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本文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課題研究成果
引言
課堂教學是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創(chuàng)建高效的課堂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是每一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新課程標準下,如何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讓課堂動起來。下面我將以新課標理念為基點,結合自己的教學感受,談談怎樣讓英語課堂動起來。
一、寬松、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是讓課堂動起來的潤滑劑
課堂教學氛圍對師生都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學生在積極樂觀融洽的課堂氛圍中,能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配合教師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并能在活動中得到愉快的情緒體驗。反之,則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無動于衷,充耳不聞,注意力分散,虛度課堂的45分鐘。如何營造寬松、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準確定位教師的角色。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通過教師的“教”及和學生的交互活動,喚起學生的“學”趣,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我們老師如果上課時面帶微笑,語言平和,并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讓每個學生感覺到老師的注視、關心,以消除學生的畏懼感,使學生充分擁有話語權,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思維和想像,從而使課堂教學在與學生的交互活動中順利進行。
二、合理的課堂活動是讓課堂動起來的關鍵
全新的課堂教學設計理念要求在教學中要讓合理的學生活動貫穿課堂始終。而仁愛版教材的每個課題都需要學生通過體驗與實踐、積極參與合作、交流與共同探究來完成,在完成任務中達到掌握運用語言技能的目的。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全新的課堂教學設計理念,讓合理的學生活動貫穿課堂始終,讓書本知識走進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體驗知識、情感,發(fā)展智能。因此在備課及授課過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
1、有效地設計學生喜歡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時應該遵循一條基本原則,就是“讓你的活動充滿快樂”。首先我們要將學習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經(jīng)歷聯(lián)系起來,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設計活動,展示與學生不同的觀點,引發(fā)他們討論。其次可以根據(jù)內(nèi)容設計出緊扣教材、知識性、趣味性強,并為學生所喜歡的課堂活動,讓課堂教學永遠充滿激情和歡樂,讓學生在快樂的情緒下學習。
2、課堂活動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教學活動的設計應對學生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既不可過易,也不可過難。過易,活動對學生沒有吸引力,使學生很快產(chǎn)生厭倦感;過難,則學生會認為自己能力不濟,喪失信心。教師應充分了解所有學生的現(xiàn)有英語水平和發(fā)展要求,選擇和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模仿、體驗、探究、展示等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機會,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如在七年級教材的UNIT 2 Looking Different 的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們描述班上某個學生或老師的外貌和個性,讓同學猜一猜他是誰。在這一活動中,成績一般或較差的同學能說出幾個句子。如:She is tall. He has small eyes. She is 15 years old. 等。成績中等或較好的同學能接上較復雜的句子。如: She has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 He is tall with big eyes.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等。最后要求每個同學根據(jù)圖片來描述自己喜歡的人,這個環(huán)節(jié)使課堂的氣氛達到了高潮。幾乎每個同學都有口頭訓練的機會,他們通過真實的交流,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樣不但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復習相關的內(nèi)容,讓他們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功感受,并使他們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不斷進步。
3、利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
多媒體教學的生動、形象、直觀、動靜結合、聲形具備的特點,使學生可以輕輕松松掌握所教內(nèi)容,課后記憶憂新,達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學七年級教材UNIT8 Topic 1 中,我利用多媒體設計一張日歷,根據(jù)月份的復習來導入四個季節(jié),再通過視頻或圖片來展示四個季節(jié)的天氣來學習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 summer / fall / winter? What can wo do in summer?” 。接著根據(jù)多媒體展示其他的天氣,然后展示一幅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讓學生學習“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的句型,當學生在說的時候,邊上同時浮現(xiàn)表示天氣的標志,這樣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最后播放一則天氣預報的視頻,讓學生根據(jù)這則天氣預報,自己播報一則天氣預報。這樣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快速觀察、快速思維、快速聽記、快速表演,培養(yǎng)了學生對快節(jié)奏教學的適應能力,也使師生雙邊活動始終處于動態(tài)之中,其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則是活動的引導者。
三、對學生課堂行為進行恰當而適時的評價是讓課堂動起來的重要保障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恰當適時的評價可以使學生深受鼓舞,從而產(chǎn)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印章評價和檔案評價。我的印章主要分為背誦章、表現(xiàn)章、測試章。同學們?yōu)榱四塬@得更多的章,都能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每個單元結束,我都會及時公布每個同學獲得獎章的總數(shù),并利用獎狀和獎品定期對優(yōu)秀的同學進行表彰。
總之,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學習英語的效率會高一些?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經(jīng)過幾年的不斷摸索和學習,感覺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業(yè)務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停地探索,不斷轉變教學思想,不斷反思教學行為,才能真正讓課堂動起來,真正持久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余德英 《新課程英語課堂有效教學內(nèi)涵與特性探究》 [J]. 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 2008(7):74-75
[3] 吳麗珍 《立足教材 超越教材》 中學外語教與學 2012年 第2期
[4] 馬贊 《調(diào)整觀念,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中學外語教與學 2013年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