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懷蘭
摘要:
幼兒圖書的裝幀設計,應從閱讀主體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fā),在圖書形態(tài)中將圖書的游戲性、知識性、教育性和審美性融合在一起,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幫助兒童理解書籍內容,滿足幼兒的審美心理需求,引導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于細節(jié)處實現(xiàn)圖書裝幀形式的審美化和人性化,使裝幀設計與內容和諧統(tǒng)一,發(fā)揮圖書最大的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
關鍵詞:
幼兒圖書 裝幀 審美 人性化 細節(jié)
幼兒,一般指學齡前1歲至6歲的孩子。幼兒圖書是供幼兒閱讀的適合于兒童心理發(fā)展水平的書籍,用以滿足幼兒的認知、游戲、審美需要,內容上分知識類、科普類、文學類、勵志生活類、動漫類等;形態(tài)上分立體書、玩具書、電子書等。引導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圖書,當然必須載有真善美的內容信息。同時,閱讀主體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幼兒圖書形態(tài)所載有的審美性和游戲性,遠遠超過其他圖書。所以說,幼兒圖書裝幀中人性化和審美化的細節(jié)處理,是裝幀設計的重點,也是評判其質量高低的關鍵。
幼兒圖書裝幀設計審美化的思想體現(xiàn)在:符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將要傳達的故事、知識或思想,融合在圖書立體化的造型藝術中,從圖書形態(tài)的每一個裝幀細節(jié)處吸引幼兒,培養(yǎng)閱讀興趣,陶冶情操認知,傳達審美愉悅。具體說來,科學的書籍開本、合理的文字安排、生動的圖像選擇、充分的版面留白、輕松的信息節(jié)奏、鮮明的色彩搭配、優(yōu)質的材料裝訂、環(huán)保的印刷工藝等等,這些裝幀形式的審美化,能夠發(fā)揮幼兒圖書最大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
一、重實用的審美:細節(jié)處的人性關懷
從哲學的角度說,人對世界和事物的態(tài)度基本有兩種:用自身的行動力量實踐之,并在實踐中感受之。前者是實用的,后者是審美的。人對圖書亦如此:通過閱讀獲得實用的認識,在閱讀中體驗審美快感,前者是理性的,后者是感性的。當然,實際的閱讀往往是情理交融的。對幼兒來說,閱讀的最大不同在于,其閱讀行為受感性的主導和指引,其主觀能動的需求是心理感受上的快感,所以,在裝幀設計上突出幼兒圖書產(chǎn)品的可感知性,才能調動幼兒的視聽觸味嗅等感覺,滿足兒童求新、求異、求趣的心理需求。
從圖書產(chǎn)品的屬性看,實體化的圖書,一方面是人們用以消費的物品,具有實用性和商品性,另一方面又是人們用以完善自我的載體,具有審美性和精神性。圖書的這種兩重屬性要求它必須同時滿足人們的認知和審美需求,對圖書而言,實用主要是閱讀的方便,審美主要是感知的快感,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如同形式為內容服務,審美糅合在實用中。而幼兒圖書裝幀,更注重在圖書的實用功能上實現(xiàn)審美。因“少年兒童在人生經(jīng)歷中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的幼稚時期,在圖書的閱讀過程中,會遇到成年人難以體會的困難和問題,需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呵護。在少兒圖書的裝幀設計中,需要從兒童的角度,妥帖入微地細心體察,從各環(huán)節(jié)考慮少兒讀者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使圖書形態(tài)至臻完善”。[1]這要求幼兒圖書裝幀注重細節(jié)化的設計,在追求產(chǎn)品的趣味性、個性化時體現(xiàn)書籍設計的人性化關懷,實現(xiàn)圖書審美的功能。
1. 關注幼兒的獨特喜好。如幼兒在不同成長階段喜歡不同色彩,2~3歲的幼兒喜愛明亮艷麗的顏色,尤其是對比明顯的顏色,這種偏愛甚至會持續(xù)在某些孩子的整個幼兒階段。這一年齡段的幼兒圖書,可使用明度高與純度高的色彩。3~6歲幼兒的圖書中,色彩可多樣化,并大膽使用過渡色。幼兒對顏色的偏好亦有性別差異;男孩最喜愛黃、藍兩色,其次是紅、綠兩色,深色或穩(wěn)重色調較適合他們;女孩則最喜愛紅、黃兩色,其次是橙、白、藍三色,表現(xiàn)出嬌俏愛美的天性。所以,內容上有明顯性別傾向的幼兒圖書,裝幀設計的整體顏色風格應考慮到男女幼兒的審美心理。
2. 保護孩子的身體。幼兒的視力未發(fā)育完全,為使之閱讀更加舒適,文字一般不小于5號,行距在1.5倍以上;每行文字的長度控制在10cm,超過13cm就應考慮分欄,行的長度太長,閱讀時容易串行且易疲勞;正文字體應該選擇筆畫較為均衡、粗細適中的字體,如宋體、細等線、細圓、楷體。針對幼兒使用時沒有愛護書籍和保護自己的意識,書籍在使用上務必安全結實,同時兼顧表現(xiàn)圖案色彩的需要,選擇保護書芯的封面紙時,首選強度高、質地好、耐磨耐折、色彩表現(xiàn)力好的紙張。書芯紙用來印制書籍內容,幼兒圖書的特點是字少圖多,符號形態(tài)較大。怎樣在使用時舒適、閱讀時美觀,須從紙張的厚薄、質地和顏色等多個角度做好細節(jié)的處理。圖文并茂的幼兒圖書需選擇克重較高,色彩還原度較好的紙張,不但要保證印制的圖案不會透到反面,書頁的硬度要使其比較容易翻開,也要使文圖印刷色彩鮮艷自然具有美感。以前書芯用紙常用銅版紙,其質地挺括且色彩還原性較好。但銅版紙紙張緊實,硬度較高,裁切后邊緣比較鋒利,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兩面涂料在光線下易反光不利于閱讀。目前市場上一般性的幼兒圖書也常用有色膠版紙,其在生產(chǎn)時就染上淡淡的底色,可以降低紙張的白度,使其顏色比較柔和,減少對眼睛的刺激?,F(xiàn)在更多使用克重較重的高檔膠版紙和蒙肯紙,因其紙質較松軟,不含熒光增白劑,顏色自然,反光率低,可減輕對孩子眼睛的刺激,防止視疲勞,適合幼兒的翻閱。
3. 照顧幼兒的行為能力。幼兒雙手協(xié)調能力、注意力和觀察能力較差。過大開本的書籍,幼兒無力翻閱閱讀困難;狹長開本的書籍,難以翻開使用困難。常見的幾何開切法切出的開本,長寬邊比例為1.4左右,幼兒視域小難以掌控。所以,幼兒圖書的開本在形狀上偏扁形,開本不宜過大。大的開本,常用大24開和大16開,圖像飽滿,文字清晰,適合攤在地上床上閱讀。小的開本,比如口袋書,48開本,適合手持閱讀。特殊的開本,如動物、車子的形態(tài),形象生動,適合把玩??梢姡瑫_本要符合內容,使用方便,情趣獨特。另外書籍的厚度一般不超過5mm。書籍的邊角多處理成圓角,避免銳利的方形邊角磨傷幼兒。
幼兒的動作協(xié)調能力差,較難一手固定書籍,一手翻動書頁,考慮到幼兒使用物體有一定的隨意性、沖動性,材料應不易污損、安全系數(shù)高。騎馬訂、螺旋環(huán)串訂書頁展開度好,可隨意攤平保持固定,適合幼兒的閱讀習慣。書脊厚度在20mm以下的一般采用平裝,用騎馬訂,加工簡單、經(jīng)濟,且便于攜帶,使用方便。稍厚的書籍采用螺旋環(huán)串訂,不易損壞便于閱讀。定位為親子閱讀的幼兒圖書,市場上多用鎖線膠背訂法,兼顧牢固和易翻動的優(yōu)點。精裝幼兒圖書的封面選擇使用硬紙板裝幀而成,甚至書芯內頁都裱貼在硬紙板上。書頁厚度增加使容易翻開,書頁強度增加,使幼兒很難破壞書籍。為防止堅硬邊角傷害幼兒,應普遍設計成圓角、圓背、柔背裝或腔背裝。這樣的書籍外形渾圓無堅硬棱角,書背柔軟容易翻開,孩子使用既方便又安全。
4. 尊重幼兒的閱讀習慣。為盡量降低孩子觀察、理解、記憶的難度,幼兒圖書多以圖形、圖像為主,附有少量文字,往往采用滿版編排,可充分利用頁面空間,將圖形展現(xiàn)得更清楚。特別適用于開本較小的圖書。色彩明亮、和諧、溫馨;圖案簡單、易懂;文字的字號加大,文字色彩明度與底色差距最好大于50%。細節(jié)的處理都源于對幼兒的人文關懷?!耙约毼⒅幍挠^察來進行細微之處的改進,提供給幼兒一份更為安全的讀物,最終就能獲得廣泛的認同”。[2]因幼兒處在以表象認識為主導作用的認識階段,其審美功能具有單純性、可變動性及幻覺性的特征,所以童趣化的切口設計,可運用直切、斜切、圓切、模切等工藝切口,可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可在一個平面上或不在一個平面上,也可通過對書籍內頁版式的出血設計印刷,讓切口呈現(xiàn)隨意的圖像。通過切口呈現(xiàn)色彩以傳達個性的視覺,同時加大翻閱功能,豐富翻閱樂趣。既有益于幼兒對書籍產(chǎn)生認知興趣,又能夠滿足兒童的童趣化的審美需求。
二、有功利的審美:趣味中的美感傳達
純粹審美主義認為審美無功利,對幼兒來說,閱讀就是游戲娛樂,似乎沒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實際上,閱讀是促成幼兒成長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閱讀獲得認知,在感受中培養(yǎng)理性,這是幼兒圖書區(qū)別于一般圖書的最大功能。所以,幼兒圖書裝幀的審美具有顯著的功利性,其終極目標是在趣味中傳達美感。
快樂教育的理念認為,愉快的情感狀態(tài)下孩子認知效果最佳,在輕松快樂的游戲娛樂中,幼兒的認知、記憶、思維、注意力等狀況最好,更容易被激發(fā)出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欲望。在幼兒書籍設計中導入游戲娛樂的理念,通過全方位激發(fā)幼兒視、聽、嗅、觸、味覺的感官體驗,誘導幼兒的認知和實踐,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閱讀的快樂,從而實現(xiàn)圖書的快樂教育和審美教育的功能。
幼兒審美心理表現(xiàn)為對趣味性的期待,幼兒圖書裝幀在兼顧圖書實用的基礎上,注重審美趣味的開放化和多元性。暖色調、純度高、亮度高、多樣化的色彩設計,三維立體、形象化的開本設計,特征突出、形式簡潔的圖像設計,充滿想象力、趣味性的畫面設計,在功能性、趣味性和裝飾性等多個層面上塑造出豐富的圖書形態(tài),啟動幼兒活潑好動的游戲本能,激發(fā)幼兒動手用眼的認知興趣,調動幼兒簡單直接的閱讀情感,滿足幼兒期待趣味的審美需求?!叭の缎缘谋憩F(xiàn)不僅僅體現(xiàn)在兒童書籍的形態(tài)、插畫與色彩等創(chuàng)作方面上,同時還包含有兒童書籍裝幀設計的整體性、藝術性和人性化等等的因素構成”。[3]
幼兒圖書中,圖像是傳遞信息傳達美感的首要媒介,甚至在幼兒圖書中是唯一的媒介。圖像的信息形象性符合幼兒的思維方式、認識方式,圖像的審美直觀性符合幼兒的情感方式,所以,美的圖像有助于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審美能力。對于幼兒圖書中的圖像,設計者在選擇時要對書籍內容信息訴求有透徹的了解,才能與內容緊密結合。
色彩是幼兒圖書中傳遞信息傳達美感的第一視覺要素,也是第一主要的藝術語言,直接在視覺感官上給幼兒本能生理上的審美愉悅,進而結合圖像,在其發(fā)揮的藝術魅力中給幼兒心理上的審美愉悅。色彩依附于形體與文字之上,在連接文字與圖像形成有效的空間表達和組成強而有力、富有節(jié)奏的信息傳達空間上,色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坝變簩ι术r艷的藝術作品或東西容易產(chǎn)生美感。幼兒后期對美的標準的理解和美的體驗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如不滿足于顏色鮮艷,還要求顏色搭配備協(xié)調。在閱讀圖書的過程中,兒童偏愛于體驗新奇、生動、變化、趣味、簡潔、鮮明等富有特征的視覺形式。這些視覺形式通常體現(xiàn)在圖書色彩、開本和插圖中”。[4]所以根據(jù)書籍的主題內容和幼兒的喜好,幼兒圖書的色彩風格以明亮、和諧、溫馨、活潑為主。幼兒往往容易首先被色彩所吸引,家長往往選擇那些色彩輕快鮮明又柔和的圖書。
幼兒圖書中的文字信息是圖書中的非重點因素,因幼兒認字水平低、眼睛尚在發(fā)育期視力欠佳,也因兒童天性活潑、穩(wěn)定性欠缺,無法長時間閱讀文字符號。但幼兒好奇心強、認知迅速、接受力強,又能閱讀簡單的文字。所以活潑、感性、新奇的字體與版式設計能激發(fā)幼兒的審美興趣,感受形象化、圖像化的文字所具有的新奇獨特之美,從而引導幼兒快樂閱讀。書籍版面中,如果字體類別少,版面顯穩(wěn)定、雅致;如果字體種類多,版面則顯得熱烈有趣。不同的書籍內容選擇字體與編排形式不同。文字較多的圖書,文字字體盡量減少種數(shù),避免花哨,版面設計應簡約合理,編排風格應該明朗、簡潔、優(yōu)美,讓幼兒在閱讀時自然地感受到編排所傳達出的美的藝術信息,使他們的審美能力更為敏銳、細膩。以圖為主文字較少的書籍,則可采用多樣化的字體組合與編排設計,活潑的手寫字體容易拉近與兒童的距離,有親和力; 3號~4號以上的大字醒目大方,編排可更為活潑,文字可作為插圖的組成部分出現(xiàn),可圍繞圖形排列,也可將文字排列成有趣的線條、簡單的圖形,這樣可讓文字更具動感,頁面的節(jié)奏感也會增強,也能提高兒童的閱讀趣味;但這類文字編排要注意不能一味強調趣味性而忽略了文字的識讀性,不能為了新奇而創(chuàng)意。
幼兒學習、感知能力強,處于認識世界的知識啟蒙階段,幼兒圖書應提供盡量豐富的藝術效果以提高其藝術鑒賞力和敏感性。有的幼兒圖書選擇藝術效果更好的非通用材料,如特種紙、織物、塑料等。幼兒書籍封面設計需注入童心童趣,根據(jù)幼兒處于學習掌握具象世界的階段、對具體的事物較感興趣的特點,封面應以具體圖形為主,盡量采用明度、對比度高的色彩,封面風格優(yōu)美、簡單、明亮,這樣才能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有效幫助兒童理解書籍內容,滿足幼兒的審美心理需求,拉近兒童與書籍的距離。注重交互式設計的幼兒書籍,將對幼兒智力的開發(fā)與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讓幼兒參與到自己所使用的圖書中去,主動創(chuàng)造圖書新的特征。這些具有新穎性、玩具化、操作性特點的書籍形態(tài),增強了書籍的趣味性,以幼兒活潑好動的游戲本能為出發(fā)點,以幼兒快樂的審美滿足為落實點。
結 語
“兒童不是單純接受知識的機器,他們天真活潑、感情豐富,不僅懂得選擇美麗的形象,(下轉第115頁)(上接第107頁)也能體會到真摯的情感?!盵5]以可親可愛的美好形象親近幼兒的圖書,能夠滿足幼兒的感官需求,讓幼兒由喜歡而親近,在游戲娛樂中學習認識開發(fā)智力,滿足幼兒在實踐活動中肯定自我獲得新知的情感需求,從而獲得閱讀和游戲的認知愉悅和審美快感。
書籍的形式,作為知識思想的載體和表現(xiàn)形態(tài),會對幼兒的成長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所以幼兒圖書裝幀設計的審美趨勢,是從實際出發(fā)圍繞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于可能的細節(jié)處做出特別的安排,人性化地做圖書的裝幀設計,通過書籍的外形、形態(tài)、物理手感、材料質地和重量感等各方面的趣味性和審美性特色吸引幼兒,給其生理和心理上直觀的審美快感。審美教育融合在在書籍的安全性、舒適性、知識性、趣味性之中,使閱讀充滿樂趣,從心靈感受上給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滋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潘群.少兒書籍裝幀細節(jié)設計中的人性化關懷[J].中國出版,2008(6):26.
[2] 丁祥華.細節(jié)之美——淺談少兒圖書編輯中的細節(jié)處理[J].編輯學刊,2005(5):71.
[3] 張康寧 張亞潔.淺論兒童書籍中的趣味性設計[J].藝術與設計,2011(5):78.
[4] 李正清.從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看繪本的裝幀創(chuàng)意設計[J].中國出版,2010(2):50.
[5] 司娟.從兒童審美心理看兒童書籍裝幀設計[J].作家,2008(10):256.
(作者單位:廣東海洋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