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豪
摘要:要想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我們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語文教學成果這一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關鍵詞:教學氛圍;自主學習;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0-0129-02
長期以來,有一些語文老師尤其是高中語文老師,抱怨語文難教,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這種局面的形成與語文學科的特性有一定的關系,學習語文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不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但這并不表明我們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束手無策,只能坐以待斃。只要我們深入思考還是能找出一些改變這種局面、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的?!案F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語文教學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前提
語文教學要想取得理想效果,應注意做一些課前的準備工作,未雨綢繆。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爭取學校對語文教學的政策支持,以求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有保證;利用學校的各種便利條件鼓勵學生增加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如可以通過學校文學社和廣播站,將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在文學社刊上發(fā)表或通過學校廣播播出;讓學生觀看一些經典影片,以提高他們的鑒賞評價能力。除學校大環(huán)境外我們還應注意班級語文學習氛圍的營造。例如在黑板一邊設立“警句角”,讓學生始終生活在激勵之中;組織課前5分鐘朗讀或演講,盡顯學生各自的才情和智慧;安排學生閱讀教材,(課本和讀本)上的經典名篇;訂閱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報紙雜志,如《散文》、《語文報》、《雜文報》、《中學生閱讀》、等;還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中外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像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同時語文老師還可以利用早讀時間讀一兩篇自己認為較好的“美文”供學生欣賞或自選一些課外文章供學生閱讀。
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是目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我們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成果何愁不佳?而要想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失時機地適當運用激勵手段,往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克服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為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引導學生挖掘出自己的創(chuàng)造潛能。教師對學生產生的標新立異的想法、做法要盡可能地給予鼓勵性評價,熱情鼓勵學生質疑、提問和辯論,勇于發(fā)表不同意見;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容量、節(jié)奏和時段銜接,給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另外我們在實施激勵性評價時應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因為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應當盡量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盡力捕捉他們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或潛在的優(yōu)勢,以激勵表揚為主。及時肯定學生成績,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fā)他們更高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只要我們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語文教學成果這一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作為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學的關系,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就要千方百計促使學生對語文課程產生濃厚興趣。唯此,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是保障
過去一段時間內,語文課堂上主要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講風盛行;或者是我出題你練習,大搞題海戰(zhàn)術。要么是“滿堂灌”、要么是“滿堂練”。這樣的語文教學,效果肯定好不了。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要做一個知識的傳播者,首先必須是一位知識的擁有者。因此語文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教法,適應新形勢,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對自己所教課程感興趣。
首先,教學目標要落實。一定要讓學生明確這些目標并理解其意義,知道確定目標的依據和實現(xiàn)的措施,這樣師生就會達成共識,同心協(xié)力地為實現(xiàn)這些目標而努力,否則,學生就不會參與進來。所以學生參與的第一個要素就在于他們對課堂活動的認同上,通過這種認同,從而實現(xiàn)認識上的統(tǒng)一和感情上的共鳴。
其次要徹底轉變教學理念。教育家呂型偉曾說過: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理念強調以人為中心,著眼于人的綜合素質。過去我們總習慣以教材為中心,崇尚教材知識點的“拉網式”教學,現(xiàn)在語文教學摒棄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重視文化熏陶、人文教育與綜合實踐,在教法上推陳出新;在課堂上重視精神性的教育,讓學生在對話中、實踐中來感悟和體驗所學知識。這種教學沒有定式,非常靈活,這樣對教師的備課要求高、難度大。過去備課有一本參考書便可高枕無憂,現(xiàn)在備課要閱讀大量書籍,查閱大量資料,此外,還要通過自己的真實感受,進行刪選、加工處理。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強調將讀、寫訓練放在掌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應以情為中軸,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我們采用新的教學模式,目的就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的方法很多,教師只要肯多動腦筋、多想點子,機動靈活地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在經過一個“磨合”期后,應該能夠做到游刃有余,最終成為行家里手。
教學任務是由師生共同承擔的,二者缺一不可。教師不能越俎代庖,學生不能因循守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為了激勵學生主動的學,敦促教師認真的教。發(fā)展學生主體性就是要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要想做到這些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皮亞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遞知識,更多的是激勵學生主動思考。這是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教師必須摒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逐步形成新型的教學觀。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結合,最終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