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乃聰
【關鍵詞】數學課堂 有效追問 時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5A-0031-02
“善教者,必善問。”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提問是必須掌握的一門技巧,而提出問題后的二次提問——“追問”,則顯示教師的教學機智和藝術。追問,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弄懂某一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第一次回答的情況,及時對他們進行再次補充提問,旨在使學生深入理解數學問題。有效的追問,往往能夠再次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他們進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追問作為前一問題的補充和延伸,何時問、何處問,顯得尤為重要。
一、追問在學習重點處
一節(jié)課落實到位與否,關鍵看是否抓住重點,重點落實好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好。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能恰到好處地在教學重點處進行追問,就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學生數學思維。
例如,學習了《比例》這一課后,筆者安排了這樣一道練習:
在下面4個“比”中,只有一個比與∶5組成比例,請你選一選。
A.5∶3 B.15∶1 C.1∶15 D.5∶1
……
師:同學們都選對了。你們是根據什么來找到答案的呢?
生:我是根據“比例的意義”把5個比的比值全部都算出來,哪一個比的比值與∶5的比值相等,就和∶5組成比例。
師:對的。我們可以根據“比例的意義”,只要找到兩個比的比值是相等的就可以了。但是每道題目都要算比值,覺得有些麻煩,能不能不算比值,就能知道答案呢?
學生認真思考。
師:誰想到辦法了嗎?
生:因為在∶5這個比中,比的前項是,后項是5,根據求比值的方法,前項除以后項,由于前項比后項小,所以比值一定小于1。而在下面4個答案中只有1∶15的比值是小于1的,其它3個比的前項都大于后項,比值肯定都是大于1的。所以,根據排除法,肯定選擇C.1∶15。
……
以上案例中,能判斷兩個比是不是成比例,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教師在重點處設計一練習,當學生都覺得需要求出每個比的比值后,才能作出判斷時,教師再追問:“那么可以不算比值,就能知道答案嗎?”這一追問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更深層次的思考中。學生通過思考,找到了更為簡便的方法。通過這樣一個追問,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知道求比值的方法,還要估計一個比的比值,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思維拓展,鍛煉了能力。
二、追問在思維關鍵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總會生成很多學習資源,有些生成性的資源,總是在教學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優(yōu)秀教師往往善于利用這些關鍵資源,開展課堂追問,引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啟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教學《百分數的認識》一課時,在學生學習了百分數的意義之后,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
生:林書豪2012年投球的命中率為30.5%。
師:這個30.5%表示什么意思?
生:30.5%表示林書豪投了100個球,進了……進了30.5個球。
師:0.5個球怎么投?
(教室里一片笑聲。)
生:怎么能有0.5個球,應該表示林書豪大約進了30個球。
生:用四舍五入法,林書豪投了100個球,大約進了31個球……
學生面面相覷,一時陷入困惑。
……
師:林書豪是不是只投了100個球?
生:30.5%表示林書豪如果投了1000個球,進了305個球。
(學生思考)
師:大家想一想2012年林書豪是不是只投了100個或1000個球呢?
生:肯定不是!
師:那么命中率30.5%這個數是怎么得到的?
片刻的思考后,學生豁然開朗,紛紛舉起了手。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林書豪2012年投球的命中率為30.5%這條隨機產生的信息,通過不斷的追問,引領學生去探索、思考、討論,逐步深化對百分數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