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靜,季 宏,羊紀紅
(江蘇省靖江市人民醫(yī)院骨科,江蘇靖江,214500)
創(chuàng)傷性骨科住院患者的傷大多為意外事故所致,患者在遭受突然而來的身體傷害的同時,還在心理上承受巨大的打擊和壓力,由于擔心今后的功能障礙、手術疼痛、經濟負擔等諸多因素,容易產生抑郁、焦慮、恐懼、悲觀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影響了患者的治療配合及康復[1]。護理人員在加強各種基礎護理的同時,還應對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以增強患者治療康復的信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2]。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科有針對性地對部分創(chuàng)傷性住院患者進行了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創(chuàng)傷性患者132例,其中男81例,女 51例,年齡19~67歲,平均43.8歲。創(chuàng)傷類型:32例腰椎骨折,15例頸椎骨折,12例骨盆骨折,27例上肢骨折,46例下肢骨折。文化程度:13例大學以上學歷,52例高中及中專學歷,67例初中及以下學歷。職業(yè):農民28例,工人75例,干部 18例,學生11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70例和對照組62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yè)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入院時均存在疼痛、運動障礙,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為心神不定、焦慮、脾氣暴躁、悲觀,少數(shù)人甚至有放棄治療的心態(tài)。入院后依據病情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并于入院當天、入院后1周、出院時分別應用精神科評定表對所有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進行評定。實驗組實施系統(tǒng)護理干預,措施如下:①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患者抑郁、焦慮的原因。護理人員在患者收治入院時即主動介入并與其交流,傾聽患者的傾訴,了解患者的擔憂,詢問患者的需求,主動介紹科室情況及入院后將要進行的相關事宜與治療,給予患者各方面的幫助,消除患者的擔憂[3];②針對患者對病情及后遺癥的擔憂,積極給予心理疏導。由于病情突然發(fā)生,且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患者容易對病情的程度產生誤判,進而產生悲觀、恐懼。護理人員和主管醫(yī)師應及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及治療措施,并多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充分信任,建立起康復信心;③術前患者通常比較緊張,常擔心手術失敗、擔心手術后疼痛等,容易產生緊張、恐懼、失眠等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在術前應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對患者實施個性化的護理干預,通過術前談話、心理疏導、音樂放松、患者關心的相關知識教育等內容,讓患者充分相信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患者的心理緊張程度。此外,術后密切巡視患者,除觀察肢體運動、血供、呼吸、血壓等生命指征外,充分評估患者的疼痛狀態(tài),并采取合適的止痛措施,盡量減輕患者的疼痛[4];④針對患者擔憂經濟負擔的情況,及時了解患者的家庭經濟狀況,利用各種渠道主動為患者爭取各種合法的經濟權益,及時和醫(yī)生溝通,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盡量使用價廉的材料和藥物,使患者切身感受到溫暖和關心;⑤積極幫助患者行康復訓練,恢復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骨科患者的康復訓練和指導十分重要,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在肢體制動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合理鍛煉,并消除患者訓練時的恐懼,上肢創(chuàng)傷患者應指導其練習單手吃飯、洗漱,下肢和腰椎創(chuàng)傷需臥床休息者應指導其在床上鍛煉及大小便,盡量讓其學會生活自理,從而重建康復信心[5]。
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以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分別于入院時、入院后1周、出院時對患者進行調查和心理狀態(tài)評價[6]。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 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患者抑郁、焦慮程度比較結果見表1。表1顯示,入院時2組間HAMD、HAMA評分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入院后1周和出院時實驗組的HAMD、HAMA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入院后1周的HAMD、HAMA評分與其入院時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實驗組入院后1周的HAMD、HAMA評分與其入院時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表明了在入院初期行護理干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表1 2組患者HAMD和HAMA評分比較( ) 分
表1 2組患者HAMD和HAMA評分比較( ) 分
入院時 入院后1周 出院時組別HAMD HAMA HAMD HAMA HAMD HAMA實驗組(n=70) 18.44±4.52 18.78±3.93 12.34±2.36 11.97±3.99 7.15±1.12 5.62±1.33對照組(n=62) 18.36±4.55 18.52±3.82 17.63±3.91 17.65±3.98 14.66±3.81 12.72±3.42
患者遭受創(chuàng)傷時,在身體產生程度不等損傷的同時,還會產生各種心理和情緒的變化,并對治療和康復產生影響[7]。中國針對創(chuàng)傷后患者不同層面的護理干預還處于起步階段,有待護理工作者積極研究并制定完善的適合中國創(chuàng)傷患者的護理干預方案[8]。護理人員在做好各種基礎護理的基礎上,還應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進行各種有效護理干預,在較短時間內幫助患者建立信心,回歸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并充分調動患者及家屬的積極性,以配合治療和康復[9]。護理干預時,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關注和糾結的問題也應不同,應根據年齡、文化、職業(yè)的差異采取個體化護理[10-11]。對有恐懼、擔心遺留功能障礙的人及時疏導,讓患者了解先進的醫(yī)療技術及良好的效果,消除其各種顧慮;對擔心經濟負擔過重的人,及時了解患者的經濟狀況,想方設法降低各種費用,使患者切身感受到關心[12];對孤獨、沒有人照顧的人,多巡視和探望,用各種方式關愛鼓勵患者,讓患者體會到溫暖,感受到沒有被社會遺棄。同時,做好患者術前術后的??谱o理,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的疼痛。本研究顯示,通過各種針對性護理干預,患者能很快消除各種創(chuàng)傷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不悅和其他焦慮、煩躁情緒,從而充分信任醫(yī)護人員、積極配合治療,使患者愉快安全地度過住院時期,并建立起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提高了患者滿意度,改善了患者的治療質量[13]。
[1]陳紅巖,楊金蓮.骨科患者術前焦慮的護理干預[J].中醫(yī)正骨,2008,20(1):74.
[2]張春燕,陳紅霞.探討護理干預對改善創(chuàng)傷性頸髓損傷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2011,17(1):127.
[3]呂愛紅,吳志敏,李海洪.人文關懷在創(chuàng)傷急救實訓課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9(10):1639
[4]孫玉環(huán).顳下頜關節(jié)創(chuàng)傷性骨關節(jié)炎及其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3,6(6):370.
[5]陳翰,張佳佳,李敏,等.創(chuàng)傷康復期患者應激障礙與心理彈性的相關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32(18):2006.
[6]Molnar T F.Curr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oracic empyema in adult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7,32(3):422.
[7]劉建華,史小娟,丁紅,等.骨科醫(yī)療新技術的發(fā)展對骨科護理的影響[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16(2):155.
[8]錢會娟,許燕玲,周玲,等.國外創(chuàng)傷患者心理干預模式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4A):31.
[9]李永軍.心理護理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9):214.
[10]王晶.健康教育在骨科護理中的實施[J].護理研究,2007,21(12):3329.
[11]王清華,許業(yè)松,孫愛萍,等.系統(tǒng)康復治療創(chuàng)傷后膝關節(jié)功能障礙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8(10):1220.
[12]徐愛華,劉亞楠.患者術前需求心理的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2):91.
[13]牛金柱,李保平,房樹志,等.創(chuàng)傷止血止痛敷料在出血創(chuàng)面的應用效果觀察[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3,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