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且行且思,做思考的行動者;且思且學,做專業(yè)的學習者;且學且用,做真正的幸福者。本文從以上三個方面梳理了自己從教中的體會,對教育的本真做了一點粗淺的思考,希望對同樣困惑的同行能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教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4月,上海。國順路,廣播電視大學,一樓報告廳?!瓣兾魇⌒1狙行薷呒壯行薨唷钡膶W習過程中,或用心聆聽,感悟思考;或走筆如飛,記錄精彩點滴;或與同伴交流,一起為不得其解而黯然神傷,一起為茅塞頓開而歡欣鼓舞。不知不覺中,曾經(jīng)沉重的心靈仿佛被喚醒似的,一種久違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我突然再次開始奢望難得而寶貴的職業(yè)幸福。
一、且行且思,做思考的行動者
不止一次,當從繁重的閱卷中掙扎出來,活動著酸痛甚至麻木的胳膊時;當從課堂疲憊地走出來,嘶啞著喉嚨不想再說一句話、一個字時;當面對沒有起色的成績,沮喪著心情被深深的挫敗感困擾著而茫然無措時;我知道,我不但沒有職業(yè)的幸福,甚而至于無端漫延的不良情緒,也無情地將生活的幸福感洗劫一空。
然而第一堂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與發(fā)展”,從于漪老師的身上,我卻意外地邂逅了這種美麗的幸福感覺。已屆耄耋之年的她,滿頭銀發(fā),思維敏捷,講述坎坷經(jīng)歷,回憶點滴成長。有時深情復述學生精彩答語,有時流暢背誦教材經(jīng)典篇章。激動時,語調(diào)高亢激昂,但仍不失明麗與溫婉;平靜時,聲如和風,情似細雨,深深吸引了我,讓我不由為她杏壇耕耘的豐碩收獲折服,更為她眉宇間不經(jīng)意間流露的智慧與幸福而深深著迷。
不懈奮斗,永遠思索,這位語文教育界的前輩,用她的自身經(jīng)歷讓我明白了教育幸福感的源泉在思索。課堂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shù)。是藝術(shù),它便缺少了普適性,更沒有復制的可能,也就更需要面對復雜的個體、千變?nèi)f化的課堂,做出及時而準確的調(diào)整。“人是一根葦草”,在浩淼的宇宙中間,作為個體而存在的人,是多么渺小而微不足道,是“思想,成就了人的偉大”。面對困惑與不足,也只有思考能幫助我們跨越迷茫的荒原,帶領我們開啟幸福之門。讓我們記住于漪老師的話,且行且思,做思考的行動者。
二、且思且學,做專業(yè)的學習者
繁忙而瑣屑的工作中,我們并非沒有思考;遺憾的是,有時囿于淺層次的學科知識層面而不得深入,有時又因問題的大而無當而不了了之,抑或問題有意義和價值,卻因自身閱歷積淀等原因而百思不得其解。“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闭\然,學科知識精深、廣博,是教學的基礎,也是一位教師的立身之本。學生有了不懂的問題,可以向老師詢問學習,教師呢,我們怎么辦?
也許,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認真審視過自我的存在;也許,很多情況下,我們也并沒有拷問過自我生存的處境,而只是習慣了沿著習慣的軌道滑行。殊不知,學科知識日新月異,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廣之又廣;一位教師,如果再以這樣的身份自居、自持、自滿的話,那顯然是可笑而又可憐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行成于思毀于隨”,且學且思,做專業(yè)的學習者,既是時代賦予教師的新的身份定位,也是教師解決教學困惑,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收獲職業(yè)幸福的捷徑,是教師幸福感產(chǎn)生的源泉。向書本學習,從書中感悟點滴智慧、汲取成長營養(yǎng);向身邊人學習,從同學科老師身上挖掘?qū)I(yè)深度,從不同學科老師身上開拓視野寬度;向生活學習,關注科學知識與規(guī)律,思考個體與集體、人類與自然的理性和諧與美好。
我們不僅要完成教育者向?qū)W習者身份的轉(zhuǎn)變,盡最大可能地廣博學習,更要理解學習是教師的一種工作方式,亦是一種生命方式;懂得學習是工作所需,也是個體生命發(fā)展所需。要慶幸,這是教師的一種義務,更是一種特權(quán),因為,教師是為數(shù)不多的生命需要恰好與工作需要相融合的職業(yè)。
三、且學且用,做真正的幸福者
上海市教科所的王潔教師,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
“76-19的差是多少?”一堂小學數(shù)學課的片斷,講的是“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澳闶窃鯓酉氲??然后先在小組內(nèi)說給大家聽,再說給全班聽。看看你們誰的方法多?”教學的設計體現(xiàn)了“先自主嘗試,再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的思維過程,課堂呈現(xiàn)出七嘴八舌的熱鬧場面,結(jié)果也給出了八種解法。
乍看起來,似乎很成功,但是課下的調(diào)研卻讓人大吃一驚,聽到其他同學算法的僅占全班的75%,聽明白了其他同學的算法的占54%,能講給老師再聽聽的僅僅12%。如果說交流在碰撞思想、分享收獲的話,那么這堂課的交流顯然是低效的。
思考引發(fā)第二次設計,教師注意增加了引導性語言:“誰聽懂他的意思了?誰能解釋一下?與他的方法一樣的人還有嗎?與他的方法相近(差不多)的有嗎?還有與他不同的方法嗎?”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相互溝通,板書也運用一定的符號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整理,從而實行合理、優(yōu)化的判斷,結(jié)果理想了很多。且行且思,做專業(yè)的學習者,讓我們對理論并不陌生,可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必須在課堂實踐中加以運用,才能呈現(xiàn)出相應的魅力。
這個案例深深地震撼了我,也讓我對教師職業(yè)的幸福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梢韵胂?,當我們本著對學生的關愛和理解,記錄下教學中的問題和思考時,當我們從不斷的學習中為教學困惑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時,當我們將這樣或那樣的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或某個學生身上,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時,那時,我們會自然忘記身體的勞累,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過濾昔日的痛苦,幸福感也就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
四、結(jié)語
詩人海子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碑斎?,海子沒有等到那個充滿了象征意義的明天,海子死了?;ㄩ_會落,草榮會枯,歲月會流逝,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粡慕裉熳銎鹉??就從現(xiàn)在這一刻做起,且行且思,且思且學,且學且用,做一個真正快樂幸福的教育者……
參考文獻
[1]于漪.傾訴如歌的歲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2] 王潔.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學研究[C].上海教育科學研究所.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