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經(jīng)常聽到教“副科”的教師抱怨課很難上,而“主科”的課堂則較好。試想學生在老師有意無意的壓制下木然地遵守課堂秩序,期望他們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幾乎不能實現(xiàn),反而表現(xiàn)出來的更多是拘謹、呆板、冷漠、緊張。這樣的課堂怎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wù),發(fā)展學生智力和培養(yǎng)師生感情呢?在提倡有效教學的今天,和諧社會的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作為微型社會的“課堂”同樣值得以“和諧”作為每位教者的追求。怎樣才能讓數(shù)學課堂成為“和諧”的課堂呢?本人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讓愛充滿課堂
和諧的課堂教師首先要愛護學生,從心里喜歡學生。正是由于教師的愛,教師才樂于和學生相處,師生之間才有融洽的基礎(chǔ)。自己的孩子也會有淘氣、煩人的時刻,作為父母從不因此不喜愛他們。我們的學生也不會永遠是乖寶寶,也有調(diào)皮、令人生厭的時候,這時候教師不能失去愛心,應(yīng)該像父母一樣有包容孩子缺點的廣闊的胸懷。因此每當走進教室的時候教師應(yīng)面帶微笑,胸懷愛意,把課堂作為播撒愛的田地。
二、用歡樂吸引學生
課堂不是一池平靜的湖水,它應(yīng)該在教師的調(diào)動下掀起層層漣漪。教師雖然不是演員,但教師其實要向演員學習,學習一定的表演的技巧,畢竟講臺對于教師而言也可算一種舞臺。要有“說、學、逗、唱”的功夫,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就具有更大的施展空間,就可以使得課堂更為活躍,更能吸引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貼近學生實際的小故事配以適當?shù)闹w語言實現(xiàn)上述目的。讓課堂不再枯燥,更加的感性,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學習的樂趣。上述并不意味著將課堂變?yōu)楸硌莸奈枧_,一味地討好學生。教師可以給傳統(tǒng)的課堂注入快樂的因素,使得課堂不再是單色調(diào),可以是豐富的彩色。
三、讓激勵貫穿課堂
有時候課堂冷清,學生不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怕自己回答不好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丟丑。同時, “棍棒出孝子”這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理念下,教師從過去的肢體體罰演變?yōu)檎Z言批評,許多精彩的思維在教師的暴力語言下扼殺了。中國學生的沉默證明了批評并不是有效的教學方法。批評不僅沒有讓學生改正缺點,反而使師生關(guān)系更加緊張。若教師換以鼓勵的口吻對待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上不再出現(xiàn)沉默無語,這樣的課堂自然是進取而又和諧的。
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的課堂難稱和諧的課堂。因為在教師主講的課堂學生處于被支配的地位,被老師牽著鼻子走。這樣就使得學生的思維或多或少的被抑制,長此以往學生似乎習慣了被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日益萎縮,課堂也就愈加沉悶。因此教師要管住自己的嘴巴,盡可能的少講,甚至不講。我們自己可以反思一下:一堂課上我們講了一些必須講的知識,但一些沒有用的廢話比非講不可的多得多。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壓縮教師的內(nèi)容而把空間釋放還給學生。課堂上教師只有一人,而學生卻有幾十人。一個人顯然難以驅(qū)動全部的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擁有更多的機會:說話的機會、演示的機會、操作的機會,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激辯,產(chǎn)生思維的撞擊。所以,我們在上課之前要思考這節(jié)課哪些內(nèi)容值得講,哪些讓學生去想辦法,哪些操作學生可以做,哪些問題學生能夠解決。教師只要思考這些方面的如何起承轉(zhuǎn)合??偠灾?,要讓學生正在成為課堂的主體,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出“風頭”。
五、動靜相宜的課堂
和諧的社會是基于法制的基礎(chǔ),和諧的課堂也不能只有“熱鬧”。和諧的課堂有著明確的課堂規(guī)則,這個規(guī)則是透明、公開的。在這個規(guī)則面前人人平等。一個有幾十個人的課堂必須受到紀律的約束,否則那是混亂的課堂。該動的時候盡管動起來,該靜的時候也安安靜靜。對于某些喜歡“表現(xiàn)”的學生需要正面引導(dǎo),揚長避短,共同營造和諧的課堂。
六、包容學生的不足
和諧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包容,欲創(chuàng)設(shè)和諧的課堂,教師必須要有彌勒佛的“大肚”,能容難容之事。學生無論從智商、習慣、紀律等方面都會有所差異,若教師只看到學生的不足而粗魯對待學生,必定會影響和諧的課堂。因此教師要有包容學生之心;同時,教師也要引導(dǎo)學生相互包容。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都以學習為中心,互相尊重對方,共同思考和學習,使得每個人都得到最大的發(fā)展。
無論教師如何設(shè)計教學,如果能使得自己的課堂和諧,那無疑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不僅教師教的輕松,學生也會學得愉快,知識學的更加扎實,成績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和諧的數(shù)學課堂,有效教學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