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論文主要對新課改理念進行探討與論述,從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出發(fā),把高中的語文教學作為主要的研究背景和載體,主要對導入的方法與策略進行簡要的論述與研究,并相應的對導入策略的作用與意義作相對詳盡的論述。
【關(guān)鍵詞】導入策略;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課程的導入是一門教學藝術(shù)。要保證課堂的生動活潑,首先要要求教師的導入水平比較高。課堂氣氛與教師的導入策略的高低息息相關(guān),真正保證課堂氣氛的活潑。當今,正好是新課改的關(guān)鍵推進階段,教師應該積極在課堂中應用導入策略,從而保證高中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
一、在高中教學中,復習導入策略效果顯著
將導入的策略與教學方法應用于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意義非常重大:首先,能夠加強學生的記憶,對新知識有一個鞏固復習的作用,也為新的知識的學習做好一個準備和鋪墊作用;其次,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使教室的氣氛更加活躍;再次,可以有效的加強師生交流與溝通,使師生關(guān)系不斷融洽。然而,在實際的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根據(jù)課程的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與策略,以保證學習質(zhì)量與效果,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第二,要以激發(fā)學生興趣與積極性與保證學習效果為宗旨與目的;第三,對于導入的時間要進行合理的控制與掌握,應該盡量控制在5分鐘左右,不建議在課程中間開展和進行,但是特殊情況下,也能安排在課程的中間進行,比如有的課程,上半堂課與下半堂課可能銜接有難度,這樣在一部分知識完成以后,可以在中間加入導入策略。例如在進行《赤壁賦》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念奴嬌·赤壁懷古》開始逐步進行新課導入,上述文章有不同的作者,同時寫作的歷史背景也有不同,所以有各自的背景、時代情感以及寫作的特色,此時,便可以加入導入策略,找尋兩者的相似之處,將兩者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這樣便有利于下面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
二、在高中教學中,故事導入策略同樣具有明顯的作用與效果
在高中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比較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并有較好效果的導入策略一般為故事導入法,但是這種策略必須保證所用的故事比較短小,同時與講授的內(nèi)容有些許關(guān)聯(lián)。最好是選取比較新穎的故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夠便于教師將學生導入到新的學習內(nèi)容中去。比如,在進行《琵琶行》的教學時,可以用導入策略,教師可以播放影音資料,比如《高山流水》,然后接著給學生講述晉國上大夫俞伯牙與樵夫鐘子期兩個身份截然不同的人結(jié)為知音的故事,這樣可以開展對下邊教學內(nèi)容的引入,并將俞伯牙與白居易做一些比較,并在期間加入一些問題,比如: “在異鄉(xiāng)的白居易和俞伯牙一樣,因為一首曲子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成為終身的朋友與知己,那誰知道是一首什么曲子嗎?等等”通過上述的方法就能夠直接將學生導入到新的教學內(nèi)容,并逐步進入主題,開始教授詩文的內(nèi)容。
三、在高中教學中,想象導入策略的應用與效果
從事高中教育不難發(fā)現(xiàn),一般的此階段的學生都有相當豐富的想象力,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用想象導入的策略進行課程的導入與教學。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同時便于新課程的教授與開展。以《我若為王》的導入教學為例,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 “同學們,如果你們成為王,你們會為國家做些什么?國家會有什么變化呢?”這樣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發(fā)表很多意見,比如有的學生會說: “如果我做了王,我會想盡辦法保護我們的釣魚島”,有的學生會回答: “如果我做了王,我會讓所有的臣民生活優(yōu)越而幸?!?,也會有人回答: “如果我要成為王,我會傾注精力首先將我國的教育事業(yè)辦得更好,并推動一些教育的改革?!睂W生們在表述自己的想法與意愿的時候,教師則能夠從中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比如,有的學生要保護釣魚島,那這個學生就有比較濃厚的愛國情結(jié),有的學生要對教育進行改革,說明學生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關(guān)心與擔憂,有的學生希望自己的家人朋友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也是表達學生內(nèi)心有愛的思想與情節(jié)。無論怎樣的愿望,都是學生內(nèi)心想法的一種反應。后邊為了導入的效果更加顯著,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 “如果你成為王以后,是不是希望你的臣民時時刻刻都對你惟命是從,恭維你?”然后進行第二輪的引導,讓學生進一步發(fā)揮想象并思考,這樣便能夠很順利的完成導入。
四、詩歌導入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我國的詩歌是文學領(lǐng)域的奇葩與“長青樹”,有著悠久的文化底蘊,博大精深。這就為高中語文課程的導入提供了眾多的材料與依據(jù),是導入策略的重要引用素材。以《〈指南錄〉后序》教學為例,筆者以《揚子江》中的佳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進行新課的導入,這樣首先能夠使學生對“指南錄”有一個最初的基本的認知,然后教師在用《過零丁洋》中的千古絕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實現(xiàn)二次教學導入,讓學生了解文天祥的愛國情操與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這樣便能比較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新課程的教授。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導入的教學策略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與作用。語文教師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應該積極提高自我教學的水平與能力,要依據(jù)不同的課程要求,具有針對性的進行導入方法的開發(fā)與應用,從而保證高中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與水平,并使其不斷進步與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自強.亦文亦道亦技,走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的新路[J].語文教學通訊,1990(12).
[2] 賀永立.思維訓練與高中語文教學[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1996(2).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