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代紅
摘 要: 詞匯習得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在中學階段,詞匯習得一直是英語教師和學生面臨的窘境,“費時多、效能低”,因此,如何正確、科學地運用“詞塊法”記憶策略,將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及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詞匯習得中的記憶效果。
關鍵詞: 詞塊法;組塊;記憶策略
詞匯習得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語言學家Wilkins指出:“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但幾乎每個英語教師都認為詞匯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高中生雖然學了八、九年英語,但他們掌握的英語詞匯量一般未能達到要求,聽、說、讀、寫、譯的技能都比較差。中學英語詞匯教學因為耗時多,效率低,一直被認為是一個難點,所以作為一線教師,筆者認為有必要探討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究其原因,改進教學方法,科學地運用“詞塊法”記憶策略,提高學生詞匯習得中的記憶效果。
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1、詞匯量增加,缺少復現(xiàn)
江蘇省從2005實行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高中英語開始使用牛津教材,與人教版相比較,牛津教材的詞匯量成倍增長。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七級詞匯目標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必須達到的級別:要求學生必須學會使用2400-2500個左右的單詞和300-400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八級目標則要求學生學會使用3300個左右的單詞和400-500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 龐大的詞匯量讓老師和學生都感到壓力重重。另外,由于牛津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按照七個部分(Welcome、Reading、Word power、
Grammar、Task、Project、Self-assessment)編排,每個單元都是一個獨立的話題,因此,在結構上很難做到“循環(huán)往復”。很多詞匯在十一個模塊中僅僅就出現(xiàn)過一次,這對于學生記憶單詞的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
2、教師教學方法老套
由于受傳統(tǒng)的結構主義語言學教學的影響,很多教師在詞匯教學中仍然比較注重詞匯結構和形式,枯燥地向學生灌輸詞匯知識,要求學生跟著老師朗讀生詞表、拼讀生詞;在講解課文時,教師再針對課文中的語言點進行一次詞匯的教學,但只停留在對詞的表面意義的解釋上,卻忽略了詞的關聯(lián)意義,而且也沒能涉及到詞匯其他各類知識,不利于學生記憶詞匯。
3、詞匯檢測形式單一
教師針對詞匯教學所布置的課外作業(yè)基本都是:拼寫單詞、用所給的單詞造句或者翻譯;再利用早讀聽寫、默寫單詞或口筆頭翻譯。然而,一些學生死記硬背時拼寫老是出錯,他們花在記憶單詞的時間多但遺忘快,最后連常用詞匯的基本含義也掌握不好,換個場合和搭配理解上就更不行了。而且學生在聽說讀寫訓練時常因為不認識單詞而聽不明白、說不好、弄不懂、更是難以恰當?shù)倪\用所學的詞匯。
那么,面對當前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詞匯記憶效率,如何有效運用詞匯記憶策略,已經成為研究者關注的核心。
二、詞塊理論
組塊(Chunk) 這一概念是Miller在1956年就信息如何在短時間記憶中編碼而提出的,即指人們把過去已有的經驗和認知變?yōu)橄喈斒煜さ囊粋€獨立體,如語言學習中的一個字母、一個單詞、一個成語、一個句子、一篇文章、一個圖示、一個事件等等。組塊記憶策略就是根據(jù)英語單詞音、形、義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知識經驗,通過各種聯(lián)想方式在單詞音、形、義之間即新舊單詞之間建立各種形象聯(lián)系,使新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新的或更大的組塊的詞匯記憶方法,以至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目的。
三、如何利用詞塊法進行單詞記憶
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為,新信息的接受 (學習)一般要經過四個階段。(陳琦,劉儒德 1997),即選擇、習得、構建和綜合。外語詞匯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種新信息的攝入和組織的過程,作為一種分析性語言,英語詞匯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和系統(tǒ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將原有的舊知識和現(xiàn)學的新知識進行一系列的重組。所以,即使英語詞匯量龐大,但其構成卻都有一定的“組塊規(guī)則”。Lewis(1993) 把組塊分成四種類型:單詞和短語、搭配(以較高的頻率出現(xiàn)的單詞組合) 、慣用話語(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具有固定語用功能的單詞組合)、句子框架和引語等。當我們弄清楚詞塊的結構,就可以把詞塊作為詞匯教學的最小單位,打破常規(guī)的單個詞的教學方法,并將詞塊學習與語言技能的學習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正確使用詞匯,這將是解決詞匯問題可行而有效的一種方法,也是英語教學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
1、拼讀聯(lián)想
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大部分詞匯的拼讀都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有的中國學生可以跳過國際音標的學習,直接借助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來學習單詞發(fā)音。其中利用“諧音”,即某些單詞的發(fā)音與中文發(fā)音相近的聯(lián)想來幫助記憶單詞是個不錯的方法。如,在學習單詞“humor”、“chocolate”、“sofa”、“tank”等時,便可以用漢語中的“幽默、巧克力、沙發(fā)和坦克”等來聯(lián)系。
2、新舊聯(lián)想
從構詞法上來看,英語詞匯的組塊可以用來派生、合成、轉化和縮略。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找出生詞中所蘊含的舊詞或詞根,加上詞綴,分析新舊詞之間的內在關系,展開聯(lián)想,并形成新的組塊,從而記住新詞。例如,學生看到happy —unhappy, sleep—sleepless, possible —impossible, agree—disagree等這些詞時,根據(jù)un-, less-,im- 和dis-等否定詞綴就很容易能聯(lián)想到這些詞的基本意思,并加以記憶。
3、語義聯(lián)想
大多數(shù)英語單詞都存在關系鏈或關系網,如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如quick - fast 、difficult – hard、empty – full,利用這些單詞語義之間的聯(lián)系,就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單詞進行歸類記憶,形成牢固的組塊。
結語
外語學習離不開記憶,尤其是詞匯的學習與記憶更是每個學生都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但詞匯學習絕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有效的詞匯學習包含各種學習策略,尤其是記憶策略。(蔣利,2003)詞塊被認為是語法、語義和語境的統(tǒng)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掘詞塊的潛能,幫助學生建立以詞塊教學為紐帶的詞塊學習法,突破傳統(tǒng)上的單詞、詞匯的范圍,利用詞塊記憶,甚至擴大到整個句子甚至語篇的領域。Lewis (1997)認為,任何語言都不是由詞匯和語法構成的,而是由固定或半固定的語段(搭配、短語、成語、習語)構成的。所以,堅持把詞塊教學作為現(xiàn)代詞匯教學的突破口,將在很大程度上扭轉目前英語教學“投入多,效益少”的僵局。
參考文獻
1、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 [M]. Hove, 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roduction 1993
2、Lewis,M.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M]. Hove, 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 1997:98-100
3、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4、蔣利 從認知角度論英語詞匯教學 [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2003
5、馬廣惠 詞塊的界定、分類與識別 [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