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軍
【關鍵詞】語文 《花的勇氣》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5A-0044-02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5單元第20課(略讀課文)。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作者感情的變化及其原因,在品味課文語言精妙的過程中感悟“花的勇氣”,學習閱讀的策略。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并能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歷感悟生命的勇氣,樹立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理解作者感情的變化及其原因,感悟語言的精妙;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體會作者對生命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智慧導讀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作家馮驥才先生寫的一篇有關花的美文,大家齊讀課題。
1.教師出示詞語“怦然一震”。
師:這個詞語怎么讀?它除了出現(xiàn)在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還出現(xiàn)在了哪里?
2.教師引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前面的一段文字就是“閱讀提示”。請大家讀一讀“閱讀提示”,看看其中的哪個問題能夠幫助我們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
3.學生之間交流學習“閱讀提示”后的收獲。
【設計意圖】“閱讀提示”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指明了方向。教師可以依托“閱讀提示”迅速地把握課文教學的重點,從而準確地確定教學目標,科學地設計教學內(nèi)容,有效地實施課堂教學。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借助“閱讀提示”了解學習方法,明確學習目標,使“教”與“學”實現(xiàn)有效溝通。這樣的智慧導讀,不僅讓學生意識到了“閱讀提示”的價值,也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好地自主閱讀“閱讀提示”。
二、整體感知,初品“勇氣”
1.教師引導:借助“閱讀提示”,抓住關鍵問題學習略讀課文,這是一種學習本領。現(xiàn)在,我們一起根據(jù)下面的“學習提示”自學課文。
教師出示“學習提示”。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詞句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請畫出“閱讀提示”中出現(xiàn)的四個表達心情的詞語:失望、遺憾、驚奇、怦然一震。
2.教師巧妙引導學生學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師:作者的心情為什么會從“失望”“遺憾”到“驚奇”“心頭怦然一震”?請默讀課文,在這四個詞語的前后文中尋找答案,然后試著用一個詞語進行概括。
(1)作者為什么失望?(作者去維也納看花,卻只見綠色的草地。)
(2)作者為什么會遺憾?(花躲草下,花藏草下。)
(3)作者為什么會驚奇,心頭怦然一震呢?(冷風冷雨、拔地而起。)
(4)試著用幾句話說說作者在維也納經(jīng)歷了一件什么事,覺得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借助下面的提示:
四月,維也納( ),“我”很失望。
要離開維也納了,( ),“我”有點兒遺憾。
臨走的那一天,( ),“我”感到驚奇,心頭怦然一震。
3.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設計意圖】教師巧借“閱讀提示”,扣詞入文,引導學生找出作者情感變化的原因,使學生在讀思結合中,推敲文字,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初品花的“勇氣”,實現(xiàn)語言和思維的同步發(fā)展。語文閱讀是依托教材學習語言,而這一段的教學正是讓學生邊學習課文邊實踐、運用語言,并在教學方法上注意循序漸進,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為學生掌握并熟記課文內(nèi)容打下了基礎。
三、品味小花,感悟“勇氣”
1.師:教師請大家再讀課文,畫出描寫草下的小花的句子。
2.交流分享。
預設一:
教師出示句子: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么多、這么密、這么遼闊!
(1)教師指名學生朗讀,學生自由表達:想一想,你眼前浮現(xiàn)出怎樣的情景?
(2)教師出示修改后的文本: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么多、這么密、這么遼闊。
請學生思考:這樣修改好嗎?為什么?怎樣朗讀比較好?
(3)總結提升:作者用兩個分號,讓我們很快從顏色、樣子、數(shù)量三個方面感受到小花的美麗,又用感嘆號表達了自己的感情??磥韺懳恼聲r,標點符號都是非常有講究的。
(4)過渡:這樣的小花,我們多看一眼,就會多一分驚奇!但是就是這么一層小花,卻讓作家感到“遺憾”,這是因為“花躲草下”。
【設計意圖】教師從標點符號入手,十分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在研讀草下的小花的句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先是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看到了怎樣的小花,在學生的語言表達越來越豐富時,教師出示內(nèi)容相同但標點符號不同的句子引導學生思考、比較,從而悟出作者巧用標點符號從顏色、樣子、數(shù)量三個方面描寫了小花的美麗。
預設二:
教師出示課文第七至第八自然段的內(nèi)容。
(1)細品“勇氣”:自由朗讀這一段話,再說一說,此時你的眼前又看到了怎樣的小花?畫出你覺得最為精妙的詞語,寫一寫批注。
(2)引導交流:哪個詞語讓你感受到了勇氣?第七自然段中的“冒”字可以換成哪些字?有那么多字詞可以用來描寫小花的生長,為什么作者偏偏選擇“冒”字?(寫出了小花旺盛的生命力。)
(3)有感情地朗讀:你能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嗎?
(4)以言表意: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同學們,假設你就是那朵傲然挺立的小花,請你用自己的話向風和雨表達出你努力生長的勇氣。
(5)再品“勇氣”:同學們,請想一想,通常情況下,“拔地而起”用來形容什么?
質疑:拔地而起一般指山、樹、建筑物等高聳在地面上,現(xiàn)在用來描寫小花,你從中讀出了什么?(讀出了小花的生命力,讀出了小花的精神,更讀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
(6)引讀第八自然段。
生讀:冷風冷雨中,面對傲然挺立的小花,馮驥才先生驚奇地想——小小的花兒居然有如此的氣魄;冷風冷雨中,小花的氣魄讓馮驥才先生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氣!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以言表意,將朗讀、理解和表達巧妙結合,實現(xiàn)語言和感受齊飛共舞。
四、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1.師:我們的家鄉(xiāng)江蘇的春天,讓人感受到的是“吹面不寒楊柳風”,但4月的維也納平均氣溫只有2到11℃。面對冷風冷雨,維也納拔地而起的小花向我們訴說著生命的意味,那就是勇氣。請看——
(1)教師出示句子:小花在 中 ,這就是生命的意味——勇氣?。ń處熤该麑W生口頭填空。)
(2)教師出示瓜苗生長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瓜苗生活的環(huán)境,再口頭填空。
瓜苗在 ,這就是生命的意味——勇氣!
2.自主表達:其實,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及我們?nèi)祟惗荚谠V說著生命的意味是勇氣。請看——(教師出示動物、植物、人的圖片,如在峭壁上生長的青松;在風雪中開放的梅花;膽小的學生面對許多老師、同學大聲發(fā)表演講;高度殘疾的桑蘭微笑著面對生活等。)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人、事、物,總有一幕能讓我們心頭怦然一震!請大家拿起筆,寫下你對勇氣的理解。
教師出示練筆題: ,這就是生命的意味——勇氣!
3.教師指名學生交流。
4.教師也寫下了對勇氣的理解:中國作家莫言,于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人!這就是生命的意味——勇氣!
5.教師請學生看德國詩人歌德的一句名言:“你若失去了財產(chǎn),你只失去了一點兒;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丟掉了許多;你若失掉了勇氣,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師:同學們,無論我們多么弱小,無論遇到多少挫折,我們都不能失掉勇氣,請記住,生命在,勇氣一定在!
【設計意圖】以“讀寫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寫下對“勇氣”的認識,意在將課文所傳遞的人文精神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使學生真正從內(nèi)心深處有所感悟。
(責編 郝 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