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國家提出農村經濟實現大發(fā)展的總體思路。本文結合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在農村中應加強民主理財,推行群眾監(jiān)督與審計監(jiān)督相結合,推行財務公開,更真實地反映農村經濟管理的各種信息,促進和改善農村財務管理的基本對策思路。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問題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農村經濟發(fā)展迅速,但在農村經濟發(fā)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其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嚴、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監(jiān)督乏力等問題直接影響到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農村是中國政權的基礎,農村經濟是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根本。因此,正視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的加以完善是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
一、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會計工作認識不到位
農村基礎政權的領導知識水平不高,對農村財務管理的認識不足,沒有認清自身在財務管理中的責任和作用。認為財務管理工作可有可無,只要賬目不混亂就可以,甚至有的農村基層領導認為財務工作是會計的事情,和自己無關,出了問題都應該由會計來承擔。在這種錯誤思想的引導下,農村基礎政權領導對財務管理工作過于漠視,重視支持不顧,不管不問,導致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被淡化。另一方面,隨著農村經濟的全面發(fā)展,財稅和會計方面的政策規(guī)定變化較大,而農村干部無如論是信息的接受渠道還是學習的主動性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對新知識和新政策掌握不夠及時,難以用政策規(guī)定來駕馭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導致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水平低下。
2.會計基礎水平不高
在農村,基礎會計人員的素質不高,很少能通過準確掌握國家的相關會計制度規(guī)定來進行標準化賬目的設置。例如,原始憑證普遍存在填寫不規(guī)范、內部不完整的問題,甚至白條抵充發(fā)票。在記賬憑證方面,會計科目設置隨意性大,設置的會計科目不具體、不明確,有的記賬不及時,只是一年做一次賬或幾次賬,甚至很多年不記賬。有的農村會計長期不對賬,帳表不一致,賬款不清晰,賬面內容混亂。在會計報表編制上,存在會計報表編制不及時、內容不完整,甚至不按照規(guī)定項目進行編制,導致會計信息公開性差。在會計工作交接方面,會計工作交接不規(guī)范現象比較普遍,很多農村會計離職或轉職時,交接手續(xù)不健全甚至有些還沒有交接手續(xù),更談不上有移交的清單手冊和書面說明材料等等。
3.財務收支公開不規(guī)范
在農村財務工作中,一些不合理開支金額比較大,例如:業(yè)務招待費、交通費、誤工補貼費,名目繁雜。過于繁雜的開支不但直接侵占了農村集體積累的資金,而且為財務舞弊問題埋下伏筆。同時,農村財務工作中坐收坐支現象比較嚴重,按照規(guī)定村集體實現的各種收入應先足額送存鄉(xiāng)鎮(zhèn)經管站代管,開支使用時再按規(guī)定要求提取動用,但是有些村干部怕花錢不方便,受到限制,以種種借口不按上級的規(guī)定辦,坐收坐支。以上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財務工作的信息公開程度差,未能按照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要求進行定期定項的財務公開。有的進行了一定的財務公開,但往往應付心里偏重,財務空開也是流于形式,未能達到應有的效果。有的農村財務公開程序存在一定的問題,公布前沒有經過村民代表大會或者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在財務公開內容方面,存在一定的避重就輕問題,對一些重大事項沒有進行專門的公開和說明。這種完全按照村干部的意圖進行財務公開的行為,為虛假財務處理提供了便利。
4.會計監(jiān)督工作缺位
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政權中開展了村民代表大會和村民實行自治,但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還十分不完善,大部分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jiān)督權不能有效行使,群眾的監(jiān)督渠道不通暢,村干部違法行為在缺少監(jiān)督的情況下更是有恃無恐。有的村財務只局限于少數村干部和會計知情,其他人難以了解財務基本情況,行使監(jiān)督權力更是無能為力。雖然,我國農村在財務工作中開始全面推行村賬鎮(zhèn)管,讓鎮(zhèn)財務人員代理記賬,但從運行情況來看,效果不佳,難以為繼。
二、對完善農村財務管理的對策思考
1.實行農村財務管理委托代理模式
農村財務管理委托代理模式既所謂的農村賬由鄉(xiāng)代管,通過使用人和監(jiān)督人分離的制度措施,可以大大的提高民主監(jiān)督效果,也可以提高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是堵塞村級財務管理漏洞的一項新的保障性制度。將農村村賬采用鄉(xiāng)代理管理的辦法,委托鄉(xiāng)里專門設立的會計核算服務中心進行記賬、代帳以及管理。既可以規(guī)范會計基礎工作,又可以解決村級賬務管理的混亂的問題。在進行具體實施中,先可以采用鄉(xiāng)鎮(zhèn)監(jiān)管的模式,既由包辦向監(jiān)督管理過渡,就是村委會設立專門財務部門,所有賬目都由村自行管理,專業(yè)人員定期進行核算,然后定期交由上級管理。這樣不但減輕了上級進行日常會計核算過于繁雜的壓力,又可以解決村級財務缺乏有效監(jiān)督而導致賬目混亂的問題。待該模式成熟后,可以全面采用委托管理,既村級財務不直接管理財務,而是通過選定專業(yè)的中介機構來進行管理,真正實現農村財務委托代理管理的模式。中介機構按照合同約定定期向村理財小組匯報財務管理及運行問題,實現在村級財務框架下的社會化管理。這些不但徹底解決了執(zhí)行人和監(jiān)督人合二為一所帶來的自身無法監(jiān)督的問題,而且可以有效解決農村財務管理人才缺乏的問題,使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不斷走向科學管理之路。
2.完善農村財務公開制度
農村財務公開制度是進行農村民主理財和進行民主監(jiān)督的重要舉措,是通過將農村中的一些重大經濟事項交給農村集中討論來解決農村中民主理財較弱的問題,提高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同時還可以讓群眾監(jiān)督來解決農村中財務信息不公開而導致的農村群眾和村干部之間的矛盾,為農村基礎政權的穩(wěn)定提供保障。完善農村財務公開制度一是要本著真實客觀原則。農村財務公開就是要保障各種財務收支資料的真實和合法,對于各類財務收支信息和債權債務情況以及收入管理都要清晰,保障財務管理內容的真實可靠,進而保證公開的內容確實具有有用性。二是要解決事后關注原則。財務公開后,只是農村財務公開制度的開端,需要及時了解村民對財務工作的基本意見,要及時收集村民的意見,對財務公開中存在的疑問要及時的進行解答,以打消群眾的疑慮。
3.構建和完善農村財務監(jiān)督管理體系
農村財務監(jiān)督管理體系包括了農村財務管理和農村財務監(jiān)督兩大體系。農村財務管理體系包括了財務收支審批、崗位職責、財務公開等;而農村財務監(jiān)督體系包括了財務審計制度、農村民主決策和民主理財監(jiān)督等等。這些制度是一個有機整體,只要各項制度得以全面實施,才能有效保障農村財務監(jiān)督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在構建農村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方面,合理的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是村經濟組織財務監(jiān)督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門,為規(guī)范財務收支行為,保障財務收支安全,要明確審批的范圍和責任,哪些范圍是應該集體討論決定的,哪些范圍是可以進行財務直批的,特別是對于一些金額高、涉及到農村集體經濟切身利益的項目,例如集體土地征用等應該要通過上級管理部門備案等。要建立農村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按照財務制度和內部崗位責任制的要求,根據崗位分工、內部牽制原則進行會計核算和監(jiān)督,及時發(fā)現重大問題并采取措施進行及時的糾正。
對違反會計法的行為進行制止,應及時向上級機關或者村級領導進行反映,以全面履行《會計法》所賦予的財務人員的監(jiān)督管理責任。
4.健全農村財務管理的其他配套措施
針對目前農村會計人員業(yè)務素質不高、政策了解不足的現狀,要進行多層次的會計人員培訓工作,要集中進行會計職業(yè)道德和會計基礎知識培訓,同時要重點對村級政權的領導和會計人員財經紀律和相關稅收和國家財政政策進行制度性講解,以不斷提高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和財會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黨風廉政建設開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推進效果。要全方位地開展農村普法教育,把保護村民生產、經營、民主權利和提高農民依法維權的能力,作為普法工作的重點。只有村領導干部、財務人員以及村民的法律意識都得到增強,才能更好地推進村級財務管理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龐浩宏.對當前農村村級財務管理的思考[J].陜西農業(yè)科學,2009(06).
[2]黃貴華.如何規(guī)范村級財務管理[J].農村財務會計,2009(10).
[3]樊淑聞.目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農業(yè),2008(8).
[4]貢曉軍,尚艾芳.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比較及其選擇[J].農業(yè)經濟,2006(10).
(工作單位:萊蕪市萊城區(qū)張家洼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