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與寫作是相互聯(lián)系的。在寫作教學中,必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閱讀應該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甚至是主要的途徑,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寫作水平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高年級要注重閱讀與寫作。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 閱讀 寫作
提及閱讀與寫作,對于農村小學來說,就是望而生畏的難題。每次測試,閱讀題總是答非所問或一片空白;作文空洞乏味,甚至胡編亂造。究其原因,我認為:一是學生沒有掌握寫作方法,寫起來無中心、無條理;二是學生不注重大量閱讀和背誦積累,胸無點墨,談何妙筆生花;三是學生脫離生活實際,沒有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四是受地方語言的影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差,往往詞不達意。其實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是密不可分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與寫作是相互聯(lián)系的。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乃至成長于課外。在寫作教學中,必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從低年級開始,就應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訓練和發(fā)展。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存在的普遍問題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不知從何說起,從哪寫起。為了完成習作任務,學生或者把各種作文選作為材料庫,編造一些諸如讓座、幫別人推車等不是親身經歷的事;或者從早上起床寫到晚上睡覺,東一言,西一語,不知道到底寫的是什么事;或者湊八九行、一兩百字,由教師評改。這是作文教學的難點。如何攻克這個難點?我認為,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教學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作文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不可分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注意滲透寫作教學,許多小學語文教材不僅能夠傳授語文基礎知識,進行思想教育,從寫作角度來講,還是很好的寫作范例或寫作訓練材料。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怎樣注重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訓練,我在教學中高年級閱讀與寫作時分三步走。
一、中年級加強課內閱讀方法,培養(yǎng)寫作能力
三年級學生知識面比較窄,在閱讀方面比較薄弱。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弄清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才能寫作。
1.充分預習。初步感知教材,在預習時查找資料,弄懂字詞意思,理清文章寫作順序、主要內容,畫出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并在初讀中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課上交流、匯報。
2.抓住重點詞句讀講,側重感受揣摩訓練。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讀、想想、演演,運用多種感官體會語言含義,與課文情感產生共鳴,探究語言規(guī)律,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讀懂了哪些語句?文章這樣寫好在哪里?你知道為什么這樣寫?這些都讓學生自己思考。
3.積累內化訓練。講完課文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在讀中明意,在讀中感悟,讀中吸收,并把好詞、句、段積累下來,日積月累,詞匯豐富了,寫出來的文章就充實了。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一課時,我讓學生體會文章好在哪里,有的學生說:“我感覺描寫風的句子很美,微風是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那聲音充滿力量。文章把微風與狂風帶給人們的不同感受寫得細膩生動?!庇械膶W生說:“敲敲打打……叮叮咚咚……聲音多好聽啊!連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睂W生通過好詞好句說出了文章好在哪里。
二、高年級加強課外閱讀積累,提高寫作能力
1.不動筆墨不讀書。四、五年級學生掌握了一些寫作格式和方法,就應該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拓展到課外閱讀。著名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睆V泛的閱讀使學生思維活躍、感情豐富,并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寫作方法,積累了大量的語言、詞匯。這些語言、詞匯是死的,教師要促使學生把這些死的語言詞匯轉化為活的語言詞匯,將習作置于現(xiàn)實生活中。例如:我鼓勵學生寫日記,把自己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把生活中感興趣的事寫下來,運用在課外閱讀上積累的知識,讓學生在日記中自由表達。告訴學生寫日記并非每天都寫長長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個值得寫的片斷,當長即長,能短則短,并把在閱讀中積累的詞語在日記中加以靈活運用,那么死的語言、詞匯就變活了。蘇霍姆林斯基說:“應該把讀書筆記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睘榱诉M一步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效益,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積累本,堅持摘錄閱讀的文章的好詞、好句、好段,寫讀書筆記,寫閱讀感受。通過兩年的訓練,學生的詞匯量增加了,寫作素材豐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2.勤于練筆,養(yǎng)成習慣?!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還要鼓勵學生多練筆……還應發(fā)揮學生的潛力,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逐步養(yǎng)成愛動筆的習慣?!敝骷依仙釓娬{:“寫日記是學習寫作的基礎,最好的竅門是每天必寫,天天拿筆,哪怕是幾十個字也好?!笨梢妼懭沼泴τ趯W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三、加強課內和課外閱讀相結合,提高寫作能力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讓學生在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1.閱讀教學后進行仿寫。說說自己在寫同類文章時,可以借鑒的地方,這是閱讀過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下一步讀寫知識遷移的一個起點。重視仿寫訓練,主要是指導學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用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者真實的感受,借鑒別人的某些寫法,寫出富有個性的文章。在學生讀懂原文,體會到文章主要內容,弄清文章表達的中心后,指導學生學習文章中語言的運用和表達方法的突出特點,找出自己生活中與范文相類似的事進行仿寫,寫出自己實際生活中的真情實感,達到逐步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目的。例如:六年級語文(下冊)的《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是一篇議論文,學生接觸較少,我就讓學生自主學習,弄清議論文的結構。學習議論文怎樣寫的方法。課后有小練筆,就是仿寫這篇文章,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學生結合課內學的和課外見識的寫作。
2.文章是思想、內容、文字的綜合體。閱讀對作文的促進作用是多方面的。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聯(lián)系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可見,讀與寫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在長時間的教學實踐中我感悟到:閱讀應該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甚至是主要的途徑,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寫作水平有極重要的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遍喿x是吸收,寫作是表達,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讓學生在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十分重視閱讀訓練,讓學生在閱讀欣賞中積累材料,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師.
[2]語文課程標準.
[3]小學青年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