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機械制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形象思維相對突出的技術基礎課程,在課程教學實踐中,以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為理念,通過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員的創(chuàng)新思維;將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創(chuàng)新基礎;創(chuàng)新氛圍;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意識
“機械制圖”是一門研究如何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原理和方法的課程,是軍隊為了培養(yǎng)具有更強的聯(lián)合意識,更高的信息素養(yǎng)、更寬的知識面、更好的心理素質和更強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軍隊人才所有能力中最核心的成分。由于學員今后從事的工作與軍事裝備密切相關,而圖樣是產品設計的綜合反映,是產品使用和制造、維修工作的重要技術文件。因此,在機械制圖教學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及創(chuàng)造性教與學的活動,培養(yǎng)學員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奠定創(chuàng)新基礎
講課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作出結論的過程。提出問題要做到自然明確、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要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做出結論要做到簡明準確、便于記憶。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圍繞本課程要達到的教學目的,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引發(fā)學員進行多角度維度的思考和探究,通過自主學習,并展開有效的討論,把重點和難點像“眾星捧月”般凸顯出來,使知識的傳授方式由學員的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荧@取。
二、潛心籌劃教學設計,營造創(chuàng)新氛圍
機械圖樣的實質是利用二維平面的“圖”來表達三維空間的“物”,教學中讓學員順利實現(xiàn)“物”與“圖”的轉換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關鍵。課堂教學設計應在吃透課程標準的前提下,融“講、學、練、做”于一體,將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有機結合,按照“確定學習目標→內容分解與整合→選擇實施策略→教學評價與反思→后續(xù)教學反思”的總體思路進行,著重考慮學員的學習興趣、學習起點以及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士官學員自主獲取知識的欲望和控制力較弱,給他們上課要富有激情和煽動性,不斷刺激他們的興奮點。士官學員的特點也是最大的優(yōu)點、參與一件事情的熱情很高。為了充分利用這一點,作為“領跑員”的教員必須盡量多的設計情景,讓他們參與進來,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真正實現(xiàn)以學員為主體。興趣點結合課堂內容,從貼近士官學員工作生活的實際中篩選。例如:從學員曾經接觸過的武器裝備中擇取典型的零件,擇取日常工作中的圖形,采取“做中學”和“做中教”的方法,讓學員討論、列舉工作生活中與課堂所學知識相關或相近的實際零件,引導學員把曾經在工作中“做”過的過程和內容與課堂理論相聯(lián)系,教師通過恰當點撥、及時鼓勵、對等交流,讓學員體驗到課堂生動有趣,讓學員經常有成功的體驗,讓學員感到機械制圖課的內容有用、實用、有趣。
三、運用先進教學手段,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
對于初學制圖的學員來說,一般空間思維能力較差,學習過程中往往局限于平面幾何知識,如何將學員的思維由平面引入空間,建立一定的空間概念是制圖教學的關鍵一環(huán)?,F(xiàn)代化媒體介入課堂教學后,在圖形教學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是多媒體課件能將抽象問題直觀化,復雜問題簡單化,為學員理解和掌握知識提供了快捷途徑。如,在講授“讀組合體視圖”這節(jié)課時,由于組合體的組成形式多樣,表面連接關系復雜,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使學員通過二維視圖想象出三維立體往往有一定的難度。而使用繪圖軟件可以通過拉伸、旋轉、合并、切割等方式,形象地展示組合體的形成過程,使學員從多角度、多方向觀察組合體,從而在從二維到三維、三維到二維的反復演化過程中,完成對教學難點的突破。
在“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實踐中,創(chuàng)新式教學法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將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以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為創(chuàng)新教育的基礎,通過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營造創(chuàng)新氛圍,啟發(fā)學員的創(chuàng)新意識。機械制圖創(chuàng)新式教學法改變了只注重傳授書本知識,而不注重傳授學習新知識的方法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強調培養(yǎng)學員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為學員的終身學習和繼續(xù)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付秋蘭,吳俊嶺.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的融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8):63-66.
[2]沙琳.“工程圖學”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