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升
一、實驗安全與防護
例1.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或實驗注意事項)中,是處于實驗安全考慮的是( )
①給盛有液體的燒瓶加熱時,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 ②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能小于酒精燈容積的三分之一 ③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 ④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③
解析:在化學實驗操作中首先要注意實驗安全,①中加碎瓷片或沸石是防止液體暴沸,②和③是防止爆炸,④是防止液滴飛濺傷人。故選A。
小結:實驗操作需“五防”
1.防止火災
化學藥品中有很多是易燃物,在使用時若不注意可能釀成火災。所以,對易燃物:(1)必須妥善保管,放在專柜中,遠離火源。易燃品、強氧化劑、鉀、鈉、鈣等強還原劑要妥善保管;(2)使用易揮發(fā)可燃物,如乙醇、乙醚、汽油等應防止蒸氣逸散,添加易燃品一定要遠離火源;(3)進行加熱或燃燒實驗時要嚴格操作規(guī)程和儀器選用,如蒸餾時要用冷凝器等;(4)易燃物質用后若有剩余,絕不能隨意丟棄,如殘留的金屬鈉應用乙醇處理,白磷應放在冷水中浸泡等。
2.防止爆炸
各種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都有一定的爆炸極限,點燃氣體前,一定要先檢驗氣體的純度。特別是氫氣,在點燃氫氣或加熱與氫氣反應的物質前,都必須檢驗其純度。
3.防止倒吸引起爆裂
加熱制備氣體并將氣體通入溶液中的實驗,要防止因反應容器內壓強銳減而造成液體倒吸入熱的反應容器內。玻璃的膨脹系數(shù)比較小,冷熱不均會造成玻璃容器爆裂,甚至濺傷實驗人員。
4.防止有害氣體污染空氣
有毒氣體,如Cl2、HCl、H2S、SO2、NO2等酸性氣體,用強堿溶液吸收(通常用濃NaOH溶液);CO點燃除掉;NO先與足量空氣混合后再通入堿溶液中;H2和其他可燃性氣體,如,氣態(tài)烴雖無毒性,應當點燃除掉;制備有毒氣體的實驗應在通風櫥內進行。
5.防止暴沸
加熱液體時,由于它們的沸點一般比較低,一旦溫度過高,液體局部過熱,會形成暴沸現(xiàn)象,反應溶液甚至沖開橡皮塞濺傷實驗者,所以,在反應容器中要放一些碎瓷片。
二、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例2.為下列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提供正確的方法:
(1)除去食鹽水中的泥沙 ;
(2)分離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
(3)分離四氯化碳(沸點為76.75 ℃)和甲苯(有機溶劑,與CCl4互溶。沸點為110.6 ℃)的混合 ;
(4)從食鹽水中提取氯化鈉 。
解析:若要正確解答此題則必須清楚各種分離方法依據(jù)的原理。答案(1)過濾。(2)分液。(3)蒸餾。(4)蒸發(fā)。
小結:
1.常見的物質分離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過濾:過濾是利用物質的溶解性差異,將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分離開來的一種方法。操作時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一貼”即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中間不留有氣泡(操作時要用手壓住,用水潤濕);“二低”即濾紙的邊緣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體低于濾紙的邊緣;“三靠”即傾倒液體的燒杯尖口要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下端的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2.蒸發(fā):蒸發(fā)是利用加熱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劑不斷揮發(fā)而析出溶質(晶體)的過程。蒸發(fā)時要注意:(1)蒸發(fā)皿中液體的量不得超過容積的三分之二。(2)蒸發(fā)過程中必須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而使液體飛濺。(3)當加熱至(大量)固體出現(xiàn)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4)不能把熱的蒸發(fā)皿直接放在實驗臺上,應墊上石棉網(wǎng)。(5)坩堝鉗用于夾持蒸發(fā)皿。
3.蒸餾:蒸餾除了可以把互溶但沸點不同的物質從液態(tài)混合物中分離出來以外,還可以將溶解在液體里的非揮發(fā)性雜質(例如無機鹽)除去。例如,將離子含量較高的水加熱至沸騰,使水變成水蒸氣蒸發(fā)出來,然后將水蒸氣冷凝,使其成為液態(tài)水,從而將不揮發(fā)的物質留下來與水分離,制得純凈的蒸餾水。蒸餾操作的注意事項如下:
(1)蒸餾燒瓶中所盛液體,最多不超過其容積的,加熱時,不得將液體全部蒸干。
(2)測量餾出物沸點的溫度計,其水銀球與蒸餾燒瓶的支管下沿平齊,這樣所測得的沸點較準。
(3)冷凝器中冷凝水水流的方向,應是進水管口在下,出水管口在上,水流速度不必太快,只要能使蒸氣在通過冷凝器后全部轉化為液體即可。
(4)冷凝下來的液體須用牛角管導入細口的錐形瓶內,不可用燒杯等廣口容器承接。
特別提醒:
①若需提純的物質達到沸點時就會分解,則應采用減壓蒸餾。
②一般情況下,燒瓶中所盛物質全部為液體時,易暴沸,此時需向其中加幾塊潔凈的沸石或碎瓷片,可起防暴沸作用。
4.萃取:萃取是利用化合物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溶解度的不同,使化合物從一種溶劑內轉移到另外一種溶劑中的方法。萃取操作的注意事項:(1)萃取所用的萃取劑(即溶質在其中溶解度較大的溶劑)必須與原溶劑互不相溶,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遠大于在原溶劑中的溶解度。(2)為了使萃取劑與原溶液充分混合,應該用力振蕩。塞緊上口玻璃塞,右手壓住分液漏斗上口部塞子,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轉過來用力振蕩。(3)放出下層液體時,絕不可將上層液體一同放出,即使已經將下層液體收集好,上層液體也不能由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只能由上口倒出。
特別提醒:
①待液體分層后,將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準漏斗上的小孔,再將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開,下層液體方可放出,若不打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沒有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準漏斗上的小孔,則分液漏斗內形成了負壓,液體會放不出來。
②常見與水互不相溶的溶劑有: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苯(密度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