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語文的特殊性和社會的現實性等原因,我們的語文走向了邊緣化。但是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保護語言同時也在保護我們的文化,所以請別讓語文邊緣化!
【關鍵詞】邊緣化;交際工具;責任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材料一:1月23日、24日兩天,上海市同濟、華東師大、華東理工、上海財大、上外和東華6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試,有4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語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數學和英語兩科。
材料二:某高校一個學生出宿舍,要給室友留一張字條,告訴他鑰匙放在哪里。可是“鑰匙”兩個字他不會寫,就問了其他宿舍的同學,問了好幾個,誰也不會寫,沒有辦法,只好用“key”來代替了。
按現在福建省高考的考試題型——時文短評,一句話概括上述兩個材料,大家會得出一個什么答案呢?很明顯是同質材料,答案很讓我們語文老師心寒,就是語文已經邊緣化了,或者說語文越來越不受到重視了。而我相信這樣的材料一定數不勝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了,請別讓語文邊緣化!
語文為什么越來越不受重視呢?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語文學科靠的是基礎素養(yǎng),突擊、臨時抱佛腳來提高分數很難,就算提,也不會提很多分上去。語文學科出的題目沒有預測性,有可能你讀了,但是它不考,所以學生沒有一種成就感。不像歷史、地理什么的,一讀就考,分數變化很明顯。還有一個可能性,語文你花了很多時間,但是考試成績可能不能與花的時間成正比,不小心還會往下掉點,所以在有限的時間里,很多學生就把時間拿去讀盡快可以拿到分數的學科了。
第二,社會的現實性。重理輕文到今天也明顯存在著,以前說的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個書生現在明顯偏指文科生了,只會耍嘴皮子,沒有什么實在的用處。還有什么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語文,就只能被忽視了。
第三,語文的好處是隱性的,表現得不是很明顯。就算工作、學習、生活中因為語文而變得較為順利,但是很少人會認為是因為語文。
語文是不是不重要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首先,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葉圣陶說:“語言是一種工具?!闭Z文是學習各門學科必須掌握的工具。語文學得好,對學習其他學科也會產生積極影響,不管文科理科都需要語文。
其次,語文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的根。這句話是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胡曉明說的。語文作為一切人文科學基礎的語言學科,不光是說話寫字的技能和傳播信息的工具,母語承載的是思維。詞匯量多寡意味著對世界的理解與認知的深淺。同時,母語是交往的基本能力。語文教材對傳統經典進行篩選后,力求用精華部分影響后代。因此語文的地位與傳統文化之根是經脈相連的。
最后,保護語言就是保護文化。語言是根植于民族靈魂與血液間的文化符號,她不僅是一種表達工具,而且真實記錄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蹤跡,成為延續(xù)歷史與未來的血脈。所以說保護語言其實就是保護文化。保護母語就是保護自己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護育著華夏五千年的文明。還記得都德的《最后一課》嗎?“屋頂上鴿子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里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入侵者的強迫使他們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話語,我們卻是自己選擇了放棄。這是更加可悲的事情。
既然語文這么重要,但是語文又已經被邊緣化了,那我們國家和社會,還有我們一線的語文老師可以做點什么呢?我覺得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其實有很多,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沒有去做而已。
首先,作為國家來說,教育部門還有那些指定政策的決策者們,他們首先要重視語文,不能輕易就把語文給廢除掉了。如材料一的那幾個高校決策者,其實什么都可以廢,就是不可以廢除我們的母語。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怎么愛別人,英語考得再好有什么用。所以自己要把母語看重,愛母語。有一個學校高三年級開家長會,有一位家長問老師:“高考時還考不考語文?”我覺得國家的教育部門或者說政策的指定者也要承擔起拯救母語的重擔。
其次,社會也不要太功利,眼光要放長遠一點。打開現在的電視,有什么頻道是教小孩拼音的,都是教小孩子英語的。母語都還不會,就學英語了。
最后,我覺得語文考試的內容要簡單一些,讓學生覺得有成就感。考試的內容能夠跟生活聯系得緊密一些,讓學生覺得語文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那作為我們一線的語文老師應該做些什么呢?
首先,語文老師要有激情。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飽含感情,給學生一種情感的力量。以情感人,讓“語文美”“語文好”“愛語文”的種子深種在每一個學生的心中。很多學生會因為語文老師而愛上了語文。
其次,我覺得語文老師要有責任感。很多人都說,其實語文老師是最好當的,因為不管怎么上好像都可以,一篇文章你不上講也可以,甚至跟學生講講故事,拉拉家常也可以。但是我認為語文課也許是所有科目中最難上的,因為我們教的內容不一定考,范圍太廣,不像數學英語,把該講的內容講到了,就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我們語文老師要有責任感,認真地備好每一堂課。也許我們今天講的這堂課,這篇文章考試沒有考到,但是你不會徒勞無功,因為也許你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許你教育了他們?yōu)槿说牡览?,也許你做出了很多別人看不到的貢獻。所以我們都應該認真?zhèn)湔n,上好每一節(jié)語文課。
最后,我覺得語文老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文史不分家,不單單關注語文,我們語文老師其實現在差不多變成全能老師了,什么都要懂點,比如我們的語文課文會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歷史甚至美術,所以語文老師的知識面要廣,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國,現在她的子女正在哈韓、哈日,甚至全民學英語,西學中用或者說中西文化交流,隨著經濟全球化,這些確實無可厚非。但是“拿來”的前提是要保存我們獨特的個性,如果犧牲了自我個性,那我們存在還有什么意義呢?會英語又如何呢?所以請別讓語文邊緣化,請愛護我們的母語!
(編輯: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