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深知“規(guī)律由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方法由學生自主尋找,問題由學生自主解決”。 我們不可能每堂課都做好,但是,如果我們不僅把它們看作是一種教育理念,還當作是一種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間。
【關鍵詞】語文魅力;和諧課堂;教學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組織和主動創(chuàng)設。結合我多年的教學實踐,通常采用下列方法來獲取“有效教學”的環(huán)境:
一、培養(yǎng)學生敢說、樂說,不怕出差錯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有時要提出問題問學生,有時學生也會對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一部分學生懼怕回答,或很少一部分人不愿回答,課堂的參與率就不會高,課堂也不會精彩,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到牽制,教師與學生的情緒就不會高漲,教與學的效果固然不會好。那么,教師如何做,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安全、自由的心理,使學生在課堂能不懼怕呢?
(一)用寬容和愛心去感染、熏陶學生
寬容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不可缺少的條件,尤其是來自學生的戲弄,教師能以自己的機智與幽默,用真誠的態(tài)度來化解這份來自學生的尷尬。學生就會感受到老師一顆寬容、真誠的心,從而使其的人格魅力得以提升。
我擔任三年級班主任時,當時一個得過腦膜炎的女孩插班成為我的學生。質量檢測時,數(shù)學成績只有6分。我見了她的父親后了解到:她兒時得過腦膜炎,大腦受過病患影響;從小又失去了母親,缺乏照料。盡管受先天制約和生活環(huán)境的磨難,但這個女孩卻有強烈的上進心,使我不忍放棄。于是,我將她的情況協(xié)調給其他同事,大家共同努力為她補課,而我更是耐心地關注她每一分的提高,對她的進步及時表揚與鼓勵,一個學期下來,她就趕上了正常的學習進度。
之后的第二學年,她在校期間不時有反常行為,引發(fā)了我的關注。我工作之余開始有意接近她,逐漸從她口中了解到:她的父親又要結婚,使她陷入了痛苦。于是我特意安排時間和她溝通、談心,她又恢復了以往的快樂與開朗。
寬容來源于愛,沒有愛就沒有寬容。寬容的老師一定擁有一顆愛心,擁有了愛心就會有責任心、進取心。因為心中有了愛,才沒有“差生”;因為傾注了愛,師生才如朋友。春雨能溫暖冰封的泥土,朝陽能撫慰心靈的潮水。愛的陽光,會使一棵棵小樹苗茁壯成長;愛的教育更讓一群群孩子健康快樂地生活!
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和理解,能傾聽他們的心里話,為他們排憂解難。教師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學生,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真正實現(xiàn)心與心的溝通,也只有寬容的教育氛圍才有利于學生全面成長和個性發(fā)展。教師讓自身的形象少一點嚴肅,多一點親和力 ,那么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就將是清晰的、可接近與可依賴的。學生會從心底里對教師更加敬佩,師生關系也會更加和諧、愉快。
(二)讓學生用“心”說話
我們的課堂教學常常使學生感受不到心理安全與自由,久而久之,即使是天真活潑的低年級學生也學會并養(yǎng)成了揣摩教師心理,迎合教師意圖的習慣。營造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圍,就是要使學生處于自主而非強制的學習狀態(tài),不以統(tǒng)一的意志束縛學生,讓他們用“心”說話。
在一次一年級的拼音教學課中,我讓孩子們用“ai”口頭組詞,一位學生笑著大聲說:“愛女人!”同學們哄堂大笑。當時,我不知所措,可是再一想,這樣的現(xiàn)象在小學生中是相當平常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聽過“愛情”、“愛人”之類的詞語,卻又一知半解。我馬上追問:你的身邊哪些是女人?學生馬上說媽媽、奶奶、阿姨、老師等。我繼續(xù)引導:你能否用上“愛”字具體說說?學生就說“愛老師”、“愛媽媽”、“愛奶奶”、“愛阿姨”……我問:“小朋友們都是好孩子,可是除了愛這些人,還有什么人也是你愛的呢?”于是學生說了“愛爸爸”、“愛爺爺”、“愛同學”……我又引導“除了這些熟悉的人,還可以說愛誰愛什么?”于是學生思路完全打開,“愛小貓”、“愛小狗”、“我愛我家的小陽臺”、“我愛我家”、“我愛我們的學校”等都從孩子嘴里蹦出來了。最后我說:“是呀,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愛,這個世界多美好呀?!边@樣既引導了“愛女人”這個詞,又鞏固了拼音“ai”,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我口說我心”,演繹著對學習本體的尊重及其生命發(fā)展的張揚。
二、改變教學方法,營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教學效果
貝爾納曾說過:“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發(fā)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礙才能的發(fā)揮?!?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息息相關,教學方法會直接影響課堂的氛圍,只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孩子全身心的投入。我在教學中力求做到:“四導”、“五讓”,即教師誘導、引導、疏導、指導,讓學生讀書,讓學生提問題,讓學生議重、難點,讓學生親手操作實驗,讓學生找答案。盡可能地發(fā)揮出每個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孩子主動參與和動口、動腦、動手、動情。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認識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既能幫助學生明白事理,也能增進學生的實感體驗。情境教學法把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避免了以往“說教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游玩、鍛煉中養(yǎng)成各種品質,形成道德規(guī)范。
三、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閃光點,營造集體和諧的學習氛圍
每個班都有一部分“學困生”,他們參與課堂的情況,會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質量??梢赃@樣說,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學到東西,這節(jié)課就不能說是有效的教學?!皩W困生”固然也有自尊心,也有榮譽感。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表演、組織、唱歌、繪畫等方面特長,讓他們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使他們對學習漸漸感興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全班學生的有效互動,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真正目的。
我深知“規(guī)律由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方法由學生自主尋找,問題由學生自主解決”。 我們不可能每堂課都做好,但是,如果我們不僅把它們看作是一種教育理念,還當作是一種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間。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