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編寫的初中思品教材,體系做了較大的調(diào)整,內(nèi)容和結(jié)構都做了重新安排,增加最多的是對學生濃濃的愛意,對學生的愛成為貫穿教材的主線。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用愛培育學生的身心使其健康成長。
一、愛的形式多種多樣
世界之大,愛的形式不可能唯一。從思品教材可以看出,愛有溺愛、慈愛寵愛、嚴愛、錯愛、摯愛、疼愛……思品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關愛。有和風細雨式的,也有急風暴雨式的;有深沉的,也有細膩的;有長輩式的,也有朋友式的。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是在履行教師職業(yè)的義務,也是在承擔教師職業(yè)的責任。
二、愛的內(nèi)涵豐富多彩
世界上沒有唯一的愛的形式,也沒有單一內(nèi)涵的愛。綜觀所有愛的形式,在教育領域內(nèi),教師對學生的愛無非兩種:一種是慈母般的愛,一種是嚴父般的愛。慈母的愛細膩溫柔似水,嚴父的愛深沉寬厚如山。無論哪一種愛,只要把握準確,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是極為有利的。學生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快樂健康地成長,就是教育要達到的目標,也是家長和社會的共同要求。
三、愛使身心健康成長
初中思品課程的最大特點就是教學生成為一個擁有愛心的人。從教材內(nèi)容的編寫,到教師授課的方式,都飽含對學生愛心的培育。
初中思品課程的內(nèi)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學知識,接近占據(jù)教材全部內(nèi)容的二分之一。第二部分是法律知識,占教材全部內(nèi)容不到三分之一。第三部分是國情知識,占教材全部內(nèi)容三分之一稍強。也就是說,初中思品教材重視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為學生一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七年級主要培養(yǎng)學生個人與集體的良好心理。明確一個優(yōu)秀班集體建立的基礎是班級每一位成員的愛心。樹立熱愛集體的觀念,建立個人與集體的感情,盡自己所能地為集體作貢獻,培養(yǎng)自己作為班集體主人翁的精神,為擁有愛心和建設良好班集體形成良好的心理。
八年級主要培養(yǎng)學生個人與家庭、學校的良好心理。讓學生理解自身心理特點,正確處理好自己和父母、老師的關系,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實現(xiàn)家庭和睦,師生融洽。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無論是子女還是學生,只有在家愛父母,在校愛老師,才能形成濃濃親情的家庭氛圍與和諧教育的學習環(huán)境。
九年級主要培養(yǎng)學生個人與社會的良好心理。用愛教育學生承擔社會責任,建設美好社會。
初中思品教材內(nèi)容充滿濃濃愛意,培養(yǎng)學生正確地愛自己、愛集體、愛家庭、愛學校、愛社會,在愛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新課程改革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充滿愛的教育,培育學生的愛心、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讓學生在愛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如何在思品課堂中培育學生的愛心,讓學生健康成長?
(一)教師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傳授知識,更要傳播愛心。
教師工作要回歸本來面目,既要教書,更要育人。我們要從應試教育只注重知識傳授的狹隘教學觀,轉(zhuǎn)變?yōu)榧纫獋魇谥R,又要培育真人的教學觀,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愛心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愛心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這就要求教師樹立愛心教學觀,即愛教學、愛學生。
(二)教師改變教學方式,以愛育愛。
課堂教學再也不能沿用老的滿堂灌式或者填鴨式,要多利用現(xiàn)代技術進行教學,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材料,并聯(lián)系學生實際和現(xiàn)實生活實際,樹立愛心榜樣,利用道德標兵和感動中國人物材料,幫助學生樹立愛心,并形成愛心行動,用愛心回報社會。
(三)建構愛心課堂,以愛促愛。
愛心課堂的構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教學內(nèi)容以愛心為主題,以愛心為主線,以愛心的養(yǎng)成為目標。初中思品課程的好多內(nèi)容都與愛心有關,都是培養(yǎng)學生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和他人的良好愛心,我們可以利用好這些內(nèi)容,還可以增加身邊的現(xiàn)實的愛心案例,幫助學生形成愛的心理,做出充滿愛的行動。如七年級下冊《個人與集體》一課,我們在弄清楚個人與集體關系的前提下,發(fā)揚愛心,幫助他人,回饋社會。
2.課堂構建,從愛開始以愛結(jié)束。我們要把每一節(jié)思品課都構建成為愛的天堂,讓學生長出愛的翅膀,在愛的天空自由翱翔。如八年級上冊《父母不可選擇》一課,從父母孕育生命的愛到生命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愛的付出,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父母的愛是最真摯無私的。
3.課堂教學,用愛的手段,打造學生普遍的愛心。教師的愛是天底下的大愛,無痕跡、無疆界,不圖回報,無私奉獻。我們要用自己愛的榜樣,給予學生愛的力量,指引愛心的方向。如八年級上冊《換個眼光看老師》一課,我們可以讓學生先了解老師和老師工作的特點,讓學生體會教師對自己的愛,體會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和艱辛,從而常懷感恩之心,對教師尊敬也就是對教師的愛的回饋。
教師立足教材和新課改的目標、要求,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和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構建愛心課堂,幫助學生樹立愛心意識,落實愛心行動,關愛他人,關愛家庭、集體和社會的其他成員,將課堂的愛向家庭、集體、社會等方面蔓延,不僅使學生充滿愛心,還使整個社會都充滿愛。
初中思品教材是充滿愛心的教材,是培養(yǎng)學生愛心的教材,也是發(fā)揮教師愛心的教材。廣大思品教師應該善用思品教材,科學構建新型思品課堂教學,用教師的大愛培育學生的愛心,使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