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燕
(贛州衛(wèi)生學校,江西 贛州 341000)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的目的不僅要教會學生一技之長,還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做事。《中職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是中職英語的教學目的之一。然而,當前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簡稱“衛(wèi)生職?!保┐蠖鄶?shù)英語教師過于注重語言知識的講授和技能的培養(yǎng),雖然有些教師在授課時能結合課文中心滲透一些思想教育,但常常也只是輕描淡寫。針對目前衛(wèi)生職校英語課堂重知識傳授、輕德育現(xiàn)狀,筆者就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加強醫(y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策略進行初步探討。
中職教育是就業(yè)教育,加強德育和培養(yǎng)學生的憂患意識顯得尤為重要。衛(wèi)生行業(yè)因其研究和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對從業(y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有技能要求,還有職業(yè)道德、職業(yè)意識、職業(yè)行為習慣等要求。因此,作為衛(wèi)生職校,德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務,目的是使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醫(yī)德心理特征與心理傾向,在未來工作中能自覺履行醫(yī)療道德義務[1]。
在衛(wèi)生職校,由于有專門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和班主任,任課教師似乎只有教學一項任務。事實上,僅僅靠幾個學生管理教師和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是遠遠不夠的。德育工作必須與學生接觸最密切的任課教師合作,因為德育和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1.2.1 衛(wèi)生職校學生英語課堂現(xiàn)狀 衛(wèi)生職校學生多來自城郊農村,他們認為學英語沒什么用。不少學生不認真學習英語,在課堂上酣然大睡,對英語毫無興趣。
1.2.2 英語課程特點 英語是一門思想性很強的學科,學生接觸的全是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文化和思想,這就要求衛(wèi)生職校英語教師不遺余力地既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又合理地利用教材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地建立起社會責任感。
1.2.3 英語考試需求 德育在近幾年成人高考及英語PETS 考試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如2011年成人高考完型填空寫的就是一則關于一名父親與他的兒子們在去接妻子的路上火中救人的故事,要求考生向這種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英雄學習;2010年PETS3 考試中翻譯題中有一句為:醫(yī)院內,在可能干擾設備使用的任何區(qū)域,禁止使用手機。可以看出,提高醫(yī)務人員職業(yè)素質是整個社會的要求。
任何一種語言的詞匯、句子、習語本身就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內容,因此,在詞和句的教學中要重視道德意識的滲透。如在講解cancer 這個詞匯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職責:Cancer brought sick persons great pains which are beyond our individual control.Therefore,the medical staff should give more care and patience to themin order to release their sufferings.(癌癥給病人帶來我們個人無法控制的痛苦,因此,醫(yī)務工作者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耐心,以減輕他們的痛苦。)
有些課文內容體現(xiàn)了德育特性,有些內容本身就是教育學生對工作要有責任心,如《醫(yī)學實用英語(上)》Unit 5“comprehension passage A《The Three Checks》中提到:“As a nurse,you should consider some basic reasons in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You should check the name and dosage of the medication written on the drug label three times.”(作為一名護士,在藥物治療中必須考慮某些基本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三查”,藥品標簽上的藥名和劑量應該查3次。)[2]這就是護理工作“三查七對”制度中提到的“三查”。
同時,有些課文介紹了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內容向學生傳輸不同國家道德、文化知識的差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實干精神。上述教材中 Uint 5“comprehension passage B《Clothing that People Wear》”一文中,描寫了不同國家的人穿衣風格不同,且布料的制作方式也不同,很多西方國家人民的日常用品、包、鞋子、蠟燭等都是中國制造的。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了解了中國制造的商品在英、美等國家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中體會身為中國人的驕傲。還可以此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其列舉中國的非凡歷史,學生反應熱烈,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時,也增強了社會責任感,而這正是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強大動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目的是使學生能使用恰當?shù)挠⒄Z進行口語交流。為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時,要多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扮演角色,運用得體的語言和行為。例如,M(Medical staff):“Ganzhou People’s Hospital.”(醫(yī)務人員:“這里是贛州市人民醫(yī)院?!保┦紫龋t(yī)務人員應禮貌地自報家門,如果對方是非常緊急的情況,要盡量穩(wěn)定病人及其家屬的情緒以便問清情況進行及時處理,可以說:“OK,just try to calm down.I’ll need your name in full,and tell me where you are and what's happened.”(好,別著急,告訴我你的全名,你在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接著應向病人表示醫(yī)院會重視并及時提供治療,可以說:“I thought this was an emergency.Just sit tight,and we’ll have an ambulance there in about ten minutes.”(我想這是一位急癥病人。你就在那邊等著,救護車10分鐘內到。)這樣就妥當?shù)赝瓿闪诉@次電話接診。
教師除充分利用教材滲透德育外,還可以在教學中經(jīng)常讓學生閱讀輔助材料,因為輔助材料往往是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選定的。例如,當母親節(jié)來臨時,可將主題設定為熱愛父母、尊敬長輩,并為他們提供《A mother’s love》(母親的愛)一文,文章塑造了一位堅強的母親形象,同時也突出了孩子對母親從不理解到理解的思想變化過程。在學生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可以利用課前10分鐘提出以下問題供學生討論:(1)Do you think it easy for your parents to have brought you up?Give your reasons?(2)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return for what your parents have done for you?并因勢利導地向學生強調對家庭成員的態(tài)度是一個人基本的道德觀念的反映,一個人只有摯愛自己的父母才會愛祖國、愛人民。以情達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從醫(yī)之路奠定重要的思想和道德基礎。
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英語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課本劇表演等,讓學生自主地進行自我教育、學用結合,多層次地了解他們將要面對的工作環(huán)境,引導學生重新審視自己的就業(yè)優(yōu)勢和劣勢,并鼓勵學生聯(lián)系已學到的有關性格、才能和職業(yè)的詞匯對下列問題展開探討:(1)Wha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o you have when you apply for the job?(當你應聘工作時,你有哪些優(yōu)缺點?)(2)What would you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seeking a job?(當你尋找工作時,你會考慮哪些因素?)(3)Howcan you get the employment successfully?(你會怎樣成功獲得一份工作?)這類與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踴躍回答問題,教師適當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愛崗敬業(yè)、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職業(yè)道德觀,讓學生體會到醫(yī)護人員的職業(yè)使命感,為了預防醫(yī)療糾紛,必須具備刻苦拼搏、奉獻仁愛的精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教師在授課時展現(xiàn)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教師的整體形象。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衛(wèi)生職校學生大多是青少年,他們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但他們對真假是非、善惡美丑的辨別能力還不強,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正面引導教育。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以標準的語音語調、流利的口語以及獨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盡量用標準的日常用語來表達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問候等,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養(yǎng)成文明的行為習慣。例如,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時,教師說一句:“Congratulations on your success!”天氣急劇變冷時,說一句:“It’s so cold today that you’d better wear more so as not to catch cold.”學生耳濡目染,會受到積極影響。
要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只有聯(lián)系實際、切實解決學生的問題,才能引導學生不斷地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和做法。例如,當走進教室,天氣晴朗卻開著日光燈,就應對他們進行節(jié)能教育:“I m sure the classroom is bright.Do you think I should keep the lights on or turn them off?”學生都表示應該關燈,然后在黑板上寫出To save the energy 等短語,并補充:“We should try to save the energy.I don’t mind if you keep the lights on when the room is dark.Sometimes we need electricity to make our room bright,but not today.”短短的幾句話,雖花費了一分鐘時間,卻進行了一次結合實際的德育。
如今的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獨立意識增強,對事物有著自己的見解。因此,要維護他們的自尊心,避免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在英語課堂上,應盡可能地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理解和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和他們一起探討問題,使他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流露真實感情,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德育。“穿越劇”的流行及手機上網(wǎng)、微博聊天普及,使一些學生忙于看電視、玩手機,學習時間得不到保證,作業(yè)不能及時完成,成績也明顯下降。針對這一現(xiàn)象,筆者教學Unit 5 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討論:Everyone have hobby,work must come first.(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但工作、學習排第一。)并以報刊上刊登的關于優(yōu)秀生因貪玩、放松學習轉為差生的事例,向他們說明努力學習的重要性。
在衛(wèi)生職校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項需長期堅持的復雜工程。有些教師認為一節(jié)課只有40分鐘,能完成教學內容就很不錯了,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德育。不可否認,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有限,但如果經(jīng)常有意識地把德育貫穿于教學,見縫插針,積少成多,那么德育效果將是難以估計的。只有培養(yǎng)具有外語知識和良好道德素質的復合型醫(yī)學人才,才能適應衛(wèi)生職校英語教育發(fā)展和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轉變的需要,符合信息時代和多元化社會對醫(yī)學人才的需求。
[1]曾繁榮,何俊康.護理倫理學[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2]劉江濤,牟細保.醫(yī)學實用英語(上)[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3]楊連瑞,肖建芳.英語教學藝術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