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組學習”模式使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發(fā)生根本的改變,教師成為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通過“一備二上”的研究過程,教師和學生都能感受小組學習帶給我們的正能量,從而有效推進小組學習的研究和實踐。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小組活動 互動方式 操作路徑
常州新北區(qū)正在著重推進小組學習的研究和實踐,我們學校是實驗學校,所以學校上學期決定在校級層面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大學科中各開一節(jié)研究課,并邀請區(qū)各學科專家進行指導。在“一備二上”磨課的過程中,在專家老師的指導下,在同組老師的幫助下,我對小組學習的理解和以往變得有所不同。通過“一備二上”的研究過程,讓老師和學生都感受小組學習帶給我們的正能量,從而有效推進小組學習的研究和實踐。我以5B Unit 8“At the weekends”為例,談談我眼中的小組學習。
一、選課的背景
我為什么選擇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一些老師可能會想這節(jié)課的開課研討幾率太高,幾乎已經(jīng)上爛。的確,這節(jié)課相對來講我們研討的比較成熟,聽過的課也有很多版本,大家上這節(jié)課也比較手到擒來。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我在備課的時候就想,小組學習的課究竟和我們平時的課不一樣在哪里?是不是區(qū)別就在于組織活動的時間或者課堂交往方式上添加一些四人或六人的小組活動?正因為這節(jié)課在處理上比較成熟,所以我對課的思考點就落在如何設計小組學習活動、如何在課堂中交往互動上。
二、課前對小組學習的理解誤區(qū)
在上課之前,我對小組學習的理解和操作都存在誤區(qū)。誤區(qū)1:我一開始理解的小組學習就是在把組分好的基礎之上,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增加幾個四人或六人的小組學習活動,也就是互動方式上的group work。誤區(qū)2:我狹隘地理解為小組學習的互動方式為pair work和group work。誤區(qū)3:操作時機上的誤區(qū)。我在外面聽到的英語閱讀課、語文的課文教學中,一直認為這些四人或六人的小組學習活動應該設計在課文的處理部分,但是在自己的試上過程中,覺得課堂的推進很慢,往往完不成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也達不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自己很困惑。
三、上課時對小組學習的不斷理解
1.小組學習活動的幾種互動方式。
我之前把小組學習活動狹隘地理解為group work和pair work。那么課堂中的小組學習活動究竟有幾種互動方式呢?
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生生間的學習活動分為四種形式:
(1)全班活動(class work):適合傳遞信息類的話題,教師全班教學,學生獨立傾聽。
(2)個師活動(solowork):適合鞏固知識類的話題,在機械操練中教師引發(fā)學生獨立思考。
(3)結(jié)對活動(pair work):適合解決問題類的話題,在模擬交際中教師組織兩人活動,在同伴交流中完成學習任務。
(4)小組活動(group work):適合拓展問題類的話題,在真實交際中教師采用小組(4~6人)學習活動方式,引導學生分析話題內(nèi)容,在互幫互助中完成學習任務。
將上述四種活動融合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統(tǒng)稱為“小組學習”模式(Harmer,1998)。
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綜合以上四種形式,在復習談論、新授時設計了全班活動、個師活動和結(jié)對活動,在鞏固環(huán)節(jié)時設計了一個四人小組活動。
設計四人或六人小組學習活動的時機、路徑設計及操作注意點。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把握好設計group work的時機,能夠有效推進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體現(xiàn)小組學習的效率。以課文教學為例,這個活動設計在最后的拓展部分運用較好。
小組學習活動具體操作路徑為:教師給出明確的任務(話題串)→教師示范→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小組成果展示→師生、生生評價或小組間評價→教師解釋、歸納與提煉語言→鞏固、創(chuàng)造性使用語言(卜玉華,2009)。
案例:在本節(jié)課post-reading部分,我設計了一個語篇輸出的任務:The weekend life in our life。我給學生的任務是這樣的:
小組活動要求:
(1)四人一組活動,用句子“I often...,sometimes I ...”在小組中介紹自己的周末生活。
(2)模仿model,介紹小組中各個成員的周末生活。
(3)小組內(nèi)匯報(可以分工匯報,也可以推選一位同學為大家匯報,其他組評價。)。
在設計路徑的時候,要有層次性,每一步讓學生干什么都要很明確,教師要示范到位。在學生開始活動時,一般來講,第一步,先在小組中自說,這就是剛剛講的獨立思考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傾聽者可以采集信息;第二步,綜合信息,相互匯報,也就是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第三步,全班匯報,即各組可以展示成果,學生自選匯報方式,可以多人合作匯報,也可以單人綜合匯報;第四步,互相評價反饋,可以同組成員評價補充,也可以其他組成員評價補充,然后教師評價。第五步,教師總結(jié)歸納,最后我們所要達到的效果就是學生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
在整個小組活動過程中,我認為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活動開始之前,一定要讓學生明確路徑,做好示范,讓學生知道每一步要怎么做。
(2)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扮好引領者和參與者這個角色,不再是強勢的操控者。
(3)在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切忌打斷學生,隨意評價或者糾錯。也就是不要隨意插嘴,教師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4)當小組學習后的成果展示結(jié)束時,教師要給予及時評價,不僅要對討論熱烈、效果好的小組予以表揚,而且要對討論中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給予鼓勵。
小組學習活動要較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喜愛的活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會學、樂學,通過小組成員間相互協(xié)作,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和群體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F(xiàn)在的課堂教學行為已逐步由“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轉(zhuǎn)變,進一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小組學習”方式已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的青睞,愿我們的課堂教學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