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沖
(昆明市東川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眼科 云南 東川 654100)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因胰島素相對或者是絕對不足或者是靶細胞素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引起以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以及電解質紊亂以血糖增高尿糖陽性為主要特征的一種臨床疾病,低血糖反應是糖尿病治療中最嚴重和最主要的并發(fā)癥之一,由于老年人年紀逐漸增大,慢慢的他們的體制和病情也逐漸的加重了,在醫(yī)院治療中,還有很多的低血糖都會發(fā)生昏迷的狀態(tài),如果不及時的治療的話,可能會死亡。本人對我科在2010年01月-2012年12月所發(fā)生的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反應例如下:
我院30個例子中,其中男的20例,女性10例,年齡70歲左右,一般犯病的人都是在10年以上。這些病情分別有合并高血壓;腎?。惶悄虿∫暰W膜病變;其他合并高脂血癥、膽囊炎、膽石癥、冠心病者;這些病情主要表現為:心悸、頭暈、手抖、汗出。
在輕度低血糖反應情況下,應該多吃一些甜食,或者給一些高糖度食物,或者一些口服或靜推,至于這些癥狀我們醫(yī)生可以在治療過程中讓其緩解。有的時候還意識不清、昏迷患者,還要給予高糖50ml,再予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葡萄糖注射,同時還要依靠病情需要給于適當保護腦功能、能量支持、糾正電解質紊亂、改善微循環(huán)等對癥處理。
經過患者注射葡萄糖,還有吃飯后,30例患者在沒過多久便恢復了正常了,他們的病癥也不在有了,而且那幾位昏迷的患者也很快恢復了,癥狀消失,亦很快蘇醒,其中幾例患者因誤注射胰島素諾,經搶救了好幾天,又持續(xù)高糖輸注后3天,又到了我院行進一步治療。
事實上,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更兇險。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出現饑餓感、頭昏眼花、心慌手顫、面色蒼白、出冷汗、虛弱無力等癥狀;葡萄糖是腦組織活動的主要能源,嚴重低血糖會引起大腦功能障礙,導致意識恍惚、言行怪異、昏昏欲睡、抽搐驚厥甚至昏迷死亡。不僅如此,發(fā)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還容易誘發(fā)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腦血管意外等并發(fā)癥,尤應小心。急性低血糖還可引起腦水腫,長期慢性低血糖可導致智力下降,加速腦癡呆。低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出現饑餓癥狀,就說明發(fā)生了低血糖。其實,有饑餓感并不一定發(fā)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這樣的體會: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饑餓感越是明顯,一旦病情穩(wěn)定了,饑餓感也就消失了。因此,當出現饑餓感時,一定要及時監(jiān)測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還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還有一種情況是“低血糖反應”,并不是真正的低血糖。這種情況多發(fā)生于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時間內下降過快或下降幅度過大引起的,令患者出現心慌、出汗、手抖、饑餓等低血糖癥狀。事實上,當血糖低于正常時,有些患者有癥狀,有些患者則沒有癥狀。沒有癥狀的多見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長期頻繁發(fā)生低血糖者,臨床稱之為“無癥狀性低血糖”。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與機體神經系統受損、交感神經對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關。存在這一問題的患者,一定要加強血糖監(jiān)測。因此短時間的低血糖引起短暫的腦功能受損,而長時間可導致神經元的死亡,后者除與供能不足有關外,還與谷氨酸等神經遞質受體的激活、鋅的釋放、線粒體功能失調、氧自由基的釋放、低血糖糾正后的再灌注損傷有關。
腦細胞所需的能量幾乎完全來自葡萄糖,雖然在缺乏糖供應時腦組織也能利用酮體提供的能量,但酮體生成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是抵御急性低血糖的有效保護機制。低血糖時,中樞神經每小時仍需要葡萄糖6g左右,當葡萄糖持續(xù)得不到補充,肝糖原耗竭時,就出現低血糖所致的腦功能障礙癥狀。血糖的下降的時候,當低血糖不能及時糾正,人體將逐步出現各種神經精神癥狀。然而,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長、B細胞功能差的患者中,上述調節(jié)機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HAAF的患者由于一些缺乏癥,經常不能夠檢查到低血糖,卻也不能服糖自己救助,從而增加了低血糖的風險出現了??梢?,糖尿病的患者對血糖下降的調節(jié)能力被削弱,發(fā)生嚴重的血糖的風險增加,這是ADA把糖尿病低血糖的切點定在3.9mmol/L的原因。
6.1 飲食方面合理化:飲食療法對于糖尿病低血糖十分地重要,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強調控制總熱量和平衡飲食,而且還要定時去飲餐,根據情況合理調配飲食。由于老年人消化系統功能相對較差,我們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正確的飲食及用藥指導,告知患者在進食少的情況下,應減少胰島素用量,可在進餐后再注射胰島素,根據進餐情況,減少胰島素劑量,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
6.2 低血糖反應的癥狀可表現為:頭暈,頭痛,心慌,手抖;過度饑餓感,出汗,面色蒼白,震顫;煩躁不安,哭喊易怒等行為或言語改變或異常;口唇甚至全身麻木、針刺感,全身乏力,視物模糊,嚴重者可能會神志不清,昏睡甚至昏迷,可危及生命。6.3糖尿病患者最常見引起低血糖反應的原因有:胰島素使用過量或注射時間錯誤。飲食不足或未按時進食。長時間劇烈運動或運動量增加,尤其是空腹進行劇烈運動而未及時調整飲食或胰島素用量錯誤??崭惯^量飲酒。
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其實是一個最重要的發(fā)病之一,這與口服降糖藥及使用胰島素有關,老年患者年老體弱多病,隨著年紀,器官也開始衰減了,但是在降糖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分解及排泄作用下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發(fā)生是完全可以預防的。老年患者的飲食指導不宜過分強調。但是也要控制好飲食方面,這樣往往會造成進食量急劇減少,導致營養(yǎng)障礙,體力下降,容易發(fā)生低血糖。
[1] 張小名,遲家節(jié) 工瑞萍.實用糖尿病學北京[M].人民出版社,2010
[2] 王丹,李丹丹,李玉等.中國誤診學雜志[M].2008
[3] 王惠平.老年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陜西醫(yī)藥雜志[M],2010,34(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