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寫作的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達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這些都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把學生的寫作興趣以及寫作欲望激發(fā)出來,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本文就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對小學三年級作文起步的引導做一些探討,以期能夠有效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作文起步;過渡;引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進寫作的門檻中,其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了一個層次,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了畏懼心理,總感覺不知道怎么去入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作文起步引導教學中,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覺練筆,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讓學生學會觀察
人們認識事物首先是從觀察開始的,如果學生缺乏對身邊的事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就很難把事物描寫和評論出來。要想讓三年級的小學生主動認識世界,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進行觀察,只有對事物進行一個主動接觸,做到仔細觀察,才能夠掌握最原始和最細致的資料,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才能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寫出的文章也能夠真實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由此觀之,在三年級起步作文的引導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指引學生用心地對生活進行觀察。比如,在學習描寫一種水果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蘋果園的資料片,讓學生對蘋果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與掌握,對蘋果的顏色和形狀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后拿出實物讓學生觀察、品嘗,充分加深印象。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蘋果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掌握了描寫水果的有效方式。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教師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水果,讓他們說說應從哪些方面進行觀察,合理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澤、味道以及吃法等。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并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通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作文就不會覺得難了。
二、讓學生善于想象
寫好作文必須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在三年級作文起步引導教學中,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的基礎上,引發(fā)學生大膽想象,發(fā)散思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不同的情境,合理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比如,在學習《可愛的小動物》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關于可愛動物的錄像,針對播放的畫面向?qū)W生進行提問:“這幅畫畫的是誰,他正在干什么?”“小兔子在吃什么,吃得怎樣?”
在回答問題的基礎上,逐步引導學生完整、連貫地說出圖意:一位大哥哥正在拿著胡蘿卜高興地喂兔子,小兔子正在吃蘿卜,吃得真香呢!然后,教師要啟發(fā)學生進行想象:“誰能用不同的話說出圖意?”以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如一群小白兔正在搶吃大哥哥喂的胡蘿卜,大哥哥看它們吃得這么甜,心里多高興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口語表達的準確性,啟發(fā)鼓勵創(chuàng)新。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個性和想象力,思維得到了發(fā)散和鍛煉,寫作興致也逐漸提高了,寫出的作文也比較充實、有活力。
三、讓學生樹立信心
三年級的學生通常都是剛開始接觸作文,教師要幫助他們樹立寫作的信心,作文的命題范圍要廣泛,盡量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fā)揮空間。如果條條框框太多,學生的想象力就會被限制,寫出的作文內(nèi)容也就比較空洞無力。因此,教師要依照三年級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來選擇合適的題目,把學生的寫作潛力逐步開發(fā)出來,要讓學生有話想寫、有話可寫。教師可以多出一些諸如“我想……”、“一件小事”、“我做了一個……的夢”以及“我最喜歡的水果”等此類的題目,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有更多的素材可選,使他們覺得寫作文并不太難,從而逐步樹立寫作信心。
此外,在初學作文時,學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文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興趣。
四、讓學生注重積累
小學生喜歡從事物中進行觀察,他們往往會對生活中的事物充滿好奇,瞪大一雙好奇的眼睛。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領悟,去進行積累,從而讓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游覽植物園,在游覽的時候要求學生選三種喜歡的植物,對它們的顏色、樣子和生長特點進行觀察。有了這樣的任務,學生在活動中一般都會看得認真仔細,摸一摸,聞一聞,記一記。在作文中有的學生寫道:“美人蕉盛開的花朵從遠處看像一個個小喇叭,可是走到近處看,卻是由四五片花瓣組成。風兒一吹,花朵就像一個美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葉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動?;ㄈ锞筒卦诨ò昀铮绻阌檬置幻?,手上就會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聞,一股清香味撲鼻而來?!边@樣精彩的寫作尤其為好。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對新鮮的事物特別感興趣。為了激發(fā)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教師要盡量在班里組織一些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積累語言知識。像拔河比賽、特技表演、知識競賽等。在作文前運用錄音、錄像、投影等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形、聲、色的感官和新穎的直觀形象,如播放一些動畫片、成語故事或活動開展的錄像等,引導學生聽、看、說、議、寫、想,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講評時,可以把一些好詞、好句、好段、好文記下來,這樣不僅對學生作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五、結語
在語文素養(yǎng)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學三年級作文起步的引導應該從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角度入手,尋找那種與學生實際相貼近以及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他們能夠關注現(xiàn)實和熱愛生活,善于在作文中把自己內(nèi)心世界中特有的感受盡情表達出來,從而勾勒出一篇篇真實生動、富有情感的優(yōu)美文章。
參考文獻
[1] 周曼菁.用“做書”的方式教習作——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的實踐和探索[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9).
[2] 包芝蘭.給“寫”注入“潤滑劑”——把好三年級作文起步關[J].小學科學(教師),2012(3).
[3] 吳祖英.奠說話基礎,筑起步工程——如何進行低年級作文起步訓練[J].考試周刊,2011(6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