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強扭的瓜不甜,這個古訓早被世人認可,寶黛釵的愛情悲劇便是一例。寶黛之深情由來已久,所以寶釵在大喜之日所受的痛苦早就料定。文中的五個畫面都證明,寶黛這兩位有情人應該成為眷屬,寶釵能干僅適合做管家;如果挑選管家做妻子,那么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自找苦吃。鬧劇得出來的啟示是,為了各行各業(yè)的事業(yè)順順利利、蓬蓬勃勃地發(fā)展,就需要在社會上大力倡導民主之風,加強監(jiān)督之力度,讓執(zhí)政者手中的權力在陽光下正確地運行。
【關鍵詞】 強扭的瓜不甜;金玉良緣;寶黛深情 ;五個畫面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強扭的瓜不甜,這個古訓似乎早被世人所認可,天才作家曹雪芹也不例外,所以他讓賈府老太太與王夫人、鳳姐等人親自為她們的愛子愛孫點了《金玉良緣》這一出戲。
眾所周知,寶玉與黛玉兩個從小耳鬢廝磨、青梅竹馬,二人之間的深情厚誼由來已久,遠非外人所及。因此寶釵在大喜之日所受的痛苦早就料定,只不過想不到有那么嚴重罷了。
遙想黛玉在幼年痛失親娘,無兄無弟孤孤單單,被外祖母接到賈府居住時,那情景形單影只,恰似一只離開了舊巢的乳燕。好在賈府人丁興旺、榮華富貴,且有一位健如松樹的老祖母可以依靠,正好比是一根可以棲身的雕梁畫柱。更加幸運的是一曲《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上天將她與清新脫俗且又一見如故的賈寶玉喜悅相逢,使她孤單的童年多了一個知心親密的伙伴。從此,在賈老太太萬般疼愛、千般照顧之下,她與寶玉兩個朝夕相伴——日則同處同坐、夜則同止同息,像一對一母所生的親同胞,在賈府這個花紅柳綠之地、繁華富貴之鄉(xiāng),共同演繹了一段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感人故事。并且伴隨著寶姐姐的到來,他們這段天上人間、感動古今的愛情故事也徐徐拉開了帷幕。
【畫面一】仕途經(jīng)濟。寶釵勸寶玉注重功名。癡情黛玉背地里聞說知心話,不禁感嘆與寶玉是“合一個心肝合一付腸”,繼而內心祈禱“但愿知心到白頭”。
【畫面二】一往情深。黛玉在怡紅院吃了閉門羹,幾日后花園內葬花魂,二人冰釋前嫌?!澳阏f的話我全都明白了”,是黛玉對寶玉的完美諒解。
【畫面三】直率開朗??熳焓废嬖撇辉缚慈搜凵?,好心寶玉得罪兩頭。林妹妹一句“我為我的心”,引出寶玉也為他的心,讓人在真情小性的憨態(tài)中為之動容。
【畫面四】寶玉受笞。真心黛玉違心勸寶玉,“從此你可都改了吧”,頑固寶玉一句“你放心”表決心。于是一個帕上傳情絲萬縷,一個筆間記心事一行行。二人心心相印、心領神會。
【畫面五】天地可鑒?;圩暇晖嫘υ噷氂瘛R痪洹耙ミB我也帶了去”的瘋話,“除了林妹妹誰也不許姓林”的無理,表露的是寶玉對黛玉的依戀與不舍。
所有這一切都證明,寶玉心中只有黛玉。寶釵雖貌美、德厚、“樣樣勝過林妹妹”,但卻只能是一個合格的管家,絕非愛人。
但是世事難料、風云突變,只可惜偌大一個榮華富貴的金陵世家,一位極受尊寵的貴公子,婚姻大事竟然由不得自己半點做主。賈府的執(zhí)政者為了自己的好惡,竟然一手遮天,為他的婚姻選了一位精明的管家做妻子,親手導演了一處《金玉良緣》的鬧?。河脤氣O的黃金鎖來配寶玉的通靈玉。
鳳姐姐定下了一條毒辣的掉包計,賈母王夫人要偷梁換柱。可恨《金玉良緣》一出戲,害得寶黛釵青春三悲劇!
寶玉哪知老天不公道,世間人情比紙薄,銀河到是寬無邊,月老竟然系錯了紅頭繩,梅園里錯底把杏樹栽——蓋頭底下坐的竟然是寶姐姐。冷不防掀起過紅蓋頭,新娘子大驚失色,慌忙躲藏。猛一看林妹妹變作寶姐姐,嚇得寶玉以為自己做夢,大惑不解而后是傷心絕望。只見他攥住老祖宗的手一個勁地問:“你告訴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我方才明明是與林妹妹成的親,雪雁還扶著她呢。怎么怎么,一霎時都變了都變了?這是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錘頭頓足。寶釵聽到聲嘶力竭的一句句追問,難受的肝腸寸斷。最后,新郎一句“我要找林妹妹去——”眼看就要沖出房門,悲憤至極薛寶釵挺身相告:“你林妹妹已經(jīng)死了!”寶玉一聽如五雷轟頂,頓覺天旋地轉,隨機不省人事。眾人驚慌失措,哭的哭、叫的叫,亂成一團。寶釵萬分痛苦,險些暈倒。
好一株強扭的苦瓜,好一條偷梁換柱的掉包計,只贏得殘紅燭映照洞房!
其結果是演了一出戲,造了三悲劇。勢單力薄的林妹妹早早含恨歸了離恨天;真心相愛但無半點自主權的賈寶玉心灰意冷出家當了和尚;鳩占鵲巢的寶姐姐也最終只落得獨守空房,凄慘度日。嘆只嘆老眼昏花的執(zhí)政者不明事理、一意孤行、包辦代替,怪只怪薛寶釵你貪戀富貴誤終身。
就這樣,強扭的瓜不甜,這個生活的真相被天才作家用生花的妙筆展示了出來,公之于眾?!敖页霾】啵鸠熅鹊淖⒁狻?,魯迅先生《吶喊》里的這句話用在這里真是恰到好處、一箭中的。整部《紅樓夢》就是讓人在欣賞美的同時,也想讓后來的人提高警惕、引以為戒??上У浆F(xiàn)在,新形勢新政策,春風吹綠大江南北岸,可就是局部小城小鎮(zhèn)、小區(qū)小巷,還是不斷有許多人仍在堅持“寧要寶釵會管家,不要黛玉真性情”,依然在為婚姻選管家不選愛人。在家庭處理上如此,在農(nóng)事扶貧上如此,在企業(yè)管理上如此,在人事調動上亦如此——想當然,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不體察民意,甚至有些人只打著民意的幌子夸夸其談,骨子里卻只為一己謀私利,全不考慮后代之事、民眾及周圍人之事。
嗚呼,各行各業(yè)發(fā)展的春天般的時機已來到,但是民主之風尚未勁吹遍,監(jiān)督之力度不到位,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的局面很難打開。惜哉黛玉!悲哉寶釵!繼續(xù)。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