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成長中的兒童來說,課外閱讀的目標之一就是為學生打開一扇窗,讓學生浸潤在書香中。然而,目前農村小學生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的現(xiàn)狀卻令人深感憂慮。電視和網(wǎng)絡帶給社會個體的是形象思維的泛濫和思考習慣的衰退,書籍也似乎正與今天的孩子漸行漸遠。因此,小學生讀書習慣和讀書能力的養(yǎng)成應成為我們密切關注的一個社會課題。
一、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概況與原因分析
身為工作在農村教育一線的語文教師,通過觀察和調研,對于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我得出了如下結論。
1.課外閱讀量很小。我和同事就小學生的讀書情況對我縣7所小學的400名二到六年級的學生發(fā)出問卷。其中,一學期課外讀書5本以上(含5本)的僅6人,占被調查學生總數(shù)的1.5%,一學期讀書2本以下(含2本)的129人,占被調查總數(shù)的32.25%,多數(shù)學生一學期讀書3到4本,占被調查學生總數(shù)的66.25%。
2.讀書時間少于看電視時間。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400名被調查對象中,有277人反映自己課余的讀書時間少于看電視的時間,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69.25%。
3.閱讀興趣不高。在被調查的400名小學生中,認為自己非常喜歡讀書的有14人,認為自己喜歡讀書的有68人,認為自己比較喜歡讀書的有172人,認為自己不喜歡讀書的有51人,認為自己不太喜歡讀書的有73人,說不清的有22人。
4.讀書習慣不好。發(fā)現(xiàn)有不懂的字、詞、句跳過去讀的人數(shù)較多,而自己去查字典、詞典求解答案的較少;著重看故事情節(jié),一些與情節(jié)關系不大的描寫就跳過去不看的人較多,從頭至尾仔細看的人較少,而真正能看完后思考一下自己的收獲并做些讀書摘記的人更少。
5.閱讀能力不足。我們在問卷中分別針對二到六年級學生的水平設計了閱讀題目,正確率合計僅有52.1%。
農村小學生的讀書狀況之所以存在上述問題,我們分析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無書可讀。由于農村經(jīng)濟條件相對較差,多數(shù)學生借不到、買不到自己要看的書。(2)作業(yè)太多,無時間讀。調查顯示,有22.3%的學生認為不看課外書的原因是作業(yè)多。其中,四年級占18.6%,五年級占23.5%,六年級占36%,呈逐年上升的趨勢。(3)看電視擠掉了課外閱讀。目前,我國農村電視的普及率已相當高,小學生看電視的時間多于課外閱讀時間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4)家庭沒有形成一種讀書的氛圍。
二、如何改善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農村小學生的讀書習慣與讀書能力已經(jīng)到了必須高度重視的程度,而閱讀生態(tài)的改善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項。那么,如何改善農村小學生的閱讀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愿望和內在自覺的習慣呢?
1.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1)營造氛圍。教師應啟發(fā)學生認識讀書的樂趣,引導學生懂得讀書會帶給他們無窮的快樂和智慧,會給他們帶來一生的幸福。同時可以在班級內成立“小書蟲俱樂部”,發(fā)動有條件的家長捐贈書籍并設立班級圖書架,由圖書管理員負責登記,全班同學互相傳閱,共同欣賞圖書,充分享受自由閱讀的樂趣。
(2)推薦好書。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異,他們的閱讀興趣也迥然不同,所以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分析,在推薦書目時要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小學生鑒別能力、免疫能力較差,而課外讀物又是良莠并存,因此教師要結合農村學生閱讀能力的實際,幫助學生選擇內容健康、體裁多樣、生動活潑、深淺適度的讀物,讓學生在好書的相伴下快樂成長,在手不釋卷中品味人生。
(3)活動展示。小學生畢竟年齡小,興趣不穩(wěn)定,做事容易虎頭蛇尾。為使學生對課外閱讀保持持久的熱情,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實踐活動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讀書競賽、情景劇表演、美文誦讀、講故事比賽、書簽制作等多姿多彩的競賽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活動中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能夠井然有序地開展起來。
(4)親子共讀。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還需要家庭和社會方方面面的積極配合,家校攜手,做到校內引導、校外延伸,讓濃濃書香縈繞校園、勃勃興趣油然而生。
2.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實踐
為了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有序進行,教師還要根據(jù)讀物的特點、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習的需要,為學生選擇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1)查閱法。此方法的運用一般是學生根據(jù)自己在課內或課外學習或寫作的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書報的有關內容,以便學以致用。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中內容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堂上即人們常說的讀書“六字訣”:①讀。讀內容,知其概要。②查。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③畫。給優(yōu)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加點畫線。④摘。摘抄好詞佳句。⑤想。讀后思考所得所感。⑥記。背誦精彩片斷、優(yōu)美范文。精讀,重在質量,要汲取知識的精髓。
(3)速讀法。我們需要讀的書很多,可是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又很有限,為了廣開眼界,博覽群書,必須把精讀與走馬觀花的瀏覽與跳讀方法結合起來。瀏覽,重在廣博,拓寬知識面。跳讀,重在“為我所用”,又保證讀的數(shù)量。
閱讀猶如一盞燈,可以點亮孩子生命的天空。作為農村語文教育的實踐者,我們必須樹立責任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改善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生態(tài)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