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滿生 徐菁 王國華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蔬菜的要求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簡單地為佐餐植物,而是要求它兼有食療保健的功效。當(dāng)初鄱陽湖的草——藜蒿能成為南昌人的寶,就因為它兼有食療保健的功效?,F(xiàn)介紹同樣具有該功效、江西常見的草——馬齒莧。
馬齒莧又名為長命菜、富貴菜、降糖草、馬莧、五行草、五方草、瓜子菜、麻繩菜、馬齒菜等,被稱為神奇保健蔬菜。馬齒莧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中央種子目,馬齒莧科,馬齒莧屬。
1 馬齒莧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或斜倚,伏地鋪散,多分枝,圓柱形,長10~15cm,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有時近對生,葉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馬齒狀,長1~3cm,寬0.6~1.5cm,頂端圓鈍或平截,有時微凹,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中脈微隆起;葉柄粗短?;o梗,直徑4~5mm,常3~5朵簇生枝端,午時盛開;苞片2~6,葉狀,膜質(zhì),近輪生;萼片2,對生,綠色,盔形,左右壓扁,長約4mm,頂端急尖,背部具龍骨狀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黃色,倒卵形,長3~5mm,頂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長約12mm,花藥黃色;子房無毛,花柱比雄蕊稍長,柱頭4~6裂,線形。蒴果卵球形,長約5mm,蓋裂;種子細小,多數(shù),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直徑不及1mm,具小疣狀凸起?;ㄆ?~8月,果期6~9月。
2 馬齒莧的生長發(fā)育周期及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馬齒莧的生長發(fā)育周期可分為發(fā)芽期、幼苗期、分枝期和開花結(jié)果期4個階段。
2.1 發(fā)芽期
從播種至子葉展開,時間約需5~7天。如果土溫保持25℃左右,那么4~5天就可以出苗。所以,播種期應(yīng)高溫管理。
2.2 幼苗期
從子葉展開至8片真葉展開止,為期20~25天。真葉展平后2~3天,適當(dāng)降溫,防止徒長。以后晴天白天保持氣溫22~28℃,夜間13~15℃,陰天相應(yīng)降低2~3℃。苗期要求保證水分供應(yīng),給予充足的光照。并注意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當(dāng)幼苗6~8片真葉展開時,即可定植。
2.3 分枝期
從8片真葉展開至第2~3次分枝出現(xiàn)為止。持續(xù)時間20~30天。
2.4 開花結(jié)果期
從第2次分枝出現(xiàn)至拉秧為止。一般出苗后30~50天主枝開始開花,時間在上午7~10時,花后經(jīng)過15~20天種子成熟。通常開花后不再進行商品采收。
3 馬齒莧的栽培技術(shù)
3.1 栽培時期
馬齒莧從春季到秋季(2~8月)均可栽種。春播開花較遲,品質(zhì)柔嫩。夏、秋播種易開花,品質(zhì)粗老。若為保護地(塑料大棚、地膜、溫室)栽培,無嚴格播種期。
3.2 繁殖方法
3.2.1 播種育苗。馬齒莧在春季斷霜后可以露地播種,如要提前上市,宜用保護地育苗移栽。選地勢平坦、灌排方便、雜草較少的田塊,深翻曬垡,施入有機肥,然后耕耙做成1.2m寬的廂,廂面要平,土要細。馬齒莧的種子很小,為了保證種子撒播均勻,可將種子摻上細土再播,播后適當(dāng)壓實廂面,再澆水。保護地育苗,在播后要加蓋地膜和蓋棚,出苗后立即去掉地膜。
苗期要注意清除雜草,幼苗長到3~4cm高時開始分次間苗,逐步加大株距。苗高5cm以上就可以移栽,移栽田的整地及定植株距可參照莖段或分枝繁殖法。
3.2.2 莖段或分枝繁殖法。選擇肥沃的田塊,施足底肥,耕耙后做成1~1.2m寬的廂,再把未開花結(jié)籽的野生植株分剪成5cm左右長的莖段或分枝,以8~10cm的株距扦插1/2以上入土,然后澆水,待發(fā)根后追肥。
3.3 肥水管理
早春播種的出苗較晚,需7~15天,晚春和秋播的出苗只需4~6天。結(jié)合墑情應(yīng)適時灌水,當(dāng)苗出現(xiàn)2片真葉后應(yīng)追1次肥,之后每次采收后再各追肥1次。馬齒莧為淺根系植物,生長期間經(jīng)常追施一點氮肥,其莖葉可以生長肥嫩粗大,增加產(chǎn)量,遲緩生殖生長,改善品質(zhì)。久旱,應(yīng)適當(dāng)澆水,生長期間要注意除草。馬齒莧極少發(fā)生病蟲害。
3.4 采收
馬齒莧是一次播種多次采收,一般挑采。采摘應(yīng)在花前,以保持莖葉鮮嫩,新長出的小葉是最佳的食用部分。嫩莖的頂端可連續(xù)掐取,掐取中上部,留莖基部抽生新芽繼續(xù)生長,直至霜降。也可間拔,收大留小。
3.5 留種
馬齒莧的蒴果成熟期有前有后,一旦成熟就自然開裂或稍有振動就撒出種子,且種子又很細小,采集時可以在行間或株間先鋪上廢報紙或薄膜,搖動植株,讓種子落到報紙或薄膜上,再收集。
在連茬田塊,6月份馬齒莧開花結(jié)實時,可留部分植株不采收上市,讓其開花結(jié)籽,散落的種子來年就出苗生長,不用采種播種。
4 馬齒莧的食用方法及藥用功效
4.1 食用方法
馬齒莧的吃法很多,除去根部并洗凈后,可以直接炒著吃;也可以將它投入沸水中,焯幾分鐘后,切碎拌菜吃,還可以做湯、餃子餡,也可以和在面里烙餅吃。
4.2 藥用功效
具有清熱解毒,止血通淋等功效。主治急性、亞急性皮炎和腸炎、細菌性痢疾、疔瘡腫毒、蟲蛀咬傷、濕疹、闌尾炎、鉤蟲病、帶狀孢疹及功能性子宮出血。
5 經(jīng)濟價值
馬齒莧適應(yīng)性非常強,在各種土壤中都能生長,耐熱、耐旱、耐澇,無論強光、弱光都可正常生長,適宜在溫暖、濕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生長。和其他雜草一樣,馬齒莧的生命力非常強。常規(guī)管理種植667m2產(chǎn)量在2000~3000kg,按現(xiàn)在江西市場最低價格8元/kg,667m2收入達2萬以上,如果加上大棚種植、密植和精細管理,則產(chǎn)量還會增加。所以值得在江西推廣。(收稿:20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