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個體存在差異,對數(shù)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也存在差異?!爸心昙壏謱咏虒W”指在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在每一節(jié)課內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中年級數(shù)學分層教學個性發(fā)展分層教學是近幾年數(shù)學課堂上一種新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是指在現(xiàn)行的班級授課體制中,為了照顧學生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fā)展而采用的一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分層教學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實踐著,它對傳統(tǒng)的教學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它將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一、摸底調查,分層建組
在實施分層教學時,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測驗、家訪等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意志、情感等方面的差異,掌握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將學生按一定的比例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進行分層建組。
我剛接手四(1)班的時候,通過調查和了解,比較客觀地認識學生數(shù)學發(fā)展水平,并以此為依據(jù),將班級42人分成A、B、C三個不同的層次。重新編排班級學生的座位,將學生分成4人一小組,其中1個A層、2個B層、1個C層,并建立小組積分薄。對與學生的分層并不是一成不變,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根據(jù)學生的變化情況,每個學生都有升、降級的機會。使成績進步的學生上到高一層次,成績退步的學生降到低一層次,從而在班級中形成競爭意識,激勵學生上進。
二、鉆研教材,分層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要充分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有彈性。分清哪些是學生共同的目標,哪些不是共同的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
在備課時教師要認真制定每一節(jié)課A層、B層和C層三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認識分數(shù)》時,C層的學生能達到教學目標的基本水平,使學生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設計的問題可簡單些,梯度緩一點,能掌握主要的知識,培養(yǎng)基本的能力。B層的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一般水平;對A層的學生要達到教學目標的最高水平,能靈活應用新知識,獨立解決綜合性問題。
三、分層上課,有的放矢
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教師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個學生達到盡可能高的水平。”在分層教學中,教師對A層學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引導和提升。對B、C層學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這樣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前進,后進生必須基本上達到大綱的要求,優(yōu)生盡其所能拔尖提高。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
如在應用題教學時,對于A層的學生在他們預習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對例題的點撥,A層學生已經(jīng)能解決基本題,能比較早的進入鞏固練習階段。教師可以允許他們做練習中較難的題目,如拓展題、延伸題。課堂上由于給了A層學生很大的自由空間,這時課堂知識的講授主要針對B層和C層學生,對于B層學生來說,他們有更多的發(fā)表見解的機會,比較有優(yōu)越感,舉手的積極性也比以前高了。對于C層學生,他們在接受上比較慢有,根據(jù)教學目標有針對性進行講解。在上課上,能更關注和輔導他們。
四、分層作業(yè),各得其所
作業(yè)是最能幫助老師了解不同層次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情況。所以在設計練習時應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不同難度的作業(yè),題型應由易到難成階梯形。對于C層學生,設計基本練習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課堂例題相近的題目,檢查他們對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對于B層的學生以基礎性為主,同時設計一些稍有變化和提高性題目,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和簡單的運用能力;對于A層,設計一些靈活性的題目,了解他們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不同層次的作業(yè)設計,從而調動各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外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也不能“一刀切”,否則會使C類的學生吃不消,A類的學生吃不飽。因此,教師在課后作業(yè)布置的時候也要有層次性,作業(yè)難易程度要與學生的實際承受能力相適應,從而達到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積極性,最終實現(xiàn)大面積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
五、分層評價,導向激勵
分層評價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保證,既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的評價,更應該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努力的程度進行評價。教師在分層評價時,不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全班學生,而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
對A、B層學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并結合指正性評價,不能對他們一味的表揚和肯定,教師在評價時既給學生成功的激勵,同時也引導學生繼續(xù)挑戰(zhàn)的勇氣和毅力,不斷超越自我。
對于C類學生,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調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每一點滴的進步。
實施分層教學雖然無形中增大了教師的工作量,但是分層教學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有利于發(fā)揮學生自身的潛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