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水欣
摘 要: 音樂治療這個名詞對我們來說已經(jīng)不陌生,國內(nèi)已經(jīng)有像張鴻懿、高天這樣的大家還有他們這么多年培育出來的精英,都在實踐和理論中不斷地展現(xiàn)出他們的最新成果,為我們對音樂治療的學習和實施提供最好的幫助。張宏懿老師的學生:胡海歌在她2011年的碩士畢業(yè)論文“音樂治療新作《歌曲寫作療法》述評與我的臨床實踐” 中提出了音樂治療界的新創(chuàng)舉——歌曲寫作療法。在我個人來看,通過歌曲寫作進行音樂治療的方法其實和現(xiàn)在國學恢復中的“吟誦”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本文就“歌曲寫作音樂療法”的特質(zhì)來談談如何用“吟誦”這種中國式的作曲方式,來達到音樂治療的目的。
關鍵詞: 吟誦;音樂治療;歌曲寫作
此文系《學生需求導向的現(xiàn)代高校音樂教育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 2010B36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在文章的開頭,我首先談下我對胡海歌論文的讀后感,以及對《歌曲寫作療法》的認識:在文章中作者指出:“歌曲是人類發(fā)掘情感的重要渠道,人們通過歌曲表達出我是誰,自我的真實感受,以及如何拉近與他人的距離,改善人際交往關系等等。歌曲能讓我們解脫過去,檢視現(xiàn)在,夢想末來。歌曲編織我們的喜樂憂傷,揭開內(nèi)心痛楚,表達希望和失望,害怕和勝利之情” 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歌曲寫作能作為音樂療法的緣由。
歌曲寫作療法作為一種新的音樂治療手段,較很多傳統(tǒng)做法,有它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歌曲寫作為當事人提供了一種新的環(huán)境,所創(chuàng)作的歌曲不僅有著自我表達的多種可能,而且促使個人去觸摸并重拾那些早已冰凍的記憶和關系"作曲療法可以營造出幫助當事人形成,并表達他們內(nèi)心最深處的愿望和思想,使當事人在這種環(huán)境下發(fā)掘生活中真實自己的潛能和局限。
在我看來,歌曲寫作療法和其它任何音樂療法的本質(zhì)是一樣,都是通過情感的宣泄,得到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從而達到一種自我的認同和賞識,使自己的情緒從負面走向正面,對自己有客觀正確的評價,在社會中能更有效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貢獻自己的力量。至于歌曲寫作療法區(qū)別于其它音樂療法上,我個人認為是切入點不同而已。這種療法可能對來訪者或參與者的文字組織能力及音樂感覺方面要求的更高。但是從中獲得的滿足也是其它音樂療法所不可以比擬的。我個人粗淺地認為這種療法更適合有一定的文學基礎,喜愛音樂,羞澀內(nèi)斂的人群。大學生就屬于這個療法的適應范疇。
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中有不少因情感、學習、經(jīng)濟等各方面的壓力,產(chǎn)生自卑感,他們懷疑自己,也不信任他人。不良的情緒得不到有效地疏通和緩解從而變得煩躁,消極,沖動,很容易做些過激的事情,造成無法挽救的傷害。所以關注大學生心理,引導他們變得開朗寬容是每個高校老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筆者作為一名在高校從事多年音樂教學的老師,在2011年去北京首都師范大學訪學中有幸結實了吟誦專家徐建順老師及他的眾多弟子,不僅為“吟誦”這個音樂和國學神奇結合的“新形式”所驚嘆折服,也為徐老師和他的學生們?yōu)橥茝V“吟誦”做不遺余力,不計得失的這種擇善固執(zhí)的堅守所感動。我不由得感想:是不是國學的力量,使這些有為青年可以有那么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不是真的通過吟誦就可以像他們那樣的優(yōu)雅高尚?我的學生會不會也因懂了“吟誦”而變得充實快樂,積極豁達?在讀了胡海歌的論文后我終于有了理論的支持,并且付諸以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我愿意分享給大家,敬請批評指正。
關于“吟誦”,在這里也做個簡單的介紹。就我的理解,吟誦就是自己根據(jù)對所讀詩詞文賦的理解所即興創(chuàng)作出的一種帶旋律的讀書調(diào)。它不需要好聽,不需要從眾,但需要方法的正確和感情的真誠。對于吟誦中的“真誠”比較好做到,只要吟誦的調(diào)子能真實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行了。但對于吟誦中“正確”的把握就顯得稍微的復雜些了。這里我結合2013年一月底寒假,在北京參加的徐老師的吟誦作曲班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談一下我對正確創(chuàng)作吟誦調(diào)的認識和看法:中國字音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這就是“四聲”。中國的音樂是五聲音樂——宮商角徵羽。中國的吟誦調(diào)就是“四聲和五音”。徐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提到:“把我們誦讀的文字進行強調(diào)和拉長,放到音階上,就是中國式的作曲了”。單這一句話就涵蓋了“吟誦作曲”的所有規(guī)則,“文字的強調(diào)”指的是對詩文正確的理解和分析;“文字的拉長”指的是吟誦作曲的節(jié)奏創(chuàng)作部分;“放到音階上”則指的是吟誦作曲創(chuàng)作的音高部分。這三者加在一起就是用自己創(chuàng)作的旋律去詠唱自己對詩文的理解和感懷。徐老師這句話說的實在是太經(jīng)典了。由于中國的語言是聲調(diào)語言,聲調(diào)語言的字音有相對音高關系,將所誦讀的文字根據(jù)其正確的讀音放到音階上時,旋律的音高也就自然地生成了。這是旋律中音高部分的創(chuàng)作。旋律除了音高,還需要音長的搭配,才能成為完整的旋律。音高相對來說比較的好把握,只要做到“依字行腔”不倒字就算是對了。我個人覺得對于“吟誦”作曲的難度關鍵在于“音長”的把握上。在我的學習中,我將所有的文體分成兩大塊,詩詞和文賦。一個要強調(diào)“韻”的讀法,一個要強調(diào)“虛字”的讀法。詩詞中的“韻”和文賦中的“虛字”都是要被“拉長”的部分。但所有的文體都還要要強調(diào)“入聲字”的判斷和對文體正確意義的理解,這樣才不至于表錯情,達錯意。如此創(chuàng)作出來的旋律才真正能做到“抑揚頓挫、婉轉(zhuǎn)起伏、詠物懷古、抒情達意”。所以才能達到修身,養(yǎng)性,健身等諸多的功效。
以上文字是對“吟誦”和“作曲療法”個人認識的分別闡述,以下則是我認為二者的異曲同工之妙處所在:其一,在胡海歌的文章中提到:“歌詞會影響歌曲的形式、情緒、和弦和旋律”?!案柙~會塑造治療活動的工作框架,另外,歌詞把生活帶進音樂,由此歌曲不得不反應和應對歌詞的意境和內(nèi)容”。由此可見,歌曲創(chuàng)作療法和吟誦一樣,在旋律的創(chuàng)作上都是音樂服從歌詞的,從讀音乃至意境。其二,二者在創(chuàng)作上都具有即興性,和獨特性。絕對的獨一無二,絕對的與眾不同,絕對的忠于自我。其三,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也都是安全,祥和的場所。在這里他們可以相互的慰藉、相互支持、相互賞惜。其四,所創(chuàng)作的旋律都是易唱易記的曲調(diào)。
綜上所述,在學校開始“吟誦”課就足以替代西方的歌曲創(chuàng)作療法音樂治療工作室了。
第一次在同學們中介紹“吟誦”,是緣于聽了中央美院董梅老師的一節(jié)講詩經(jīng)鄭風《溱渭》的講座。在這堂課中我了解到上巳節(jié)——中國的情人節(jié)。了解了“蕑”和“勺藥”的外形和寓意……董老師充滿畫面的講述,真是讓我如坐春風,真切感受到“中國文化太美”。
今年的四月十二號是農(nóng)歷的三月三,是中國的情人節(jié)。是我給學生上課的日子,下課時,我禁不住地將《溱渭》介紹給學生,看著他們和我一樣興奮喜悅的眼神,我禁不住地帶著他們誦讀《溱渭》。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薄扒彝^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讀了幾遍后我就即興地吟誦起來,同學們愈發(fā)地興奮起來,跟我一起和唱。完后我就把簡單的吟誦規(guī)則和方式介紹給他們:1、平長仄短、入頓虛長;2、依字行腔、依義行調(diào);3、模進與對稱。然后就讓他們開始創(chuàng)作了,他們立馬哼哼唧唧一片,閉目搖頭,個個沉侵在自己的世界里,顯示出從未有過的專注與享受……。這次小試牛刀的嘗試拉近了我和同學們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同學們之間的距離。他們通過《溱渭》的吟誦體驗,成功地將自己塑造成了當年的“士與女”。做為老師,我倍感欣慰,倍受鼓舞。我要更好的學習吟誦,更好的傳播吟誦。讓這些生動樸素的古音古義去引領同學們復興中國文人的風雅,氣節(jié)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