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通過對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情況的研究,以實際學生測試成績?yōu)橐罁?jù),運用實驗法結合學院實際情況進行相應分析,找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過程中的不足,針對不足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旨在為江蘇省高職高專院校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高職高專 體質健康測試工作
1.問題的提出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從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的評價體系。教育部與國家體育總局2002年聯(lián)合頒布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通過總結近五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經驗,對試行《標準》進行了修訂,并于2007年聯(lián)合發(fā)布了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新《標準》作為新時期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最終標準,不但是“陽光體育運動”與高校之間的聯(lián)系紐帶,而且是將“陽光體育運動”落實到具體實踐中的有力保證。新《標準》按百分制記分。測試項目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包括跳繩、籃球運動、排球墊球、足球運球等新項目。按學生的年級組別有不同的必測和選測項目,并根據(jù)測試結果給出評分和評價等級。
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是教育部規(guī)定的學校體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2012-2013學年我院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貫徹教育部進行體質健康測試的精神,我院按照有關文件的要求在2012年9月—11月對在校大一年級2636名學生進行了體質健康測試。此次測試結果統(tǒng)一采用新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作為評價體系。
2.研究對象、方法及影響《標準》測試的因素
2.1研究對象
本校大一年級學生,共2636人。
2.2研究方法
2.2.1實驗法
利用“中體同方體質健康測試系統(tǒng)”,對學生的身高與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1000米跑(男)與800米跑(女)進行了測試。
2.3影響《標準》成績準確性的因素
2.3.1施測人員及測試學生的影響
首先,施測人員對測試工作的態(tài)度及對學生進行正確耐心的測試引導很大程度上影響《標準》測試成績的準確性。其次,施測人員對儀器的熟悉程度是影響測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施測人員不能正確操作測試儀器,將造成測試成績的誤差。最后,學生的認真程度、對儀器的了解程度、動作的規(guī)范度等也會影響《標準》測試成績的準確度。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測試平均分數(shù)及優(yōu)秀、良好、及格率分析
從表1、表2的測試結果看,我校學生獲得優(yōu)秀評價等級的比例只占8.29%,雖然相對2011-2012學年的總體優(yōu)秀率(7.49%)有所提高,但學生在身體綜合素質方面仍然欠缺;從表2中可以看出,此次測試中總分不及格率占30.01%,總分及格率占29.75%,這意味著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總成績不及格,又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及格線上徘徊,達不到或剛剛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的統(tǒng)一標準,說明2012級入學的新生在高中階段就未能重視身體素質的健康鍛煉,而一味講求智育的發(fā)展,造成學生體育意識不足,體育鍛煉缺乏,身體素質水平較低。
對照2011-2012學年測試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從表1、表2可以看出,參加測試的學生的總體平均分由2011年的77.5降低到2012年的66.1,整體水平在下滑,同時,測試各單項平均得分最低為51.3分,最高為81.4分,沒有一個單項達到優(yōu)秀水平,相比于2011年的一項優(yōu)秀有所倒退。
從表1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普遍男生比女生的各項目平均分要高,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在生活中,男生參加各項體育活動的機會比女生多,意識比女生強,歸根結底,主要原因在于初、高中的體育課項目設置及宣傳上沒有做到男、女平等,沒有給予廣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沒有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健康第一”的體育鍛煉意識。
3.2身高體重標準分析
從表2中可看出,我校學生中體重正常的學生比例為55.37%,相比于2011-2012學年的52.22%有所提高,然而,營養(yǎng)不良的學生從2011年的0%增加到2012年的2.20%,并且,較低體重率明顯增大,而超重率相比2011年有所降低,但兩者的總比率還是達到了37.26%,說明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避免肥胖意識在增強,同時,他們采取的方式方法卻不是以合理的體育鍛煉為主,而是以不合理的飲食為主,認為減少飲食量可以健康減肥,最終導致學生要么體重偏低,要么營養(yǎng)不良。這說明我校學生應加強體育鍛煉,合理膳食,控制體重。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已經刻不容緩。針對這一狀況,我們定期反饋學生信息,建立肥胖學生或較低體重學生檔案,普及科學鍛煉知識,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生活意識。
3.3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分析
肺活量可以反映肺的容積和肺的擴張能力,是評價人體呼吸系統(tǒng)機能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常用于評價人體生長發(fā)育水平和體質狀況。肺活量的大小與體重、身高、胸圍等因素有密切關系。因此,為了使學生身體發(fā)育的不同因素在肺臟機能的評價中得以體現(xiàn),我校在測試中選用了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進行評價。從測試結果(表1)我們可以看出,全校參加測試的2636名學生,平均分數(shù)為51.3分,處于不及格狀態(tài),導致這一結果主要與學生平時的耐力水平鍛煉較少,其靜止狀態(tài)下的心肺呼吸能力較差有關。
3.4中長跑實驗(1000米跑與800米跑)分析
中長跑實驗是一項定量負荷機能試驗,主要用以測定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也可以間接推斷機體的耐力。從表1可以看出,全校參加測試學生的平均水平為良好,說明學生的心肺功能一般,有待進一步提高。
4.對策與建議
4.1體育課或課外活動項目設置及宣傳上應做到男、女平等,盡可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體育鍛煉意識。
4.2大學階段是學生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課堂內容的安排上應加強提高身體素質的練習,避免身體素質發(fā)展不平衡。其中,尤其要注重學生的肌肉耐力與力量水平的培養(yǎng)與提高。
4.3教師應給予學生正確的控制體重的方法指導,同時,讓學生認識到鍛煉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變“應試教育”意識為“素質教育”意識,使學生在不盲目減肥的前提下,將體育鍛煉時間與學生時間協(xié)調好,做到“健康控制體重,健康生活”。
4.4在體質健康儀器的使用上,應加強管理,加大對學生的宣傳,搞好對軟硬件的維護,合理有效地利用數(shù)據(jù),針對不同學生使用好運動處方。
4.5積極開展體育選項教學,因材施教,通過體育選項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讓學生自覺調整體育課及課外活動的運動量和運動密度,在愉悅心境下得到鍛煉,形成終身體育觀念。
4.6改革現(xiàn)有的教學考核標準,變枯燥單一的項目考核(如:1000米、800米等)為趣味豐富的游戲性的考核項目(如:越野跑、籃球運球、排球墊球、足球運球等),保證學生在消除恐懼心理的前提下不斷參與到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水平。
4.7開展涵蓋多項目的體育社團(如:乒乓球俱樂部、籃球俱樂部、網球俱樂部等),使廣大學生的體育愛好得以滿足,同時活躍校園體育鍛煉氛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S].北京: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教育藝[2007]8號,2007-04-04.
[3]張宏成.江蘇高校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踐與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4,(5).
[4]李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體育學院,2006.
[5]唐學民.對遼寧省普通高校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