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容,張?zhí)﹣?/p>
(山東省青島市立醫(yī)院胸外科,山東青島,266071)
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是胸部創(chuàng)傷及胸科手術后的常見現象,是肺不張和肺部感染發(fā)生的主要因素,由此導致的呼吸衰竭更是胸科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尤其是行胸部手術的老年患者,由于術前大多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出現呼吸肌肌力減弱,氣道尤其是小氣道狹窄、氣道黏膜功能下降,分泌物增多而排出減少;另外,老年患者在全麻下接受胸部手術后,往往伴有肺功能受損,呼吸道分泌物會明顯增多、黏稠;此外,因手術本身創(chuàng)傷、術后疼痛等,可引起咳嗽無力、排痰困難[2],患者極易發(fā)生各類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吸痰是一種刺激性操作,過多或不及時的吸痰均不利于疾病的轉歸[3]。2012年1—11月本科采用改良深部吸痰法為156例術后老年患者清除氣道分泌物,收到了良好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本組選取患者共158例,男105例,女53例,年齡63~84歲,平均(68.0±2.5)歲,其中肺癌85例、食道癌36例、縱隔腫瘤 18例,支氣管擴張14例,其他5例。入組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建立人工氣道者;②昏迷、肌無力者;③脊柱畸形者;④合并支氣管擴張并咯血者。
改良的深部吸痰法步驟如下:①輔助患者拍背、咳嗽;②患者取坐位或半坐臥位,肩部墊枕,頭后仰位,頸部伸直;③2人操作時,1人用拇指或食指在吸氣終末時稍用力壓在胸骨柄上窩的氣管,并同時橫向滑動,找到敏感點來刺激氣管,誘發(fā)其咳嗽反應;在氣道打開的一瞬間,另1人則趁機將吸痰管平穩(wěn)、準確地插入氣管(25~28 cm),由深部左右旋轉、上下提拉,吸盡痰液。若1人操作,可指導患者自主咳嗽,在氣道打開的一瞬間插入導管。
本組中有2例患者因家屬不同意而未成功實施,另156例患者采用改良的深部吸痰法后,患者耐受率100%,有效清除痰液率100%,呼吸衰竭發(fā)生率為0,因痰液堵塞行氣管切開率為0,并縮短抗生素的應用時間為(7.2±1.3)d。
3.1.1 護理評估:改良深部吸痰法適用于清醒的上呼吸道梗阻患者,不適用于中樞性呼吸衰竭患者。吸痰操作前應仔細評估患者的意識,詳細記錄生命體征、呼吸困難程度,觀察患者口、鼻腔黏膜情況以及牙齒有無松動、痰液的性狀,對肺部仔細聽診,評估痰液的多少及深度,了解患者的血常規(guī)、血氣分析、胸片等,充分做好吸痰前的護理評估。
3.1.2 一般護理:按胸外科術后護理常規(guī)及全麻后護理常規(guī)對患者進行護理,備好術后搶救物品、藥品,使患者回病房后能得到及時的安置與監(jiān)護。全麻術后患者平臥,頭偏一側,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可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氣道至完全清醒,吸氧,監(jiān)測呼吸、血壓、心電圖、血氧飽和度等指標[4]。術后重點加強呼吸道以及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嚴格交接術后的各種管道,防止出現吻合口瘺等嚴重并發(fā)癥。
3.1.3 心理護理:由于吸痰本身對患者是一種刺激,清醒的老年患者通常不愿意吸痰[5],操作前護士應以溫和的語言、耐心的態(tài)度評估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并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解釋深部吸痰的必要性及目的,介紹治療的方法、風險及注意事項。
3.2.1 監(jiān)測生命體征的變化:在吸痰過程中,密切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尤其是心率、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如果出現心率明顯增快或減慢,應立即中止操作,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時也應停止操作。該組156例患者生命體征基本平穩(wěn),在吸痰時有12例患者的基礎心率增加或減慢了18%,有9例患者血氧飽和度在原有基礎上減少了6%~10%,吸痰停止后,均得到了恢復,未出現心搏驟停及呼吸衰竭。
3.2.2 選擇合適體位及吸痰管:根據患者病情采取合適的體位,個體化體位才能保證深部吸痰的成功率?;颊呷∽换虬胱P位,肩部墊枕,頭后仰位,頸部伸直,減少咽喉部的生理彎曲[6],使患者氣道成最小角度,從而使吸痰管能相對容易地經過口咽部進入氣管,減輕吸痰管對氣道的刺激,最大可能減輕患者吸痰時的不適感,降低誤入食管的概率,保證吸痰的順利。同時,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吸痰管。
3.2.3 吸痰的深度:傳統(tǒng)的吸痰管插入的深度為10~15 cm,成人一般只能吸出咽喉部的分泌物,吸痰效果往往不夠理想,而反復吸痰又會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物增多;而插管過深會造成氣道黏膜組織損傷,易使肉芽組織形成而導致氣管狹窄等[7]。因此,只有選擇合適的吸痰深度,才能盡可能減少氣道的刺激,又能最大限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本科采用的改良深部吸痰法的吸痰深度為25~28 cm,臨床觀察患者未發(fā)生氣道損傷,且清除護理道分泌物效果理想。
3.2.4 誘發(fā)患者咳嗽反應:老年患者行胸部手術前多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容易出現呼吸肌無力,氣道尤其是小氣道狹窄、氣道黏膜功能下降,導致分泌物增多而排出減少;另外,手術麻醉及手術創(chuàng)傷、疼痛等導致咳嗽無力、肺功能受損,使患者均不能主動咳嗽;吸痰管進入口咽部時,在其刺激下聲門往往處于反射性關閉狀態(tài),而誘發(fā)患者咳嗽時,聲門可以在一瞬間開放,利用此時機才能保證吸痰管進入深部氣道而有效吸痰,故誘發(fā)患者的咳嗽反應尤其重要。操作時1人用拇指或食指在吸氣終末時稍用力壓在胸骨柄上窩的氣管,并同時橫向滑動,找到敏感點來刺激氣管,誘發(fā)其咳嗽反應,使小氣道的分泌物排到大氣道,利于將氣道的分泌物徹底吸盡[8]。按壓力度應以稍壓迫氣管、使患者突然有憋氣感為宜,注意按壓力度太小誘發(fā)咳嗽反應無效,太大則會損傷局部組織和引起患者惡心、窒息等[9]。本組中156例患者均可耐受。
3.3.1 病情評估及氧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至少30 min,如呼吸頻率及幅度、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并做好相關記錄;同時對痰液的量、性狀做好詳細記錄;對吸痰后的肺部情況尤其是聽診情況詳細記錄,以判斷深部吸痰的效果。在吸痰前后2~3min應提高患者原有的吸氧濃度至5~9 L/min,以提高體內氧的儲備,防止吸痰過程中氧的消耗和供給不足。
3.3.2 口咽部護理:深部吸痰后應及時清除口腔內殘留內分泌物,隨時擦干臉上的分泌物,每小時觀察口腔及舌體黏膜的顏色及彈性情況,一旦發(fā)現口唇顏色變暗或自訴疼痛,應立即報告醫(yī)師。
[1]牟光容,鄢家莉.經鼻導管吸痰在胸外科患者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8,31(4):477.
[2]韓江英.老年患者開胸術后3天內經鼻導管內吸痰的效果評估[J].臨床護理雜志,2011,12(6):16.
[3]商進榮.聽診結合吸痰管刺激吸痰法對機械通氣患者動脈血氣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0):14.
[4]素桃,龐玉玲.口咽通氣管在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的應用及護理[J].西南軍醫(yī),2010,12(1):153.
[5]郎靜芳,趙義芹,鄭愈梅.老年危重患者吸痰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1,5(4):138.
[6]陳月妹,黃煌,魏小芬.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兩種吸痰方法效果比較[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6):1497.
[7]曹珍珠.人工氣道吸痰的護理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4):73.
[8]王丹,張小馮.兩種吸痰方式在經口腔無創(chuàng)吸痰中的對比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12(23):2121.
[9]曾定芬,向明芳,張萱,等.48例開胸術后排痰困難患者經口通氣管吸痰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1,4(4):339.
[10]孟桂芹,何潔.兩種不同霧化吸入方法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排痰效果的觀察[J].全科護理,2012,7(1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