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謂“作文先導式”就是將學生的體驗作為基本的教學資源,將學生體驗的表達作為其主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所實施的教學改革。本文筆者就以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來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思考;作文先導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縱觀我國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發(fā)展,不難發(fā)現(xiàn)其重心已經(jīng)從以往語言的內(nèi)部結(jié)構轉(zhuǎn)向了語言自身的功能,即語言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在語文研究中語用學逐漸成為了其研究的熱點。語言的學習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學會如何適應不同語境下其語言的正確理解與恰當?shù)谋磉_。以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搭建這樣一個交流的平臺,實現(xiàn)語言的學習和實際語境之間的有效連接。
一、“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理念的概述
“作文先導式”教學就是將“作文”或者“說文”作為其教學的載體,以交流和表達作為其操作平臺,將整體性與綜合性作為其價值的取向,并將學生興趣需求作為其教學的邏輯點,將學生自主體驗作為學習語文的一個認知基礎,構建一種新的語文教學模式,以此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很多人將“作文先導式”教學誤認為是作文教學的改革,其實這種教學是指語文教學整體的改革。
“作文先導式”教學的做法主要為:將現(xiàn)有的語文教學程序以及內(nèi)容序列打破,經(jīng)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鼓勵學生來進行自主活動,并且誘導學生進行交流與表達,將“作文”作為其載體,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閱讀的需求和識字的需求以及提高其表達水平的需求。在該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自主活動的需求以及實際情況,有機且動態(tài)地實施教學,促使學生在這種自然的體驗過程中學習語文知識。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分析,“作文先導式”語文教學實驗應該是以學生體驗為其基本教學資源和以學生體驗表達為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種語文教學改革,其不限于作文教學范疇內(nèi)的改革,而是語文教學范疇內(nèi)的改革。
“作文先導式”打破了以書本知識為中心的一種傳統(tǒng)語文學習模式,將學生的興趣需求作為其邏輯起點,將自主體驗作為認知基礎,將作文或者說文作為其載體,在一個“情景—需求”的平臺上有機綜合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識字教學以及閱讀教學,經(jīng)過這種綜合,突出語文學習中的感悟過程以及固有體驗過程,提高在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自信心以及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特別是交流能力與表達能力,以此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好能力基礎。
二、“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特征
第一,整體性。人類的認識活動是一個整體的,是由知、情、意所組成的一個整體系統(tǒng),人對事物的認識也應該是整體輸入,這樣才可喚醒機體整體性。對此,我們將“作文”作為其切入口,將活動作為其載體,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經(jīng)驗來支持其學習,將識字、閱讀以及作文融為一體,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領悟能力。
第二,自主性。在“作文先導式”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就是指導,通過教師的點撥與設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這種自主的學習活動中大膽地思考和探索,同時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自身的體驗和感受,不只是簡單地進行一些現(xiàn)成知識的傳授,而是應該相信學生有這個能力去自主地解決問題,并獲得相應的知識。
第三,活動性。針對學生成長規(guī)律,基于學生周圍的活動和現(xiàn)象,選擇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活動的空間機會,使學生能夠主動和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并且能夠潛移默化地去感受和體驗語言的魅力。在這種活動中來獲得相應的語文知識,為學生學習語文奠定一個良好的自信心與自主性基礎。
第四,開放性。在該教學中,其活動的形式必須是開放的,在課堂教學中可將操作型、讀符型、觀察型和交往型等活動引入進來;學習空間應該是開放的,從課內(nèi)到課外,校內(nèi)到校外,將其活動延伸到一切能開發(fā)教育資源的這些地方中去;學習時間應該是開放的,從課堂延伸至假日和課余;學習內(nèi)容應該是開放的,不僅要涉及教科書中的內(nèi)容,同時還會涉及生活、媒體中的相關知識。
第五,生成性?!白魑南葘健苯虒W模式力求讓教學過程變成師生相互交流的過程,重視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將兒童自身的個人經(jīng)驗、生活世界以及直接經(jīng)驗看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不限制于預設的教學目標,鼓勵師生在互動過程中的即興創(chuàng)造。
三、案例
比如,在學習《走進動物》這篇課文的時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動物的圖片,并播放一段動物在自由嬉戲的錄像,接著向同學們提問,看完這些圖片與這段錄像有什么想法,讓學生來自由地回答,在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構建一個師生平等的教學氛圍。小學生對于動物都非常感興趣,經(jīng)常會有很多的想象,在這個時候,教師應該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傳遞,使學生的情感有發(fā)泄的機會,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實現(xiàn)學生情感的一個升華,激發(fā)學生對于動物的喜愛之情。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需求,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通過交流和表達,使學生積累語言并能有效地利用語言,讓學生能夠從動物的生活習性以及外貌特征來介紹自己所喜歡的動物,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此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強調(diào)學生內(nèi)心體驗的一個表達,教師應該將自己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來和學生共同進行活動、共同體驗并表達,以此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方展畫,龐紅衛(wèi).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09(4):28-31.
[2] 龐紅衛(wèi).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述評[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9(3):42-46.
[3] 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重點課題“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改革實驗”研究成果述評[J].當代教育論壇,2005(2):7-12.
[4] 詹海玲.新課程小學語文教材練習系統(tǒng)研究——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為例[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08.
[5] 劉秀俠.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索[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2(6):20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