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珍
摘要:“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本文分析了在前廳服務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可行性,并用教學實踐加以證明(課堂實錄)。在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組織下,這種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方面效果顯著。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前廳服務;可行性分析;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6-0282-02
“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這種方法將再現(xiàn)式教學轉變?yōu)樘骄渴綄W習,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與他人協(xié)作的能力。
一、前廳服務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任務驅動教學法適用于學習各類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的知識和技能,這與前廳服務專業(yè)知識的可操作性相吻合。作為中職酒店服務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前廳服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綜合訓練課,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前廳接待、預訂、禮賓、總機等。首先,前廳接待、預訂及突發(fā)事件的處理都具有較強的操作性,需要在具體的工作環(huán)境中按操作步驟進行。其次,酒店的前廳部崗位對中職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店服務專業(yè)課堂呼喚有效的教學方法?,F(xiàn)代企業(yè)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操作技能且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適應某一工作崗位的一線服務人員。前廳崗位不僅要求從業(yè)人員具有相應的專業(yè)技術,還要具備更重要的可以遷移到其他不同職業(yè)領域的能力,比如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中職學生畢業(yè)后可能要經(jīng)過較長一段時間的鍛煉才可以進入到前廳崗位工作,因為對于酒店來說,學生在學校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遠遠不夠。而任務驅動教學法注重學生的主動探究,強調學生的研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與酒店的崗位要求找到了契合點。再次,對教育的主體——學生來說,任務驅動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往往讓學生越學越煩,產(chǎn)生“厭學”情緒。而任務驅動教學法從情境任務入手,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探索、合作解決問題,完成任務。一個個“任務”完成了,學生則獲得了滿足感和成就感,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學習效果得以改善。
二、前廳服務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實踐
教材《前廳服務》中處處可見1、2、3羅列的規(guī)范程序,眾多瑣碎的細節(jié)要求讓學生看起來茫然、學起來煩躁。因此對于預訂和接待章節(jié),我進行了這樣的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任務。教師敘述這節(jié)課的情境:廣州的李先生一家三口于7月24~27日乘機來青島旅游觀光,將下榻于青島的五星大飯店——海爾洲際酒店。我們的任務是:如何接待李先生一家,讓他們能順利入住五星大飯店,給他們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呢?要完成這項任務,需要前廳部哪些崗位的合作?
2.分析任務,合理分工。通過分析,學生很容易總結出7月份是青島旅游的旺季,要保證住房,必須事先預訂,即客人到店前的預訂服務;抵達酒店時的禮賓服務,包括機場應接服務、門廳服務、行李服務等;還有為客人辦理入住登記手續(xù)即接待服務。客人抵店前、抵店時的服務恰是給客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關鍵。這需要預訂員、機場代表、門童、行李員和接待員的協(xié)作才能完成。學生能做上述分析是第一步,而需要立即去解決的問題是:怎么來完成這次接待任務?具體實施則需要激活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牽涉到語言、程序、技能、禮儀、態(tài)度等。根據(jù)任務要求,學生進行分組(5人一組),分別為任務組(預訂組、迎賓組、行李組、接待組)和專家組。小組任務解析如下:①任務組:結合課前準備,分析任務,并討論對策;分工:情境操作、解說、評價。②專家組:記錄小組表現(xiàn);小組評定。
3.小組合作,討論準備,教師指導。確立小組后,各小組根據(jù)主題,認真討論,借助已有的知識、技能,結合教材、資料設計服務,形成具體的服務方案。教師則給予適時指導,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有關線索,協(xié)助做好物質方面的準備,如接站牌、行李登記表格、入住登記表格、行李牌、房卡等。整個過程中,學生懷著極大的興趣,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知識,在教師的引領與指導下,實現(xiàn)了對知識的整合和掌握。
4.展示交流,生生評價。任務驅動法的優(yōu)勢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必須在評價上給予體現(xiàn),否則將可能流于形式。為此,我設計了多元的評價方式。形式上有生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內容上既有對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評價,例如服務程序和技能的評價,又有對學生自主學習及協(xié)作學習能力的評價。為了鼓勵學生,我設計了以下獎項:金牌服務組、禮儀之星、微笑之星、最佳口才獎。評價標準(細則)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評價時有章可循。
5.拓展練習,提升能力。學生展示的是常規(guī)接待服務,而在實踐中常會有突發(fā)情況的出現(xiàn),為了進一步鞏固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意識、應變能力,我設計了李先生一家入住酒店時可能會遇到的特殊情況,來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例如:對于預訂組來說,李先生一家想預訂的大床間沒有了,只剩下了套間,該如何處理?而對于接待組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李先生聲稱預訂過,但飯店經(jīng)過識別,沒有找到李先生的預訂資料,這時接待員該怎么辦?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認識到要做好前廳服務工作,還需要較強的預見能力和應變能力。
6.評點收獲,布置作業(yè)。知識盤點:通過這堂課我學到了什么?作業(yè):李先生一家在飯店能否住得舒心,離店快捷?下次還能再來嗎?能否對飯店留下美好的印象?這取決于前廳部問詢、總機、商務中心、收銀等崗位的合作,請做好基礎知識的復習。
三、前廳服務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實踐證明,在前廳服務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十分有效,但教師在實施時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精心地設計情境任務與實施步驟,否則會流于形式。
1.情境任務的設計很關鍵。任務驅動法最根本的特點是“以任務為主線”?!叭蝿铡必灤┦冀K,學生活動圍繞“任務”展開。因此情境任務的設計要具備以下特點:①任務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具體明確的任務才會讓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就感,有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②任務要符合學生的特點。設計“任務”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和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③任務情境的描述要生動,內容要豐富。用圖文并茂、生動的描述把學生吸引到情境當中來,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其興趣和求知欲。反之,單調呆板的描述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對任務提不起興趣。
2.教師的參與、引導要把握“度”。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適時引導。當學生自信心不足、注意力分散時,需要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當分組時學生喜歡依據(jù)個人喜好扎堆,在分組時,需要教師參與,在自由組合的基礎上給予調整,實現(xiàn)有效組合與高效合作;當他們缺乏獨立學習能力,遇見問題不知所措時,需要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和點撥。
參考文獻:
[1]黃凌,論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對中職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教導刊,2009,(22).
[2]周世兵,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學科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D].重慶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