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蘇省對口單招技能考試方式改革后,對技能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結合鉗工技能教學實踐,從激發(fā)興趣入手,針對鉗工教學的常見環(huán)節(jié),編制了操作技巧口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對口單招 鉗工 技能教學 口訣
對口單招是中、高等職業(yè)教育銜接的橋梁和紐帶。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江蘇省在2008年進行了對口單招技能考試方式改革,技能在總分中占30%,且有一定的淘汰率,即學生必須先通過技能考試才能有參加文化科目考試的機會,這對提高職校生的技能水平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同時也對技能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鉗工實訓是一項大強度的體力勞動,既苦又臟,加上參加對口單招的學生訓練課時少,高三復習壓力又大,這些都給教學帶來了很大難度。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掌握實踐技能,促進其身心發(fā)展,一直是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筆者在對口單招鉗工技能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鉗工實訓的許多內容較為特征化,于是運用口訣教學法讓學生在吟誦口訣強化記憶,在記憶中加深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談談筆者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劃線中的口訣妙用
加工工件的第一步是從劃線開始的,劃線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工件的精度和質量,如果劃線誤差太大,會造成整個工件的報廢。那么劃線就應該按圖樣的要求,在零件的表面準確地劃出加工界限。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將劃線操作要領歸納如下:
劃線把圖審,按圖定基準;
劃針劃規(guī)尖,零位要調準;
尺寸線條清,樣沖打得準。
二、鏨削中的口訣妙用
鏨削是指人用手錘敲擊鏨子對金屬進行切削加工的操作,主要工具是手錘和鏨子。對口單招鉗工中的鏨削技能主要是用來鏨掉多余金屬分割板料,許多學生往往在去料鏨削時耗掉大量的時間。筆者在講錘擊要領時將操作要領編成口訣:
肘收臂提錘過肩,手腕后弓指微松;
錘面朝天停瞬間,目視鏨子肘臂下;
收緊三指腕加勁,錘鏨一線走弧形;
左腳著力右伸直,動作協調穩(wěn)準狠。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從揮錘到錘擊用口訣要領對照操作姿勢和動作過程,促進了學生動作要領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形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鋸削中的口訣妙用
鋸削是指人工操作鋸弓對原材料進行直線除層的加工方法,是鉗工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操作,其操作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到鋸削質量。尤其是單招考試的時間較短,如果鋸削余量較大,學生銼削量多,往往造成考試時間來不及的情況。筆者在講鋸削操作時,歸納為“一夾、二安、三起鋸”。
夾:夾伸有界,鋸割不顫,夾持牢靠,避免形變;
安:鋸齒朝前,松緊適當,鋸路成線,前后不偏;
起鋸:左手逼,右手鋸,行程短,速度慢,邊棱卡,鋸條斷。
四、銼削中的口訣妙用
銼削是用銼刀從工件表面銼掉多余的金屬,使工件具有圖樣上所要求的尺寸、形狀和表面粗糙度,是鉗工專業(yè)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其中的銼削姿勢對銼削質量最為重要,學生往往由于姿勢問題造成銼削精度不高,達不到考試要求。教師在講解時可從握銼、站位、姿勢、動作及用力等幾方面進行概括,歸納口訣如下:
兩手握銼,左臂小彎,右臂縱行,上身傾斜,右腿伸直,重心在左,協調節(jié)奏,反力原位,順勢收銼,再來一回。
五、鉆孔中的口訣妙用
孔加工是對口單招鉗工實習教學的重點,分數一般達到近20分,尤其是孔距的保證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許多學生很難掌握。實際上鉆孔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用最后成型的鉆頭一次鉆出,應分步實施。先用3mm左右的鉆頭鉆出小孔,因為麻花鉆的缺點是鉆心處切削性能較差,如果不先鉆小孔,孔鉆偏再借正時,由于鉆心處切削不利,糾正較困難;而先鉆小孔,鉆心處不再切削,只是切削刃切削,所以糾正較易。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筆者把鉆孔要領編制成口訣,以便學生記憶掌握。
安全第一去手套,轉速孔徑搭配好;
鉆前劃線沖準眼,裝夾牢靠定位保;
先鉆小孔才可靠,酌情冷卻質量高;
開鉆慢速校正孔,快要鉆通壓力小。
口訣法就是把復雜、繁瑣的知識,用簡明的字詞組成一些朗朗上口、淺顯易懂的口訣,幫助學生記憶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運用這些簡明的口訣,在進行鉗工技能實訓時一邊默默吟誦,一邊對照鞏固,很快就能抓住主要特征,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對口單招學生學習鉗工的興趣,更能幫助學生記憶和加深理解各類操作的技能要領和技藝,從而逐步掌握全部的技能,實踐證明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學生取得考試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徒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