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為我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提出了要求,我們小學語文老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fā)揮,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開展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我們踐行課改精神的一種重要措施,本文就結合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做一些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落實,小學語文課堂中一些落后于時代發(fā)展的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課堂的效率。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其重視程度,摒棄落后的教學方式。
一、現(xiàn)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能否提高的影響因素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觀念不能與時俱進。
思想決定行為,不同的教學行為受不同教學理念的支配,同時教學行為也反映了行為本能下的理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思維、想法如果跟不上時代的潮流,那么就如同夜晚迷路的人找不到指引方向的指南針一樣,最終可能會走上與預想不一樣的道路。
(二)課堂教師對學生所學材料的解釋不夠準確
我們做什么事都需要依據(jù)一定的載體或者傳播介質,而課本、學生的學習材料正是教師們傳播知識的媒介,同時也是學生思維和能力得以提升的工具。從這一方面得知,如果對于傳播文化的主體即教師,對自己所要傳授的內容無法做到準確理解的話,又怎么可能讓學生獲得正確的知識呢。從這點來講,小學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顯著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師自身沒有達到教學要求。
(三)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規(guī)劃不夠合理
當下,社會、家長以及教師對孩子們的期望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便是越來越嚴苛的要求。就課堂教學而言,教師們會根據(jù)社會及教育的需要,為學生們傳授各種各樣的知識,很少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授課需要的。而實際上,學生才是教師授課的主體,教師一味的灌輸知識,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反而會增加學生的反感情緒。
(四)在教學的課堂過程中,模式比較固定,缺乏一定的靈動性
小學時期的學生很天真、很活潑,他們對世界萬物有著自己獨有的理解方式,他們對事物的思考模式也不同于大人。小學語文教師如果一味采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教育小學生,不僅會在無形中扼殺孩子們的天性,也浪費了孩子們學習知識自身所具有的優(yōu)越性。而目前傳統(tǒng)一板一眼的教學模式普遍缺乏靈動性,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促使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可以得到提升的對策
(一)主動充分地認識和了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特征
工具性是語文課堂教學最為本質的特征之一。教材、資料便是最直接的工具。工具的好壞,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教授主體的教師對工具即課本的有效把握,可以使學生更好、更快的學會有用的知識。因此,教師首先應該做到對課本內容有透徹的理解,了解其所要傳達的真正意思。同時,從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出發(fā),用適合他們的方式教授他們真正需要的、有用的知識。人文性是語文課堂教學方面的第二個特征,這點在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中尤為突出。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應該結合自己多年的閱讀經(jīng)驗和社會閱歷,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用最樸實的語言,為學生詮釋課本知識,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課本內容,加深其對課文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對教材進行更透徹的了解與分析,從而形成一個有效的、準確的教學構思
教材作為一個媒介、載體對教師提高授課質量有著重大的意義。所以教師對教材一定要有充分的認知,并結合不同題材,以學生能夠普遍接受的方式進行授課。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要注意明確課本中的重點和難點。以《林沖棒打洪教頭》為例,教師應該在理清林沖與洪教頭關系的基礎上,為學生深入地分析“林沖打洪教頭”的原因及經(jīng)過,以提高學生對作品的理解程度。
(三)主動創(chuàng)造有利于小學生學習語文課堂知識的教學氛圍
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可以大大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相反壓抑沉悶的氛圍,則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營造輕松的、活躍的課堂氛圍,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徹底放下心理障礙,積極配合教師完成課堂任務,充分融入課堂教學進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在講解《狐貍與烏鴉》這篇文章時,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狐貍、烏鴉等角色,用小品演繹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融入故事的情景,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到寓言故事的真諦。此外,對于那些膽子小,不敢發(fā)言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更大的關照,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用獎勵小禮品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感。
(四)針對小學生的思維特征進行授課,合理利用現(xiàn)代設施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行授課。小學時期的學生思維很跳躍,常常不按正常的邏輯思考,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牢牢把握學生這一特點,大膽利用聯(lián)想法、設置生活情境等方式,帶領學生走進一個別樣的知識殿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此外,教師應該善于利用現(xiàn)代教學設施,通過播放視頻、音樂、PPT等方式,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學到更多、更好的課本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比如,在教《濫竽充數(shù)》這篇文章之前,教師可以利用發(fā)達的網(wǎng)絡技術,為學生搜索一些相關的視頻材料,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欣賞,啟發(fā)學生對作品的好奇心,激發(fā)其學習動力。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啟蒙教師,應當認真擔負起教書育人的職責,利用各種現(xiàn)代技術,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將最前沿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課堂效率,為祖國培育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娟.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1(12).
[2] 蔣娌.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討[J].群文天地,2012(0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