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第五人民醫(yī)院、石嘴山中心醫(yī)院,寧夏石嘴山753200)
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而轉移是惡性腫瘤最常見也是最棘手的并發(fā)癥之一[1]。肺癌轉移途徑中,血行轉移占重要地位,癌細胞隨肺靜脈回流至左心系統(tǒng)后,可經血液循環(huán)進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因此,腦組織是肺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2]。肺癌腦轉移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合并腦轉移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及生活質量大大降低[2]。由于合并遠處轉移患者常已失去手術機會,故對此類患者常以姑息治療為主[1,3]。目前,姑息治療方法對肺癌合并腦轉移患者的療效及其生存期的影響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對此進行了相關探討。
1.1 臨床資料 連續(xù)性納入2002年3月~2010年3月來我院就診的肺癌合并腦轉移患者75例,男49 例、女26 例,年齡(57.37 ±12.62)歲。均經病理學確診,腦組織轉移通過臨床表現(xiàn)、頭顱CT及MRI確診。肺腺癌36例、鱗癌13例、小細胞未分化癌9例、未明確病理類型者17例。
1.2 治療方法 入選患者均采用姑息放療,其中56例患者尚輔以化療,均未采取手術切除方法,亦未行立體放射治療。放療平均劑量為(42.3±11.62)Gy,照射主要方法包括全腦30 Gy或40 Gy照射后,局部野推量及局部擴大野照50 Gy或以上。化療方案主要采取單用順鉑或加用甲基亞硝脲。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生存時間采用中位生存時間表示;使用K-M法進行生存分析、并使用Log-rank檢驗比較生存時間的差別;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對影響生存時間的因素進行分析。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姑息療法對肺癌合并腦轉移患者生存時間的影響 見表1。隨訪至2012年5月止,75例患者的生存時間為36~837 d、中位生存時間為276 d。其中年齡、化療與否、腦外轉移、照射劑量、對姑息治療的敏感性與生存時間有關;而性別、病理類型、腦內轉移灶數(shù)量等與生存時間無關。
表1 肺癌合并腦轉移姑息治療療效相關因素分析
2.2 放療聯(lián)合化療對患者生存時間的影響 為進一步探討姑息治療方案中加用化療是否影響患者生存時間,本研究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化療藥物對患者生存時間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在放療的基礎上加用化療藥,延長中位生存時間至367 d,與不加化療藥相比,生存時間顯著延長(P=0.001),見圖1。
圖1 化療與否對肺癌合并腦轉移患者生存時間的影響
2.3 Cox風險比例模型分析結果 將單因素分析顯示陽性因素,即年齡、合并化療、照射劑量、對治療的敏感性、腦外轉移進入Cox風險比例模型,結果顯示年齡、是否合并化療及對治療的敏感性均是影響患者生存期的因素。見表2。
表2 肺癌合并腦轉移患者Cox風險比例模型分析結果
腦部是各種惡性腫瘤常見的轉移部位,其中肺部是最常見的原發(fā)惡性腫瘤灶,占腦轉移癌的40%左右[1]。肺癌腦轉移患者常已至晚期,姑息治療是常用方案,而放療是肺癌腦轉移姑息治療的最重要手段[4]。本文通過研究分析75例接受姑息治療的肺癌腦轉移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發(fā)現(xiàn)姑息治療能使患者中位生存時間達到276 d,遠較自然病程長;在放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化療方案,能進一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對于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特別是合并遠處轉移者來說,避免手術的創(chuàng)傷及痛苦而采用姑息治療方式,延長患者帶瘤生存時間,在有限的生存時間里盡可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是為大多數(shù)學者所認同的觀點[4,5]。全腦放療已經成為腦轉移,特別是多發(fā)性腦轉移患者最主要的治療措施。在采用放療方法治療腦轉移瘤時,照射方式、照射劑量及照射療程是臨床醫(yī)生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照射方式上,常用的有常規(guī)分割照射、超分割照射及大分割照射,亦有采用單次照射的方法。在選擇照射方式上,應根據(jù)腫瘤生長特性進行選擇,如非小細胞肺癌,可考慮超分割放療方式。在照射劑量上,各家報道迥異(30~1 000 Gy均有報道)。在療程選擇方面報道亦不盡相同,多數(shù)選擇1~6周。雖然報道的治療方式各異,但總有效率大都在60%以上。多數(shù)研究報道,1周照射20 Gy或2周照射30 Gy這樣低劑量、短療程照射方式與長療程、大劑量照射方式相比,生存期及生活質量等方面均無明顯降低,而該方案治療時間短、費用低、不良反應亦較少,因此低劑量、短療程已成為多數(shù)醫(yī)療單位選擇的放療方案。另外,對于一些病灶較大的瘤體,可將劑量提高到50 Gy甚至100 Gy。
雖然放療已作為肺癌合并腦轉移的一線治療手段,但仍有約半數(shù)患者死于顱內轉移灶進展或并發(fā)癥發(fā)生。因此,除放療外,輔以化療可能是有積極意義的。國內外學者均已報道綜合化療措施對治療肺癌腦轉移患者有效[6,7]。血腦屏障是限制化療藥的最大障礙,因此,選擇能夠通過血腦屏障的化療藥對于該類患者的治療至關重要。甲基亞硝脲是對血腦屏障通透性較高的藥物,常用于腦腫瘤。本研究結果顯示,合并使用甲基亞硝脲的患者生存時間較單用放療者長,這與其他學者報道基本一致。雖然放療聯(lián)合化療是治療肺癌合并腦轉移患者的有效治療措施,但患者預后仍較差。曾有學者提出老年和腦外轉移灶均是肺癌合并腦轉移患者預后不良的因素,同時存在這兩種因素的患者預計生存時間不足2個月[8]。
總之,本研究結果顯示,放療是治療肺癌合并腦轉移的有效措施,輔以化療措施能進一步提高療效;年齡及對治療的敏感性是患者生存期的影響因素。
[1]Alberg AJ,F(xiàn)ord JG,Samet JM.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2nd edition)[J].Chest,2007,132(Suppl 3):29S-55S.
[2]錢浩.肺癌綜合治療[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508-512.
[3]張海波.對轉移性肺癌診斷與治療的分析與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1,32(36):7776.
[4]Kawabe T,Phi JH,Yamamoto M,et al.Treatment of brainmetastasis from lung cancer[J].Prog Neurol Surg,2012,25:148-155.
[5]Kyritsis AP,Markoula S,Levin VA.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of known or unknown primary site[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12,69(1):1-13.
[6]韓非,夏云飛,盧麗霞,等.肺癌腦轉移放化療63例預后分析[J].癌癥,2002,21(10):1141-1144.
[7]周興芹,季斌.肺癌腦轉移的治療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09,12(10):1119-1122.
[8]劉淑貞,于小林,亓子菊,等.放射治療腦轉移瘤患者生存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6,13(6):50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