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現(xiàn)代教育理論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關鍵所在。在教學活動中,情感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往往被忽視,特別是在對待后進生的問題上。由于種種原因,某些學生成為后進生,他們缺乏學習英語的動機和興趣,甚至會放棄英語學習,這是因為缺少相應的情感教育。
關鍵詞: 高中英語 后進生 情感教育
一、引言
現(xiàn)在的高中英語教學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更多地側重于學生的“唯理智教育”,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教育沒有引起學校和老師的重視,或者僅僅作為純粹的教學目標列在教案和課件上,很少付諸實施。其實,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品質,發(fā)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讓后進生保持愉快、開朗、樂觀的情緒和情感。因此,本文將討論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的情感教育問題。
二、對后進生情感教育缺失的分析
1.自身英語學習情感因素的缺失。
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不外乎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記憶力等內容;非智力因素則包含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等等(蔡慧琴,2005)。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情感因素的不同方面。多數(shù)后進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缺少學習的堅強意志品質,缺少堅持和自信。其實,這些都是缺乏學習動機的表現(xiàn)。由于學習動機的缺乏,后進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形成“要我學”的被動內心學習狀態(tài),因此就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特別是對英語基本技能的學習感到索然無味,不愿記憶和背誦。
2.外部因素導致的情感功能的正向性功能缺失。
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后進生的形成還有許多的外部原因,主要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影響。高中生處于人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的自控能力還不夠健全和完善,還不能完全抵御社會上不良思想與行為的干擾和影響,有時還會形成不正確的認識和價值觀。時下,計算機與網(wǎng)絡的普及,給他們接觸許多消極的、負面的東西提供了便利,給部分青少年特別是后進生的虛擬情感走向極端創(chuàng)造了可能,激發(fā)了后進生情感功能的負向性發(fā)展;同時,家庭環(huán)境、經濟條件、父母情感狀況等也會對孩子的學習有深遠影響(馮紅,2005)。教師教育學生的態(tài)度和方法不當是形成后進生的重要原因?;诖耍處煂筮M生的態(tài)度往往是厭惡和冷漠的,使后進生失去公平受到情感教育的權利。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后進生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因素。例如學習動機的缺乏所引發(fā)的學習英語的興趣不足與意志力的不堅定;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外部環(huán)境對后進生的不公正對待或者不正確教育,這些都促成后進生的形成。那么如何處理后進生的這些問題呢?
三、對后進生情感教育的策略
1.激發(fā)后進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動機源于需要。需要的層次越高,個性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就越高。因此,要讓學生形成強有力的學習動機,就要激發(fā)他們較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這種更高層次的需要可以轉化成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但是,現(xiàn)在的高中英語教學打上了主要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的烙印,教師引導學生追求的往往是考試的高分。這樣的教學僅僅滿足了學生的低層次需要,如滿足了躲避教師和家長指責的安全需要,滿足了教師進行一次全班表揚的尊重需要,甚至滿足了家長物質獎勵的生理需要。但是,要使學生產生強有力的學習動機,就必須激發(fā)他們較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如交往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后進生缺少的正是這種高層次的需要。教師可以深挖教材中蘊藏的情感,用教材中的情感感化和教育他們,激發(fā)他們更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形成情感的共鳴。例如,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四:Unit2“Sportsevents”,本單元以體育運動項目為中心話題,主要講述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以及與之相關的體育明星的事跡,講述了奧林匹克運動參與項目的歷史更迭。教師的教學要通過該話題激發(fā)后進生的愛國熱情,以及鼓勵他們將運動員的堅強品質運用到學習中。這種更高的需要激發(fā)了后進生內在的學習動機,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2.給予必要的愛和尊重,增進師生情感。
首先,關愛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愛能夠引起情感的共鳴,教師要讓后進生時刻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殷切期望。走到他們身邊去,多一點微笑,營造和諧友好的氛圍,建立一種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這樣后進生才能大膽發(fā)言、主動找老師請教問題,教師也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所在,才能采取合適的方法,激發(fā)后進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其次,尊重學生是贏得學生尊敬教師的必要條件。正如上文所述,后進生的形成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成績不理想或行為習慣差。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對后進生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忽視他們的存在。不能包容他們所犯的錯誤,哪怕是一丁點兒的錯誤,看不到他們所取得的點滴進步,或根本就不在乎他們所取得的這點進步。因為在部分教師的眼中,這些后進生是“沒有希望的”。其實,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對每一個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點滴的進步,都應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揚。不能因為該學生是后進生,就隨意地進行批評,甚至說些侮辱后進生人格和傷害他們自尊心的言語。殊不知,反感、對立的情緒,會抑制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動性,嚴重的更會排斥教學進而產生逆反心理,抵制教育。教師應追求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強化有效教學的效果。
四、結語
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已經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影響著英語教學的效果。在對后進生的英語教學中,情感教學越發(fā)顯得不可或缺。后進生的形成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教師不能因為其是后進生就放棄,對其不關心和不尊重,用過分的語言傷害他們的自尊心,用特別的表情傷害他們的心靈,這樣只會使他們在思想上對學習反感甚至厭惡。正因為后進生在情感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和動機、厭學情緒嚴重等。教師更應促使他們逐步樹立良好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對他們微小的進步加以鼓勵、肯定,降低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焦慮和恐懼,用熱情、誠懇和信任的思想感情去感染他們,最終讓他們由厭學轉變?yōu)闃穼W,實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慶安.英語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蔡慧琴.非智力型后進生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