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習慣?!焙玫牧晳T一旦養(yǎng)成,不但學習效率會提高,而且會使他們終身受益。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tài)度,習慣是由一再重復的思想行為形成的,習慣具有很強的慣性,像轉(zhuǎn)動的車輪一樣。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沿用自己的習慣,不論是好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都是如此。人一旦有了某種良好的習慣,有時不要要求,即使遇上種種困難也能克服,也能主動干好事情,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行為習慣是至關重要的。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審題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解題正確率的高低。因此,在數(shù)學學習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我在日常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三心”。
一、耐心把題目讀完整
在課堂練習時,有的學生為了證明自己速度快,得到老師表揚而沒把題目讀完整就做題,最后導致出錯。
例如,在復習課上有這樣三道計算題:
用豎式計算,并驗算:482÷24,504÷70,740÷58。
之前為了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我會直接出示題目就讓學生做題,同時我會這樣激勵學生:“看誰做得快?!苯?jīng)常有學生在我話音剛落不到40秒就用坐正的姿勢告訴我他做好了??僧斘业剿茄惨晻r發(fā)現(xiàn)他沒有驗算。我問他原因,他說:“我沒看到要‘驗算’?!?/p>
當然這里學生慌于做完的另一原因是教師的引導詞不夠到位,后來我把這樣的激勵性語言改為“在3分鐘內(nèi),看誰做對的多”。這樣能激勵學生在計算時既追求速度又追求正確率。
又如,在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時:
問這個小學去年平均每個月用水多少噸?
學生往往會用“四個季度用水總量除以4”求出結果,當了解其這樣列式的原因時,他會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老師,看完表格后,我沒往下看,以為求的是平均每個季度用水多少噸呢?”從“我以為”可以充分看出,學生是在沒有把題目讀完整的情況下就開始解決問題的。遇到以上情況,教師要提醒學生耐心把題目讀完再做題。
二、專心分析題意,明確題目要求或數(shù)量關系
針對不同類型的數(shù)學題,我們可以幫助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審題。
例如在題目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做脫式計算時,可以先看算式中的數(shù)字和符號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即可以進行簡便計算。如果沒有,在算式下面用線劃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按正常的運算順序計算,而不是遇到到脫式計算就直接按一般的運算順序計算。這樣不僅影響計算速度,還影響正確率。又如文字題,如256乘以2與8的和,積是多少?通過讀題,發(fā)現(xiàn)題目的要求是求積,因此圈關鍵詞“乘以”,畫樹狀圖,寫出關系式。讓學生明白:求積就是找乘以或乘,關系式是256×和=積。因為先算和,所以在列式時要加(?搖?搖)。
遇到解決問題的類型題,在分析題意時,可以通過讓學生在題目上圈圈點點劃劃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明確數(shù)量關系。例如,為迎接青少年游泳比賽,金陵昊在一個泳道長50米的游泳池中,一口氣游了7個來回,他一共游了多少米?
在這題中,學生可以圈畫出關鍵之處“來回”,“游一個來回”相當于“游2個泳道的長度”,進而再列出相應的算式。
若遇到很難理解題目意思的情況時,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經(jīng)驗或畫圖法或列表法等進行分析。例如,氣象員在36米高的樓頂上放飛一只氣球。如果氣球平均每分鐘上升32米,4分鐘后氣球距離地面多少米?就可以通過畫示意圖的方法分析出數(shù)量關系。
還有一些題目出錯是思維定勢造成的。
如有一本故事書,每頁文字后都會有兩頁插圖,如果這本書有120頁,那么文字和插圖各有多少頁?
這個題目是學生學習了“探索周期的簡單規(guī)律”后遇到的,學生看到“每頁文字后都會有兩頁插圖”,便知道三頁為一個周期,從而順利解決這個問題。
又如,有一本故事書,每兩頁文字中間有兩頁插圖,如果這本書有120頁,那么文字和插圖各有多少頁?
學生在讀題時看到題目是“每兩頁文字中間有兩頁插圖”,理所當然地認為兩頁加兩頁是四頁,四頁是一個周期。繼而錯誤地解決問題。而實際上是一頁文字、兩頁插圖為一個周期。遇到這種題型,學生可在草稿本上畫出簡單示意圖,就能很好地避免犯錯。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兩題放在一起讓學生比較,使其認識到認真讀題的重要性。
三、靜心運用適當?shù)姆椒z查做題過程是否有違題目要求
在做完計算題后,可以讓學生進行驗算和計算順序檢查計算結果,在解答解決問題的類型題后,可以先讓學生用代入法對數(shù)量關系及計算結果進行檢查。例如,一個長方形操場長比寬多60米,沿操場跑兩圈是800米,這個操場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可以讓學生在求出長寬各是多少后帶入原題,用長加寬的和乘2求出一圈長,再乘2求出兩圈的長度。如果結果不等于800,那么就得重新檢查解題過程。
對學生良好審題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持久不懈地努力。實踐證明,學生一旦養(yǎng)成了良好的審題習慣,就會養(yǎng)成專心嚴謹?shù)乃季S品質(zhì),從而促進學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要在長期實踐中逐步養(yǎng)成。因此,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必須貫穿整個數(shù)學教學全過程。要堅持嚴格要求、示范誘導、反復訓練,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