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有關信息表明,宿舍矛盾問題已成為不少大學生面對的最苦惱的問題之一,嚴重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而女生天性普遍敏感、細膩,在一起生活的時候,小矛盾和小摩擦較之男生就更多。這一問題不僅給高校的學生工作管理部門增大了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它對女大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會產生一系列不利影響。本文著重選取女生宿舍矛盾為課題,探討其產生的原因、不良影響及解決對策。
[關鍵詞] 高校;女生;女生宿舍;宿舍矛盾
近年來有關信息表明,宿舍矛盾問題已成為不少大學生面對的最苦惱的問題之一。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各種各樣的矛盾在宿舍間悄悄滋生、發(fā)展,猶如揮之不去的陰握,嚴重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而女生天性普遍敏感、細膩,在一起生活的時候,小矛盾和小摩擦較之男生就更多。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各種信息和亞文化像潮水般涌入大學校園,猛烈沖擊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導致女生宿舍矛盾出現(xiàn)的比例有逐年增高趨勢,其形成原因也隨之出現(xiàn)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盡管該現(xiàn)象的存在只占大學生總數(shù)的少數(shù),但就其目前的發(fā)展情形,不僅給高校的學生工作管理部門增大了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它對女大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會產生一系列不利影響。
一、高校女生宿舍矛盾的特點
女大學生宿舍是女生生活、休息的地方。中國有句古話“三個女人一臺戲”,意思是說女人多的地方問題多、麻煩多、矛盾多。雖然女大學生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但她們同時也正處在成長過程中,心智不夠成熟,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分析、處理、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比較幼稚,有時甚至是固執(zhí)、盲目、沖動的,所以,極易導致出現(xiàn)各種矛盾。相關研究表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女大學生宿舍不良人際關系現(xiàn)象具有以下四個新特點:
二、高校女生宿舍矛盾的不利影響
女大學生在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其交往需要,在大學校園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huán)境,將有利于女大學生形成和發(fā)展健康的個性品質。良好的人際關系使人獲得安全感和歸宿感,給人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促進身心健康;而不良的人際關系使人感到壓抑和緊張,承受孤獨與寂寞,身心健康會受到損壞,而且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產生一系列不利于自身發(fā)展的影響。
近期不利影響是指宿舍人際關系不良對女大學生在大學求學期間造成的不利影響,大致有以下三點:
第一,身心健康受損害。心理學家丁攢認為,所有心理間題都是由人際關系的不適應造成的。女大學生人際關系不良的宿舍,長期在緊張、憤怒、甚至仇恨等消極情緒的籠罩下,女大學生個體的“正常的人際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增加她們的挫折感,引發(fā)內心的矛盾和沖突,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經常出現(xiàn)情感上的孤寂、惆悵、空虛,從而帶來一系列不良的情緒反應。而不良的情緒作用于生理活動,將會成為各種疾病的催化劑,削弱人的抗病能力,使正常機能減退,并且削弱神經系統(tǒng)的工作能力,導致心理障礙?!贝梢姡髮W生宿舍不良人際關系的結果是首先會對身體和心理造成損害。
第二,學習積極性削弱。人如果長期生活在友好和睦的人際關系中,人的個性會變得樂觀、開朗、積極、主動。大學生宿舍是女大學生休息、學習的地方,若人際關系不良,情緒憤怒或壓抑,就會吃不好、睡不好,就會導致學習積極性和進取心削弱,學習時也會處于最差狀態(tài):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課后更無心鉆研學業(yè),學習成績也會一落千丈?;氐剿奚徇€有可能將不如意遷怒于其他成員,使宿舍人際關系進一步惡化。
第三,集體榮譽感降低。孔子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大學生情感豐富,緊張學習之余,需要彼此的情感交流,討論理想、人生,訴說學習、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而宿舍則是最佳的交流場所,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環(huán)境,不僅可以從彼此的言談舉止中認識對方,也可以從對方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中認識自己。全面地認識他人,深刻地檢查自己,才能實現(xiàn)自我完善,在與人交往時才能寬容和理解他人,構建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氛圍,才能有利于進一步增進學生集體的凝聚力,增強集體榮譽感。
三、高校女生宿舍矛盾的解決途徑
由上述可知,女生宿舍矛盾看似簡單,卻對女大學生的學業(yè)、生活、性格等造成很大影響,也容易引發(fā)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校園管理問題及社會問題,應采取必要對策,疏緩和引導存在的矛盾。
現(xiàn)在,高校普遍開設了心理咨詢中心,但對女生這一特殊群體來說,針對性不夠。除了心理咨詢,她們還需要來自生理特點、生活經驗、社會閱歷等方面的指導。女生咨詢中心人員可由共青團、婦聯(lián)、校醫(yī)務室、心理學專業(yè)的女同志及受女生信任、品格良好的部分教師組成。咨詢中心可通過開設相應心理生理健康講座,組織女生與教師的“實話實說”,開展有利于女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等形式,幫助女大學生正確了解自我,提高受挫能力,克服女性性格方面的缺陷,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1]溫鋒.社會變革時期大學生心理素質變化及對策[J].中國青年研究,2006,(8).
[2]張炳富,涂敏霞,劉玉玲.廣東青少年網絡生活調查報告[J].中國青年研究,2006,(2).
作者簡介:彭軼(1987—),女,湖南婁底,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經管系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