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潔
腫瘤的多發(fā)部位通常集中在肝部, 最為常見的則是惡性腫瘤。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查能夠及時有效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1]。所以,使用怎樣的超聲檢查能夠更加準確直觀的看出患者病情成為了需要探討的主要問題[2]?,F(xiàn)對肝腫瘤彩色多普勒超聲與灰階超聲造影在診斷肝腫瘤中的效果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2年6月期間, 來本院接受檢查的肝腫瘤患者共30例, 其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50.6±6.3)歲;在30例患者中, 5例原發(fā)性肝癌;10例轉(zhuǎn)移性肝癌;8例血管性肝癌;2例炎性假瘤;5例局灶性結(jié)節(jié)性增生。在所有患者中病灶最大直徑140 mm, 最小10 mm。
1.2 方法
1.2.1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本次研究使用Siemens ACUSONS2000診斷儀, C5-2型探頭,具備實時諧波成像與彩色多普勒成像技術。對患者檢查時選擇基波狀態(tài), 3.3 MHz為探頭頻率, 0.3~0.5為機械指數(shù), 150 dB為動態(tài)范圍,在此基礎上使用低濾波狀態(tài), 0.03~0.10 m/s為彩色速度范圍。
1.2.2 灰階超聲造影 造影使用SonoVue, 在5ml生理鹽水中加入20.02 mg凍干粉末, 使混合液完全分散, 從而形成六氟化硫微泡混懸液, 4.3~6.9為pH值, 微泡濃度2×106個/ml。
在對患者進行灰階超聲造影時首先進行常規(guī)檢查, 若患者存在多發(fā)病灶, 則可選擇超聲顯示最為清楚的病灶。在選擇掃查切面時,以患者病變形態(tài)、位置以及回聲特點而定。在5~10 s內(nèi)經(jīng)患者肘靜脈快速推注2.4ml造影劑, 進行彩色多普勒成像, 觀察腫瘤血流信號是否加強;30min后以彈丸式對患者注射相同劑量造影劑, 快速切換成灰階諧波成像,觀察腫瘤增強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以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 計量資料以()表示, 比較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經(jīng)χ2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灰階超聲造影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肝腫瘤上存在顯著差異, 灰階超聲造影與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顯示見表1。
表1 灰階超聲造影與彩色多普勒血流顯示
通過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 無論是灰階超聲造影還是彩色多普勒檢查, 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患者惡性病變以及良性病變血流動力學特點反映出來。在患者肝臟惡性病變以及良性病變上, 灰階超聲造影以及彩色多普勒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但與彩色多普勒超聲相比, 灰階超聲造影能夠更加清晰直觀的反映出患者腫瘤內(nèi)微血管血供情況[3]。肝血管瘤存在血流緩慢且具有大量血竇的特點, 若使用傳統(tǒng)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無法直觀看出肝血管瘤內(nèi)的血流檢出率, 而灰階超聲造影則可以有效提升超聲對肝血管瘤的檢出率。因此, 在患者肝腫瘤診斷中, 使用灰階超聲造影空間分辨力較強、對低速血流非常敏感, 不會出現(xiàn)偽像等情況, 與彩色多普勒相比更能直觀看出患者病情, 值得在臨床檢查上廣泛使用。
[1]李文彬,匡馳,胡麗娜,等.肝腫瘤灰階超聲造影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比分析.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2(03):220-223.
[2]陳曉宇,趙寶珍,王偉,等.肝細胞癌的灰階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和超聲造影的對比研究.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3(02):189-192.
[3]魏瑞雪,王文平,齊青,等.肝腫瘤實時灰階諧波超聲造影與彩色多普勒超聲造影比較研究.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3(0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