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 燦 黃 隕
(1.新疆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2.河南省周口市林業(yè)局 河南·周口)
體驗式培訓,又名拓展訓練,指學習者通過在真實或模擬環(huán)境下的具體活動,獲得新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將理論成果應用到實踐的學習方式,這種融合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論的學習模式,因其在培訓方式上的獨特性、效果持久被廣泛應用。體驗式培訓的理念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傳入我國,經過快速發(fā)展,目前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所接受并列入培訓計劃,成為企業(yè)進行人力資源開發(fā)和團隊建設的有效方式。
新時期以來,體驗式培訓在我國呈現(xiàn)出爆炸式發(fā)展的態(tài)勢,但由于國內培訓市場發(fā)展時間有限,組織機構目前所能提供的體驗式培訓服務仍多處于初級階段,許多方面還不夠成熟,尤其是在企業(yè)應用層面問題不少,濫用亂用體驗式培訓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不少企業(yè)老總在提到體驗式培訓時僅僅知道一些皮毛,認為這種培訓不過是大家在一起做做游戲、爬爬墻頭、冒點風險而已。眾多企業(yè)在進行體驗式培訓時,對培訓內容不重視,沒有深刻理解體驗式培訓的內涵,培訓流于形式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嚴重影響了培訓效果。
分析上述問題的根源,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于國內體驗式培訓市場整體還處于幼年時期,缺少相應規(guī)范與經驗,企業(yè)實行中普遍對設計與實施環(huán)節(jié)較重視,而對培訓效果的認識與研究嚴重不足;其二,體驗式培訓是一種心理上的體驗,成效多表現(xiàn)在理念、態(tài)度轉變方面,這種心理上的體驗具有先天不易評價的特征;其三,目前體驗式培訓效果評估的理論才剛起步,培訓師欠缺良好的理論依據(jù)和可行方案,從而造成評估研究遠遠滯后于實踐需要,大大降低了培訓評估在企業(yè)應用中的操作性,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很多企業(yè)不敢深入開展體驗式培訓,從而影響了體驗式培訓在企業(yè)中的進一步發(fā)展。企業(yè)既然選擇該培訓方式對員工進行培訓,就希望能夠得到相比傳統(tǒng)式培訓更好的效果,只有對培訓效果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價,管理層才能得到更多的反饋,并根據(jù)反饋意見來修正、改進體驗式培訓內容方式。顯然,如何衡量評估體驗式培訓的效果已是當務之急。
所謂培訓評價,是指對培訓項目、培訓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目前的培訓評價理論主要有柯克帕特里克評價模型、舍貝克和科恩的效用公式,以及將收益分析與柯克帕特里克四層次模型相結合的評價框架等。本文選擇柯克帕特里克層次模型為模板,對體驗式培訓效果評價展開具體分析。根據(jù)體驗式培訓學習過程(圖1),結合柯克帕特里克層次模型,本文認為企業(yè)實施體驗式培訓效果評價,可以從以下角度入手:
圖1
(一)明確柯克帕特里克培訓評估模型基本原理??驴伺撂乩锟嗽谄渌膶哟闻嘤栐u價模型中按照評價的深度和難度遞進順序將培訓效果分為四個層次: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和結果層,各層次評價內容及衡量方法見表1。(表1)
表1 柯克帕特里克培訓評價模型
(二)結合體驗式培訓特征進行層次評價。由于參與體驗式培訓的學員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在相同時間內各學員學習滿意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反應層次,必須評價學員對體驗培訓的滿意程度,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單向的問卷調查,也常使用雙向的學員訪談;學習層次的評價,主要反映學員由思考應用而主動學習的效果,必須評價學員對培訓內容的吸收程度,最常使用的是單向的筆試測驗、問卷調查,也常使用單向課后作業(yè)、雙向學習報告等;行為層次主要反映學員由體驗學習而改變行為或習慣,因此在行為層次的評價上,必須評價學員對培訓內容的應用及熟練程度,經常使用的方法是技能鑒定,或者使用單向的專題研究、問卷調查等;結果層次主要反映的是企業(yè)組織因行為改變而產生的具體結果,因此在本層次的評價上,必須評價培訓內容使學員個人績效及其組織績效提升的程度,通常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進行雙向的績效評核,或者在培訓后三到六個月進行單向的技能競賽及成果報告。
(三)體驗式培訓評價應注意的問題。實踐中,企業(yè)培訓的四層次評價方法,采用比較多的是反應、學習兩個階段的評價,對于行為與結果兩個層次的評價,實施難度較高,除了為確保評價結果的信度與效度,需要教育培訓人員具有相當水準的評價能力外,還需要較多的時間、人力、物力成本,因此企業(yè)有必要將培訓考核納入培訓計劃。培訓考核指將崗位培訓結果與經理、培訓人員和受培訓者的預期目標進行比較。同時,在培訓結束后管理層或是培訓師要及時與受訓學員進行及時溝通,讓參與者發(fā)表自己學習收獲和感觸,結合學員表現(xiàn)和感受做心理分析,促進他們對自身的了解。在進行體驗式培訓效果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只針對培訓內容、培訓師的授課、場地設施以及通過考試等方式考察學員對原理、事實、技術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企業(yè)還要有一套完整的指標體系,從體驗式培訓的內容、形式、員工參與度、對該培訓的認可度、實際帶來的作用等方面對體驗式培訓進行全面評價,并根據(jù)學員打分狀況來說明實際效果,以此來達到培訓的目的。
企業(yè)體驗式培訓存在的認知和操作問題,致使其培訓效果差強人意。利用柯克帕特里克評估模型的指導原則,結合體驗式培訓的具體特征,利用指標化的方法可以對體驗式培訓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從而為企業(yè)應用體驗式培訓提升員工素質、制定和改進培訓計劃提供決策依據(jù)。
[1]連永圣.淺談體驗式培訓[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7.3.
[2]潘大鈞.管理學教程[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3]羊衛(wèi)輝,夏洪勝.從企業(yè)員工學習特點看體驗式培訓 [J].商場現(xiàn)代化·人力資源,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