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應(yīng)用范疇和構(gòu)造手段對英漢委婉語進行了對比,通過對比英漢兩種語言中的委婉語可以了解委婉語不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更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研究英漢委婉語的異同,有助于我們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風(fēng)俗與文化。
關(guān)鍵詞: 英漢委婉語 應(yīng)用范疇 構(gòu)造手段
一、引言
委婉語euphemism源自希臘語,由詞頭“eu”(good)和詞干“phemism”(speech)構(gòu)成,意為吉利之語(words of good omen)或優(yōu)雅的說法(good speech)。委婉語是人類語言使用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
通過對比英漢兩種語言中的委婉語,我們可以了解委婉語不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更是社會文化現(xiàn)象。委婉語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是不同社會心理和語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委婉語反映了不同社會的發(fā)展、價值觀、道德觀和社會文化。
二、英漢委婉語應(yīng)用范疇的對比
1.關(guān)于疾病的委婉語
生病是人們忌諱說的,因而東西方人常常用委婉語表達。在現(xiàn)代英語中,多用trouble婉指病,如heart trouble,lung trouble等。cancer的委婉語為“the Big C”或“l(fā)ong illness”,“terminally ill”。性病在英語里被稱為“social disease”,“the French disease”,“certain disease”,“communicable disease”。漢語里人們把這種病稱為“花柳病”、“富貴病”、“那種病”。漢語中,我們把“生病”稱作“身體不好”、“身體欠安”,說“癌癥”為“不治之癥”。而在身體缺陷方面,英語中婉稱crippled(殘疾)為physically handicapped(有生理缺陷的)或者用disabled,the inconvenienced表示crippled(瘸子),用imperfect hearing(聽覺不完美)代替the deaf(聾子),用visually retarded(視力有障礙的)代替the blind(瞎子、盲人)。在漢語中,四肢殘疾稱“手腳不靈便、走路不便”,偏癱稱“半身不遂”等,禿頂婉稱“謝頂”,耳朵聾稱“耳背、耳朵不靈”。其他的還有“挨了一下子”、“劃了個口子”等代稱“受傷”。
2.關(guān)于性的委婉語
從古至今,各民族對性愛及與其相關(guān)的一些說法均持謹慎態(tài)度。隨著人類的進步,也出現(xiàn)了一些開放性的說法,但其主流仍然采用回避、模糊、委婉的說法。英語中談及性行為的委婉語有make love,to have sex with,to go to bed with etc.漢民族歷來對性行為持封閉態(tài)度,談及性行為時總是遮遮掩掩,含混模糊。漢語中表達性愛的委婉語有:同房、夫妻生活、房事、云雨之事、那種事等。在談到性行為不檢點時,英語中有free love,trial marriage,love companion,mixed singles等模糊與中性化的委婉語。漢語中則采用較嚴厲的貶義詞抨擊不檢點的性行為。如男盜女娼、三者插足、尋花問柳、水性楊花等。對于妓女這一令人鄙棄的角色,西方社會給予了許多雅號,如,street walker,street girl,a woman of the town,pavement princess。談到懷孕時,英漢兩種語言均用委婉語,如英語很少直接說pregnancy(懷孕),而說be in the family way,in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in a delicate condition,knitting little bootees etc.漢語則說,有喜了、要當(dāng)媽媽了、身懷六甲等。
3.關(guān)于死亡的委婉語
古今中外,無論東西方,“死亡”都是一個避諱莫深的話題。人們在語言交際中盡量回避“死亡”二字而盡可能用委婉語代替。雖然英漢語中都有很多表示“死亡”的委婉語,但其中的差異具體表現(xiàn)在:(1)英漢表達死的委婉語在體現(xiàn)社會地位上大相徑庭。中國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封建制度對中國文化影響頗深。天子死稱“崩”,諸侯死稱“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西方人篤信基督教,認為人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故生來人人平等。英語中有一條古老的格言:Popes,Kings,beggars,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頭銜和地位并不能免人一死。在死神面前,卑賤者和高貴者一律平等。(2)由不同的宗教文化帶來的表達差異。英語中die的很多委婉語來自《圣經(jīng)》,如to go to a better place/world(到一個更美好的地方、世界),to go to Heaven/Paradise(進入天國)。漢語中,入佛門的則說“遷化、圓寂、舍生”等;對信仰道教的則說“蟬脫、羽化、別駕、遁化”等。(3)因價值觀念的不同,英漢委婉語也不同。漢語中表“死亡”的委婉語還有褒貶之分,如壯烈犧牲、慷慨就義、為國捐軀等。英語國家的民族英雄常常受人敬仰,在英語里找到一些表示為國家或事業(yè)而捐軀的委婉詞語,如bite the dust/the ground,fire one’s last shot,give one’s life,kiss the dust lay down one’s life。
4.有關(guān)“低微職業(yè)”的委婉語
在英漢這兩種語言里,職業(yè)也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因為它直接反映了一個人的社會和經(jīng)濟地位。為提高某些職業(yè)的社會地位,人們往往使用委婉語加以美化。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英語中俯拾皆是:把maid(女仆)或housekeeper(女管家)稱為domestic help(家務(wù)助手)、day-help(白天幫工)或live-in help(住家?guī)褪郑灰话惴?wù)員也升級為service manager(服務(wù)管理人員);butcher(屠夫)也改稱為meat technologist(肉類技術(shù)專家);garbage collector(垃圾收集工)也稱sanitation engineer(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師)?,F(xiàn)代漢語也有類似的職業(yè)委婉語,“理發(fā)師“成了“發(fā)型設(shè)計師”,理發(fā)店也隨之改成了發(fā)型設(shè)計中心,“傭人”成了“家政人員”,“廚子”婉稱為“大廚”、“大師傅”,用“服務(wù)員”代替“跟班、聽差、跑堂”,“司機”代替“車夫”等。這些職業(yè)委婉語的使用一方面反映出人們文明程度的提高和追求高雅的心理趨勢,另一方面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人的尊重意識和平等觀念。
5.關(guān)于年齡上的委婉語
英語中有關(guān)老的委婉語很多,這與其文化密切相關(guān)。美國文化以個人主義為中心,講究獨立與隱私,子女成人后即與父母分居,老人生活孤單寂寞,于是老成了生活中的一大忌。因此,英語中有許多關(guān)于老的委婉語。如:senior citizen,advantage in the age,the mature,seasoned man等。同時人們把晚年稱為golden years(黃金年華),養(yǎng)老院并非理想去處,也被婉稱為a home for adults(成人之家)、a rest home(休養(yǎng)所)等。然而在中國,情況卻正好相反,因為中國歷來有尊老敬老的傳統(tǒng)觀念和價值觀。在中國,“老”字帶敬意,是資歷和地位的象征。人們有時還倚老賣老,以老為榮。如什么“老板、老大、老總、老師、老師傅”等。漢語中類似“年老”的委婉語也很多,如:古稀之年、高齡、高壽、桑榆、夕陽紅等。同時,中國人還常把老字放在姓氏的前面或者后面,來稱呼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以表尊重,如:老趙、王老。這體現(xiàn)了中國重視老人的價值觀,而這些在英美文化中是不可思議的??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們對同一事物的態(tài)度可能截然相反。
三、英漢委婉語構(gòu)造手段的對比
由于英漢民族的語言不同,兩種語言在文化、語言形式和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英漢委婉語的差別正是由于兩種語言的語言特點差異所造成的,主要體現(xiàn)在英漢委婉語各自的詞匯形態(tài)特點、語義特點和語法特點等方面。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通過語音及語法手段構(gòu)成委婉語,或拼寫形式的變異,達到委婉的目的,漢語卻側(cè)重于詞匯手段。
英語委婉語的構(gòu)成方式:
(1)縮略(Abbreviation):ladies代替ladies’ room,婉指女廁所。
(2)尾脫落(Apocopation):lav代替lavatory(廁所)。
(3)首字母縮略(Initiating):B.O.代替body odor(狐臭)。
(4)逆生(Backforming):ecnop 代替ponce,婉指“拉皮條的人”。
(5)音節(jié)或字母重復(fù)(Reduplication)pee-pee=piss(小便)。
(6)音節(jié)扭曲(Phonetic Distortion)Cripes=Christ(基督)、God(上帝)。
(7)混合詞(Blend word):gezunda=This object“goes under”the bed.(那東西放在床底下,即“夜壺”)。
(8)小詞(Diminutive):heinie=hind end(后端,即“臀部”)。
漢語委婉語獨特的構(gòu)成方式:
(1)拆字法。如:張俊氏道:“胡子老官,這事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保ā爸x”拆開后即“言”、“身”、“寸”)。(《儒林外史》第32回)
(2)歇后語法。人們在做一些消極評論時,常會借助一些歇后語來緩沖過于直白的語氣,以達到委婉的目的。比如罵人時說:茶壺里的水(滾開)。
(3)換字法。例如,北方話口語中常說“扯蛋”,書面語轉(zhuǎn)寫時,換成“扯淡”。
(4)符號替換法。例如:“×你媽!你怎么不說話,啞巴嗎?”
(5)反義法。所謂反義就是指與禁忌語的意義相反。如廣州人把“氣死我”說成“激生我”;把“笑死我”說成“笑生我”。顯然,生與死是反義詞,這里用“生”避開了“死”。
三、結(jié)語
筆者對英語和漢語中的委婉語從應(yīng)用范疇與構(gòu)造手段兩方面進行了比較,試圖找到兩種語言中的差異和相似之處。委婉語不僅僅是修辭現(xiàn)象、語言學(xué)現(xiàn)象,更蘊含濃厚文化內(nèi)涵、民族特征。在各個國家的日常交往及工作中,委婉語的運用極為廣泛,它可以潤滑和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使交際活動順利進行。充分認識其構(gòu)造手段、形式特點、發(fā)展規(guī)律將有助于我們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風(fēng)俗與文化,從而增強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鄧志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89.
[2]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語研究:回顧與前瞻[J].外國語,1995(5).
[3]王希杰.漢語修辭學(xu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
[4]劉瑞琴.英漢委婉語對比與翻譯[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