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師生互動,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課堂。
關鍵詞: 高中化學教學 “師生互動”課堂 構建策略
師生互動有效化是課堂教學改革的要點之一,課堂教學中良好的師生互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高中化學由于其本身的特征,學習難度較大,學生普遍存在畏懼心理,學習興趣不高,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構建“師生互動”的化學課堂,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更新教學理念,實現(xiàn)師生角色互換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化學教學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這就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從觀念上徹底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從根本上加強對新教改下高中化學教學要求的理解,切實注重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堅持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
教師應突破化學教學傳統(tǒng)的、固定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化學課堂上,不能一味地灌輸,而應打破老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成為化學課堂的主人。教師通過為學生精心設置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自己動手做化學實驗,教師負責指導和輔助,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應當依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問題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不是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接受。問題的設置要注意生活化、個性化,將課本上的化學理論與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結合起來,積極適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牢固、深刻。
為學生營造平等、愉悅的學習氛圍,是促進師生互動的重要保障,讓學生消除與教師交流的心理障礙或是畏懼心理,才能更好地與教師互動,保證師生互動活動的順利開展。課堂不可避免地會有枯燥乏味的時候,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積極嘗試不同的途徑,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情緒。如依據某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來設置相關的情景,又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個與本節(jié)內容相關的生活實例或生活現(xiàn)象,使學生進入生活場景,有利于學生深入學習。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化學實驗競賽,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探究其中的化學原理,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化學課堂上的快樂,多組織一些化學趣味活動和趣味實驗,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效消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心理障礙,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三、運用“交流合作”,加強師生、生生互動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不僅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適應新課改及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合作交流中,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能夠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綜合素質,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在進行合作交流學習時,教師要提前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制訂教學方案,創(chuàng)建合作小組,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性格特點和心理素質等,依據學生的特點合理分配小組人員,盡量做到小組人員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例如在做“實驗室制備溴苯”這一化學實驗時,教師在講解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的時候,讓學生上臺與自己一同操作,并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說說在這個實驗中應該注意什么樣的問題和細節(jié)。這樣既能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又能加強學生對化學原理及化學知識的理解。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各司其職,合作起來,完成任務。
課堂上劃分小組討論時,設置的討論問題要具有價值和趣味性,要真正起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的目的。一般而言,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內容應選一些解決問題方法多樣或者依據個人力量較難以完成的問題。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探究欲望強烈的內容,問題的呈現(xiàn)方式應盡可能趣味化、科學化。另外,教師需要制定合作常規(guī),保證課堂交流學習的順利開展,完善評價考核體制,對小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與分析,并及時作出指導。
四、改革評估方法,注重過程學習教育
改革傳統(tǒng)的固定標準評價機制來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評價,從不同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對學生整體素質進行考核、評判,注重過程教育,不以最后的結果作為下定論的唯一依據。改變以往教師評價為主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評估,在教師進行評價的基礎上,倡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使學生全方位地認識自己,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總結,讓學生自主評價,成為主動反思的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生自我總結、自我評價之后,教師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讓教師對學生有更深入的了解,為以后的交流及教學積累經驗。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應當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實現(xiàn)師生角色互換,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為學生營造輕松、適宜的學習氛圍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構建“師生互動”的化學課堂,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趙國政.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課堂的師生互動[J].管理學家,2011,(1):192-193.
[2]陳寧.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探索[J].考試周刊,201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