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改變舊的教學模式成為教育界的首要關注點。就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教師如何對教學方法取舍,有所“為”有所“不為”,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話題。本文主要以新課改之后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基礎,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旨在從自主探究、小組討論、情景感悟及課堂問題限時搶答等方面提高高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性,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從而確定高中語文教學方法之所“為”。
關鍵詞: 新課改 高中語文教學 教學方法
一、語文教學方法變革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紀,我國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和推進,新課程標準不斷變更,使得人們將對學生的教育集中到靈活、趣味及高效之上。如何改變傳統(tǒng)單調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學習知識,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是當前各個年級各個學科教師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語文作為高中學習的“三大掌門”之一,當然也不例外。
高中生已經(jīng)有了自主辨別能力,對課堂上教師的授課方式及授課內容能否滿足自己的需求都有準確的判斷,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他們就會采用諸如看小說、睡覺等消極方式應對??v觀當前的語文課堂,不少老師依然沿循原有的“填鴨式”及“滿堂灌”等一些效率較低的教學方式,常常忽略課堂互動和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以致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停滯不前。
現(xiàn)今形勢下,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成績,改變傳統(tǒng)的“老學究”式教學方式,認真聆聽學生的意見,以學生需求為中心,通過自主探究、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積極性,通過情景感悟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語文教學,發(fā)散思維,集中注意力,無疑是非常迫切而極其必要的。這不僅是教學方法的變更,更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鑄就全面發(fā)展型人才的不二選擇。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所“為”
(一)以學生為中心,耐心交流找準學生需求。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對象,而且是教學活動的根本,要提高教學成效,教師就要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課堂內外所需,了解學生想要在課堂上學到什么、掌握什么,這樣才能夠采取相應的措施增強教學效果。例如,在高三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前面的一些故事性文章、小說比較感興趣,可以采用接替教學法,對《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邊城》和《滕王閣序》、《逍遙游》等文章交替學習,并在課堂上增加對學生的引導,讓對小說的學習進一步延伸至對社會現(xiàn)狀的思考,對古文的學習上升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粹的高度,從而讓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課外學習能力。
所謂自主探究,就是學生自主對學習的課程內容進行探索研究的過程。由于現(xiàn)在的高中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有極強的自我意識和自主心理,自主探究教學則主要借助他們的自主心理,讓其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必修五中《陳情表》一文時就可以采用該種教學方法: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新課《陳情表》。上堂課我已經(jīng)提醒大家課下預習新課文了,所以在進行講述之前,我想先提問幾個相關問題,同學們思考一下。
生:好。
師:首先,在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什么內容?作者李密為什么要陳情?其在文中講述的原因是什么?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李密在最后提出的解決中小矛盾的辦法是什么?給大家五分鐘時間,大家快速把課文瀏覽一遍,把問題的答案先列出來,等下請同學說說看法。
……
在具體課文的講解中,讓學生對文中涉及的主要問題進行思考、表述,讓他們理清自己的思路,然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文中內容的學習鞏固及學習能力的增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先生之人物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就是這個道理。自主探究式教學能側面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其逐漸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并實現(xiàn)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小組討論,讓學生協(xié)作提高。
英國現(xiàn)代戲劇作家蕭伯納先生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庇行Ю眯〗M討論教學方式,讓學生與學生或者學生和老師進行統(tǒng)一協(xié)作,不知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更可以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發(fā)散思維、增強團隊協(xié)作意識,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例如,在《陳情表》的教學過程中,就能夠讓學生以小組研討的方式思考,什么是孝、什么是忠,古代的忠孝和現(xiàn)在是否一樣,對于一個人來說,如何判定“愚忠”和“擇明主而棲”等相關問題的延伸。在小組討論中,讓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fā)表觀點,拓寬思路,在討論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使自己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得到進一步拓展。
(四)情景感悟,讓語文課堂遠離枯燥。
有趣活潑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激情澎湃地投入課堂內容中,枯燥乏味的課堂講解方式則會極大挫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成功對新課導語進行設定并讓學生充分置于和新課相適應的氛圍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更能夠讓其對新課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對人教版必修五《邊城》一文的學習過程中:
師:同學們,在進行今天的新課學習前老師先賣個關子,不說學什么,先問大家?guī)讉€問題。大家去過湘西沒有?
生:沒去過。
師:那大家想不想看一下湘西的風土人情?
生:這個當然想。
師(笑):老師準備了一些關于湘西風土人情的照片,大家可以看一下。
(多媒體展示)……
師:看過了圖片,大家覺得湘西美不美?
生:指定美,那么漂亮的地方……
師:那么大家想不想感受一下文字中秀美的湘西風情?
生:想。
師:那今天我們就來進行新課——沈從文的《邊城》,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呈現(xiàn)給我們的美麗湘西,魅力湘西……
……
新課進行前,有效的導語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課上來,更能使學生快速掌握課文中的感情基調,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內容適當穿插一些作文小訓練,例如寫讀后感或者對文中故事進行續(xù)編,發(fā)散學生思維,并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寫作興趣,一舉多得。
(五)問題限時答,打造趣味語文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達致好的教學效果,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對課堂充滿好奇是先決條件。在課堂提問限時作答、問題接龍等教學方式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針對性,能夠有效抓住學生的心理,在短時間內讓其迅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教學《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時,就可以連續(xù)限時提問,在高三以前曾經(jīng)學過契科夫的哪些文章?文中主要闡述了別里科夫哪些相關事宜?他的有形套子有哪些?無形套子是什么?別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在教學過程中用幾個小問題貫穿全文,對回答錯了的學生進行善意的小懲罰(如才藝表演),不僅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更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吸引力,讓學生在緊張有趣的氛圍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識。
除此之外,合理利用多媒體,對播放影音,讓學生取得最直觀的感受也是提高課堂教學吸引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五《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的學習過程中,就可以在課堂上或者課下利用多媒體放映電視片段,讓學生感受林沖逼上梁山的心理過程,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從而有所提高。
三、結語
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迅速實現(xiàn)的。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對語文課堂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意愿,這樣教師才能合理安排課堂內容,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師要使課堂教學內容具有實效,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在課堂內外和學生多進行平等交流,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從而按需教學。本文從新課改要求出發(fā),對高中語文傳統(tǒng)教學方法變革的必要性進行簡單闡述,進一步論述如何變革教學方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吸引力,讓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以期對之后的相關研究有一定的參考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高中語文必修五.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振芳.關于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探究[J].現(xiàn)代閱讀,2012.02.
[3]張斌.淺析在新課程下中學語文的教學方法[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0(04).
[4]陳吉勇.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初探[J].兵團教育學報,2012(06).
[5]吳建軍.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思考與對策[J].教改聚焦,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