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fā)展以及中西交流的加強,社會對綜合性的英語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與時俱進,轉變傳統英語模式已成為高職院校的必由之路。學校應積極改革教學模式,轉變學習思路,以對接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求。本文針對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弊端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點建議措施。
[關鍵詞] 高職英語;教育;現狀;改革
一、前言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fā)展以及中西交流的加強,社會對綜合性的英語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與時俱進,轉變傳統英語模式已成為高職院校的必由之路。破除傳統教學中偏重課堂教學、不注重口語教學和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等弊端刻不容緩。學校應積極改革教學模式,轉變學習思路,以對接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求。
二、傳統英語教學之弊
1、長期以來,教師講授在課堂中占據著主導地位,而學生則居于被動聆聽的境地,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忽視了興趣這一最好的老師,容易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逆反心理,如此一來,學生學習就缺乏主動性,而沒有主動探索的一種精神,學習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
2、目前,高職學校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內容仍以應試教育的學科知識為主,學習應對考試的目的性過強,偏重于針對考試內容而組織教學活動,對于英語系統性綜合性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用力不夠,這種模式下培育出的學生往往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難以滿足社會對于綜合性英語人才的渴求,這對于高職學生的就業(yè)也有很大影響。
3、高職英語教學缺乏學習英語必備的大氛圍與大環(huán)境,學生學習主要集中于課堂教學,然后輔之以部分書面作業(yè),英語的學習與訓練沒有很好地融入貫穿于學生的生活,尤其是學生練習口語的時間不足,口語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偏重讀與寫,“啞巴式英語”的現象比較普遍。
三、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之路
1、以興趣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好奇心是引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手段,只有學生具備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使學習不只局限于有限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自學的方式去主動探索知識獲取知識。高職院校在平時應多組織舉辦一些與英語相關的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類似英語角、英語演講、外教座談會等,增加英語相關的社會實踐,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與實踐能力。
此外,在教學設施方面也要加大投入,轉變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借助網絡和多媒體等手段豐富教學實踐。發(fā)揮網絡教學形式多樣、信息海量、共享方便等優(yōu)勢,打破英語學習中時間與地點的局限。學校也要注重對于英語教師的相關培訓,指導他們熟練運用這些先進的教學設施,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2、教材選擇融合社會需求,增加實用性
必須認識到高校學生學習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都是要服務社會,增加實用性特點尤其是職場特點是大勢所趨,如此才能為學生走出校門融入社會環(huán)境奠定基礎,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教材是學生日常學習的主要依據,實用性特點首先應體現在教材的選擇上,從而達到讓學生了解職業(yè)特點的目的,應選擇偏重職場特點和口語等內容的教材,訓練學生準確流暢的發(fā)音,增強他們對于英語的應用能力。 除了教材選擇外,還應增強社會實踐。學校要增加學生校外其實也單位實習的機會,讓學生在世紀工作中提高能力,尋找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對接社會需要。
3、轉變學習思路,建立英語教育思想的終身制
其一,將高職英語的學習放在首位,按照英語大綱教程的要求,完成在校期間英語學習的同時,更加注重對高職學生終身學習英語興趣的培育以及養(yǎng)成,確保他們對于語言學習方法以及技巧的準確把握,從源頭上轉變學習思路。
其二,轉變高職院校學生將英語的學習看作是應付考試的思想,學習英語并非僅僅為了順利通過英語三級、四級或是六級的考試,應將對于英語的學習看作陪伴自己一生的重要事情來看待。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絕非畢其功于一役所能奏效,這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并且逐步完善的過程,因此,在高職英語教育的過程中,亟需將英語學習的終身化的思想向學生灌輸,這對于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有重要意義。
其三,在轉變英語學習思路的同時,還需為高職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氛圍,并做好保障工作。
一方面,作為高職院校,定期舉辦一些英語交流會,并邀請那些已經參加工作、有一定經驗的畢業(yè)生,回到學校與在校生進行終身學習的交流以及探討,不僅能夠讓在校學生更真切的體會到英語的重要性,同時還可以更深刻地將高職英語教育中的短板凸現出來,達到集思廣益的目的,并促進傳統英語教育的變革,更好的適應當前經濟社會不斷變幻的發(fā)展趨勢。
四、結論
綜上所述,要注重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從根本上轉變學生英語學習的被動局面。增強實用特性,以為社會發(fā)展不斷提供應用性的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熊東輝;高職英語教學 改革之我見[J];現代教育教研;2011-02
[2]黃靜;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與培養(yǎng)職業(yè)化人才的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04
[3]孫燕敏;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2
[4]張堯學;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2-08
基金項目: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專項立項課題“高職ESP教學模式與方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負責人 編號:WYYB12056。
作者簡介:王昕(1979—),女,遼寧丹東,工作單位:遼寧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