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推進依法治教、依法執(zhí)教進程,全面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yǎng),成為學生的楷模,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這也是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一個基本要求。
【關鍵詞】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A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提升教師的政策法紀和職業(yè)道德觀念,決定在全市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目的是形成教育系統(tǒng)以身垂范、以德施教、講求誠信的教風,提高全市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推進依法治教、依法執(zhí)教進程,全面促進我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人就對師德師風手冊的學習,談一下個人認識。
一、師德師風建設活動的意義
時代需要更多的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的教師,人民教師應該把自己的整個生命同黨領導的人民教育事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市教育局適應當前形勢,開展師德建設活動,使教師更加堅定自己崇高的“熱愛人民教育事業(yè),獻身人民教育事業(yè)”的師德信念。
開展了以樹教育形象、創(chuàng)文明教育為目標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這是有必要的。加強師德建設,有助于激勵和鼓舞教師自覺地獻身于人民教育事業(yè),是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二、正確看待師德師風建設活動中師生關系
首先,教師的高尚師德,首先體現(xiàn)在為人師表,模范地遵守國家的法律、紀律和社會公德上。教師的道德、性格、意志、情操深深地影響著學生。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比~圣陶指出 “教師必須講究師德,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第71頁教育科學出版社 )
學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強,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保ā稙跎晁够募返?卷第525-526頁)。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確確實實成為學生的表率?!吧斫讨赜谘越獭?,教師應該表里如一,言傳身教。如果教師言行不一致,說得漂亮,做得很差,這樣會對學生心靈產生極壞的影響。因此,每個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都要加強師德修養(yǎng),在各個方面成為學生的楷模,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
其次, 師德的核心是熱愛學生。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教過”不等于“教好” “教會”。按時上課,照本宣科,按規(guī)定布置作業(yè),機械地批改作業(yè),不能算有師德。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學習和思想的進步,還要關心學生性格、習慣與興趣的養(yǎng)成,這才是有師德。
《中國教育報》曾經(jīng)報道過上海市虹口區(qū)第三中心小學優(yōu)秀教師毛蓓蕾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的事跡。她面對一個表情呆板,求知欲不強,被人稱為“木太太”的女生,不歧視、不放任,滿腔熱忱,悉心教誨。毛老師通過談心、家訪,了解這個學生的特點,幫助她樹立學習信心,給她創(chuàng)設了有利學習的環(huán)境,終于使這個學生有了起色,升入了中學,健康成長。《光明日報》曾刊登某地一位教師發(fā)現(xiàn)一位學生沒有及時做好作業(yè),作為教師不是耐心進行教育,而是橫加諷刺挖苦,把他趕出校門,結果造成這位學生自縊身亡。
這些可以說明,教師具有師德,才會真正去愛學生,幫助學生,使之能健康成長。否則,對學生造成的傷害也是無以復加的。
再次,熱愛學生與嚴格要求是一致的。有的教師認為,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這個不準,那個不準,教師也不能管學生了,只好放任自流?!?“火車跑得快,出軌快;跑得慢,出軌慢;不跑不出軌。”這其實是對這次活動認識得不深刻,是對師德師風建設活動的曲解。俗話說“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這些話是有道理的,但是嚴格要求不等于體罰。教師對學生要嚴慈相濟,嚴中有愛有度有方,使學生對自己敬而有愛,而不是敬而遠之。
熱愛學生和嚴格要求的統(tǒng)一,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規(guī)律,愛和嚴是辯證統(tǒng)一的,愛之愈深,理應求之愈嚴, 嚴愛相濟,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熱愛學生,就應該尊重學生,發(fā)揚班級民主。教師能把學生看作是與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看作班級的主人,決不包辦代替,那么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切實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對這個集體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們會想方設法把這個集體弄好。如果教師不這樣做,總是自以為是,獨斷獨行,聽不得學生一點意見,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缺少民主作風。那么,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很難體會到作為集體一分子的責任感。
如我所帶的班級,七年級時,在鎮(zhèn)綜合評比中,沒有取得較好的成績,我不批評而是鼓勵。充分尊重他們,改變老師說了算的固有做法,健全班級組織,發(fā)揚班級民主,根據(jù)他們不同興趣安設了以下機構:
這些措施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質,更促進了老師和學生的關系,班級面貌大有改觀,并且在第二年的鎮(zhèn)綜合評比中獲得了好成績。
總之,人民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建設者的重任,一方面要用豐富的文化科學知識去啟迪學生,充實他們的頭腦;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具備更高的素質修養(yǎng)去影響學生。新時期的教師,擔負著神圣的教育使命,正如《教師法》所闡明的那樣“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
教師也只有兢兢業(yè)業(yè)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教育工作,才能有利于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教師不僅應該在教學,一個優(yōu)秀教師,決不僅是為謀生而工作,而是為事業(yè)而工作。
(編輯: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