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通常以教師講,學生聽、記為主,因此不免枯燥、乏味,往往使學生不重視語文的學習。如何使學生主動學習?怎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合高中學生的身心特點,筆者認為制作與教學內(nèi)容相符的活動課件、學生扮演課本角色等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途徑。對此,特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點體會。
【關鍵詞】高中語文;積極性;扮演角色;參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現(xiàn)代社會的高中生對語文科的學習并不是十分重視,因為科技的發(fā)展,他們平時可以通過網(wǎng)絡、看電子書等方式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對于語文方面的知識更是可以通過這些手段提前獲得。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通常以教師講,學生聽、記為主,相比之下不免枯燥、乏味,更加提不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有些學生并不重視語文科的學習,加之高考語文以考應用能力為主,書本上的原知識考的不多,導致很多學生誤認為“學習語文沒有用,反正不考書本上的內(nèi)容”,而把語文當成副科學習,甚至不學。
如何使學生主動學習?怎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今,《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也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币允裁葱问??怎樣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筆者認為,結合高中學生正值青春期、活潑、個人意識強、有自己的主見等特點,應該讓學生多參與,成為課堂的主角。而制作與教學內(nèi)容相符的活動課件、扮演文本角色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途徑。
以高中語文課本中的小說單元為例。小說是語文教學的必修內(nèi)容,也是學生最為感興趣的單元。但是,很多學生在學習小說單元時,往往只注意看文章內(nèi)容,對于文章怎么好,好在哪里,要學習其中的什么手法并不重視。如果老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學生找主要人物、厘清文章線索、概括文章內(nèi)容、分析人物特點,只看文本的話,學生會覺得沒有新意。加之小說通常文字很多,他們就更加不愿意看,內(nèi)容不看如何回答老師的問題?沒人回答問題,整個課堂就顯得非常沉悶,教學任務、目標當然無法完成。
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扮演文本角色,那么效果會很不一樣。以課文《荷花淀》為例,這篇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是其主要特點。體會人物說話的語氣是分析人物性格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把握好這一點,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也就能夠讓學生領悟。比如,夫妻話別這一部分,如果讓學生扮演水生和水生嫂兩個角色,扮演角色的學生在閱讀這一部分時就會更加重視,會思考怎樣把握角色,讓自己演得到位。而其他觀看的學生也會仔細閱讀文本,看看這個扮演者演得是否和文本中的角色一樣。當雙方產(chǎn)生矛盾時,就能引發(fā)討論。比如:該生演得好,好在哪里?該生演得不好,不好在哪里?應該怎么演?等等。這樣一來,人物語言分析這一項教學目標無形中就完成了,學生也從中收獲知識。
再以詩歌單元為例。高一有一首詩歌《靜女》,內(nèi)容非常短。但因為是文言文且年代久遠,所以學生在理解的時候難免會出現(xiàn)偏差,尤其是后兩句:“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實際是在說送禮物的人美,但是有的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理解錯誤,就認為是該物很美。此時,我們就可以進行一個小場景表演,主要是扮演男子的角色,學生可根據(jù)詩歌中的內(nèi)容演出他所認為的男子的形象。這種方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此外,為了讓學生能更直觀地學習語文知識,制作課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制作與教學內(nèi)容相符的活動課件也是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尤其在教對比度強或抽象性的文章內(nèi)容時,比如《寂靜的春天》。這是一篇提倡環(huán)保的文章,由題目可知“寂靜”的狀態(tài)與“春天”的特點是互相矛盾的。從這個點出發(fā),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以插入春天的圖片,與“寂靜”相對比,從而提出 “為什么作者會說春天是寂靜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達到教學目的。
由上述可知制作與教學內(nèi)容相符的活動課件、讓學生扮演課本角色等是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這些方法的好處在于:
一、多樣的形式
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如《荷花淀》中,夫妻話別時水生嫂的語言。學生在主動參與扮演的過程中會思考:“為什么水生嫂會這樣說?換一種方式行不行?”從而更加認真閱讀文本,感受小說人物語言的魅力。
二、直觀的表現(xiàn)
讓學生一目了然,觸動學生的思維。如在制作《寂靜的春天》課件時插入春天的圖片,和受污染后的環(huán)境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兩者的差異,并從文本中找到相應的答案,促進其對文本的學習。
三、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性質(zhì)”中明確指出:“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币陨系姆椒ㄕ菍崒嵲谠诘胤稀笆箤W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這一要求。它要求學生對課文有正確的感知,深刻的理解,才能把握好人物的角色,扮演好人物的角色。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探究能力,也提高了其語文的應用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其文學素養(yǎng)。
四、小結
制作好課件、讓學生扮演文本角色,不僅可以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語文的魅力,更能提高他們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積極性的有效方法。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