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鋒
(酒泉衛(wèi)生學校,甘肅 酒泉 735000)
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擔負著全面教育、管理、指導學生的職責,在學生德育、班級建設、學習管理、養(yǎng)成教育、生活指導、指令落實、溝通協(xié)商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班主任工作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評價存在標準不一的問題,有些學校甚至將班主任工作考核直接與學生量化考核結果掛鉤,抹殺了班級差異性和學生、班主任的個體差異性,嚴重挫傷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也束縛了班主任工作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構建中職衛(wèi)校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勢在必行。
班主任工作的對象是個性千差萬別的學生,不能拿“一把尺子”進行衡量。同時,班主任作為現(xiàn)實中的個體,因受教育背景、成長經歷、認知水平、興趣愛好、教育理念、能力方法等各方面因素制約,本身存在多樣性和差異性,因此,構建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時要充分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中職衛(wèi)校從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師大致有兩種教育背景:一種是有師范教育背景的非醫(yī)學類教師,另一種是無師范教育背景的醫(yī)學類教師。前者具備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基礎,能從實踐中總結、把握學生存在的行為、心理、品質特征,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施教;后者缺乏相關教育理論知識,在班級管理中常憑借個人經驗或社會共識來要求學生,缺少必要的理論支持,兩者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班級間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如中職衛(wèi)校中有男生的班級與無男生的班級在管理難度上就存在極大的差異性,而即使同樣是女生班,在管理上也存在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決定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制定和實施無差別的班主任考核評價體系,勢必會影響到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
學生因年齡、受教育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性別、城鄉(xiāng)背景、學習態(tài)度、是否為單親家庭等方面的不同存在差異性,而由這些差異性形成的一個班級入校時的初始狀態(tài)就構成了“班級基因”[1],它會對班級管理難度和管理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學生個體差異性越大,班級不利因素越多,管理難度就會越大,班主任的付出也會越多。因此,在考核評價班主任的工作時,應更加充分地考慮班級之間客觀存在的種種差異,多角度正確衡量和評價班主任的努力與付出,重視各種差異對班主任工作產生的影響,創(chuàng)建更加客觀、公平、人性化的考核評價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構建要尊重班主任、學生個體差異性和班級差異性,按照學生年級、專業(yè)、性別等因素進行分類,制定相應的考核評價制度和體系,充分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
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宜“粗”不宜“細”,具體條目不宜過細、過于繁瑣,可從班主任“德、勤、績、能”幾方面入手,縮小學生量化考核結果在班主任工作考核中所占的比例,應用粗放式評價體系。
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價體系要重實效,要從學生的品德形成、行為養(yǎng)成、學習成效、個性發(fā)展以及班級建設等方面進行評估,采用總量分析和過程監(jiān)控相結合的辦法,減少事務性、個別性考核內容,使班主任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注重學生的長遠利益,而不是眼前得失。
班主任考核評價體系要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適當對存在較大管理難度的班級進行區(qū)別對待,這符合客觀實際,不能搞“一刀切”和平均主義。沒有科學的考核內容和條目,看似公平、公開的考核,實質上已經偏離其客觀公正性,必然得出非公正性的考核結果,從而挫傷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從考核客體和考核主體上講,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應當具有綜合性和發(fā)散性,既不集中于某個方面,也不局限于少數(shù)主體參與,通過分散式條目設置和主體多樣性評價體系,力求使考核的公正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班主任工作考核要與學生量化考核相關聯(lián),但不能完全依賴后者,應當自成體系。根據考核評價體系的繁簡程度,可以用坐標方式來實現(xiàn)考核客體與主體的綜合分散性的統(tǒng)一[2],具體見圖1??己丝腕w主要由班主任師德師風、履行職責、教育能力和班級成績4個一級條目組成??己酥黧w由班主任本人、學生、家長、任課教師、學生科科長、主管校長組成。
圖1 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坐標
3.1.1 考核評價主體 主體的選擇關系到考核評價的效果,因而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價應由與班主任工作相關的部門組成,主要分為:(1)主體性評價主體,包括班主任、班級學生。(2)主體外延性評價主體,包括家長、相關任課教師和團隊領導(見圖2)。
圖2 班主任工作考核主體結構
3.1.2 考核評價客體 要實現(xiàn)對班主任工作全面、科學、準確、公正的評價,就必須采用發(fā)散式的考核內容,既體現(xiàn)班主任工作的客觀績效,又體現(xiàn)其主觀能動性;既反映班級建設和學生成長的成果,又體現(xiàn)班主任自身的品質與能力。因此,可以從“德、勤、績、能”幾方面著手,以師德師風、履行職責、工作能力和班級成績4個要素加以體現(xiàn)(見表1)。
表1 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價客體內容
明確考核主體與客體后,就要制定相應的考核內容與條目。從時間上講,一般以學期為單位;從類別上講,要按照班級年級、學生性別、專業(yè)等標準進行分類考核,盡量做到公平、公正,反映班級差異性;從內容上講,考核內容宜“寬”不宜“細”,充分尊重班主任工作。具體考核內容設置[3]見表2。
表2 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價內容
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能調動班主任工作積極性,客觀、全面、準確地反映班主任工作績效,能為班主任評優(yōu)、晉級、獎勵、津貼發(fā)放等提供較為可靠的依據,減少人為誤差,有利于消除因班級差異給班主任工作考核造成的困擾,實現(xiàn)班主任工作考核的公平、公正、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促進工作的積極作用。
總之,作為中職衛(wèi)校,我們在注重培養(yǎng)高素質勞動者的同時,一定要避免將班主任工作與學生表現(xiàn)直接掛鉤,以寬泛、全面、合理的標準對班主任創(chuàng)造性勞動進行有效評價,從而更好地發(fā)揮班主任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其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促進學校工作不斷發(fā)展。
[1]李成林.如何對班主任實行“差異化”考核[J].職業(yè),2007(17):20.
[2]沈文英.360度評估法在高職校班主任績效考核中的運用[J].中國西部科技,2008,7(32):75.
[3]鞏航軍,周靜.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評價[J].交通職業(yè)教育,200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