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師應為了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物理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 物理課堂 激勵性教學 教學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激勵性教學主要是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采取鼓勵的教學手段的方案,運用帶有鼓勵性質的話語及行為舉止感染學生,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從心理上愿意充分投入到物理學習過程中。具體貫徹實施到物理教學過程中主要表現在充分發(fā)揮課程的啟發(fā)性、層次性、激勵性,提高教學效率。以下主要探究了物理課堂激勵性教學的方法。
一、老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對學生實施鼓勵式教學
在物理學習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便是對課程的預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把握該堂課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老師需要將學生自我預習的內容整合進來,首先根據課程重點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預習課本,找出課程的重點,標出自己的疑惑,然后,在該課程中涉及的實驗過程中貫穿對理論的教學,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把握重點,從現象看到本質,從而解開自己的疑慮。設計好教案后,將其付諸具體實踐。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課程中的主宰、權威地位,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重點發(fā)揮老師的指導作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激勵式教學,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學習的被動地位,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中,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授《我們怎樣區(qū)分聲音》這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聲音的產生及聲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老師在課程開始前,可以首先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不同的聲音進行觀察,探究不同的物體為什么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進而結合課本對問題進行探索,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老師可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由各種不同聲音組成的錄音,讓學生聆聽后提出問題,造成這些聲調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進而激勵學生參與實驗探究,讓學生拿出自己日常度量的刻度尺,放在桌面上,一端懸空,用手按住桌上的另一端,撥動刻度尺,讓其上下振動,仔細聽尺子發(fā)出的聲音,在其他因素不便的情況下,改變尺子懸空的長度,再來聽其發(fā)出的聲音,感受聲音的變化,然后鼓勵學生結合課本找出音調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能夠充分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二、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一)重視鼓勵交流的作用,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新型課堂。老師充當主宰、權威角色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為了貫徹新課改的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充滿信心地學習,首先需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的權威地位,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密切與學生的友好關系。在物理教學中,同樣需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對老師普遍存在害怕心理的狀況,給予學生更多鼓勵,不僅做到從課堂上了解學生,同時對生活中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真誠的探詢,主動與學生交流,鼓勵生活中困難的學生,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的鼓勵與關心,敢于與老師分享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讓老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給予相關的改進意見,讓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夠取得較高效率。
在具體講授課程時,老師可以通過豐富課堂形式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將物理學習寓于制作富有趣味的物理教具及設計富有趣味的物理現象演示中,將教具的制作過程與物理實驗的操作及相關規(guī)律總結融合在一起。例如,初中物理中涉及教具的內容包括力學、聲學、熱學等,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比較簡單的力學及熱學教具——酒精噴燈,讓學生自己動手參與物理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簡單的口服液瓶取下鋁制瓶蓋,按十字形扎五個洞(中間一個,周圍四個),直徑1.5mm,再拿一根銅絲,長度長于瓶身2.5cm,把銅絲從中間的小孔中插入,裝上玻璃瓶,灌上酒精,加熱銅絲預熱,熱量下傳使酒精沸騰,酒精蒸汽通過小孔噴出燃燒,再次加熱銅絲,在學生設計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述其工作原理,它主要靠酒精與空氣、蒸氣混合后燃燒而獲得高溫火焰,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充滿熱情,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二)利用作業(yè)評語鼓勵學生,讓學生充滿學習的信心。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作業(yè)講評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老師需要在作業(yè)評語上多下工夫。一般而言,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很少有科任老師在作業(yè)批改時會給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評語,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評語對學生的激勵作用。評語與老師的鼓勵類似,同樣能讓學生產生學習信心,從而更好地投入到物理學習中,因此,老師要重視評語的作用,根據不同學生的作業(yè)特征,盡可能多地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學生鼓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充滿信心,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潘東.通過激勵的方法使學生更容易的去接受物理知識[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2(11)
[2]張兆利.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