應。因此,如能經常運動舌頭,可增強內臟各部位的功能,有助于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把舌頭伸出再縮回,反復做3 0次。然后把舌體向左右口角來回擺動3 0次,再把舌頭向口腔頂部上翹、伸平30次,再做幾次順、逆時針攪拌即可,如把舌攪拌出的口中津液咽下效果更好。經常運動舌體,能葆青春、抗衰老,有益于臟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