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文活動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以及培養(yǎng)是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非智力因素能影響智力因素,能補償智力的某些弱點。在作文教學中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寫好作文。
[關鍵詞] 語文;作文;非智力因素
在眾多的科目當中,語文對人的智力和非智力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特別是作文。作文教學從本質上說它是學生融知識與能力,學識與人格,閱歷與智慧于一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作文積聚了生活的點點滴滴,體現了學生成長的每一個腳印,融合了學生的知識、智力、能力、人格、品行等。因此作文活動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以及培養(yǎng)是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在作文教學中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寫好作文。從作文本身的特點出發(fā),非智力因素對作文有特殊的意義。特別是非智力中的興趣、情感、意志三個因素。
第一、作文活動與興趣
當前學生普遍存在著怕寫作文的現象:不是老師布置的不寫,不是要交的不寫;作文很大一部分只是為了湊字數,極少修改;所有的作業(yè)當中,作文往往是最后才完成,甚至有些學生等到老師叫交作文時,還在“奮筆疾書” 。如此的寫作態(tài)度又怎能寫好作文呢?這種狀況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寫作文的興趣。要想改變現狀,必須提起學生的寫作興趣。
老師們在想方設法提起學生的寫作興趣之前,首先要剖析學生厭惡作文的原因:學生總是說作文難,不愿意寫,其實相對于數學、物理等理科的科目來說,作文并不是更難,但很多學生對這些理科能產生濃厚的興趣,卻鮮有同學對作文產生這樣濃厚的興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沒法讓學生產生成功快感。因此,若要提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要讓學生在每次作文后,能獲得成功的快感。將提起學生的寫作興趣落實到每一次作文活動中,就有賴于老師的精心組織和艱辛付出。作為老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作文要及時修改,及時反饋
大部分學生在完成作文時,無論是對自己所寫作文的立意、材料、方法還是作文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非常熟悉的,他們也是迫切要知道自己的作文水平怎么樣?哪里需要修改?若果此時給予點評,那就最容易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我們老師要及時修改學生的作文,在方式上可以選擇全改或者部分改,或者是學生交互改,對于學生作文中體現出來的閃光點要及時給予表揚,對于存在的不足也要作出必要的點撥,及時反饋。
2.修改作文要具體,評語要恰當
有一部分老師批改作文時,使用的評語千篇一律,甚至是不作點評,只是給一個分數,更過分的是連一個分數也不給,只單單在上面用紅筆寫一個“閱”字了事。老師此時的馬虎了事可真正起到了“表率”作用。當然,既要老師斟字酌句地批改,并且附上一段恰到好處的評語,又要及時地反饋給學生,恐怕老師不吃不喝不睡也完成不了。對此,老師可以采取學生交換批改方法兼老師個別批改方法。老師的個別批改方法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輪流著批改,每次只是批改其中的一組,剩下的小組就是學生交換批改。老師批改時,或重點批改,或面批,努力做到有實效:既要提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要讓學生能長期愛好寫作。
3.創(chuàng)造寫作氛圍,體會成功快感
通過開展多項寫作活動,形成熱愛寫作的氛圍,并在活動中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感。例如,茂名地區(qū)某一鄉(xiāng)鎮(zhèn)中學開展的作文活動就卓有成效:老師將該班的同學分成小組,每小組五個人,每小組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給該組的其他四個人批改,寫上評語。改好后選出最優(yōu)秀的作品在班上發(fā)表。這樣,人人都有機會發(fā)表。慢慢地就會形成能“發(fā)表”的同學更愛寫,未能“發(fā)表”更努力寫的寫作氛圍。
第二、作文活動和情感
朱光潛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思想感情為文藝的淵源,性情品格又為思想感情的型范,思想情感真純則文藝華實相稱,性情品格深厚則思想情感亦自真純?!收咧造\如’,‘诐辭知其所蔽’。屈原的忠貞耿介,陶潛的沖虛高遠,李白的徜徉自恣,杜甫的每飯不忘君國,都表現在他們的作品里面。他們之所以偉大,就因為他們的一篇一什都不僅為某一時即景生情偶然興到的成就,而是整個人格的表現。不了解他們的人格,就決不能了解他們的文藝。從這個觀點看,培養(yǎng)文品就必須培養(yǎng)人品”。
正如朱光潛所言“文如其人”,一個人的情感影響到一個人的作品,不僅僅如此,常寫文章也能塑造人的良好性情,兩者是辨證的關系。巴金的《隨想錄》是一部“講真話的大書”,他在經歷牛鬼蛇神的牛棚生活得到平反以后,他靜靜地反思,將當時遭受的種種不公平的待遇以及內心的痛苦客觀地描寫出來。在八年的寫作歷程中,他變得越來越睿智。不僅僅是當年的痛苦、不滿、憤怒……而是能以更理智的目光看待歷史的災難,能以更開闊的心境面對未來人生。寫作就是這樣,能改變人的情感態(tài)度,能培養(yǎng)人的良好性情。
文字本身最重要的功能是用來交際的,是交流內心所感所想的,是用來表情達意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不僅為寫作而寫,也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在新課標中,對情感的要求也做出明確的要求,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第一學段指出:“寫出自己對周圍的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第二學段指出:“能不拘形式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動的內容”,第三學段指出:“有意識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自己的獨特感受”,第四學段指出:“寫作時要感情真摯,力求表現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能考慮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負責的態(tài)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表達真情實感,培育科學理性精神”。
作者簡介:黃劍楓(1976—),男廣東和平縣人。東莞大朗中學語文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