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娜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些課文將作者濃厚的感情在字里行間表達得淋漓盡致。當我們通過朗讀、體悟和回憶將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出來時,他們才能回想起自己生活中那感動一瞬的細節(jié),而那一刻,再將這種感情凝固于筆端,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筆者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一次抱母親》為例來講述。
一、讀課文
課文中,作者回憶與母親生活幾十年時是這么說的:“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拉著我的手,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p>
師:文中的哪些詞語讓我們體會到母親“力大無窮”?
生:“100多斤”“翻山越嶺”“年復一年”“重擔”。
師領讀,生跟讀:“在溫暖和煦的春天,母親總是……”;“在驕陽似火的夏季,母親總是……”;“在碩果累累的秋天,母親總是……”;“在寒風凜冽的冬季,母親總是……”“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本瓦@樣,學生們的朗誦一次比一次更加飽含深情。
二、憶辛勞
母親除了她挑的100多斤重的擔子,還有什么“重擔”?“翻山越嶺”僅僅是指翻越真實的崇山峻嶺嗎?
生1:不是的,母親的重擔指的是生活中的重擔,是來源于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壓力,是養(yǎng)兒育女、家庭責任的辛勞。
師:同學們,你們的爸爸媽媽也在很多生活細節(jié)當中傳達了他們對你們的關愛之情,想一想,哪一個細節(jié)最能打動你呢?
生1:逛街時,媽媽舍不得為自己買衣服,卻總給我買許多漂亮衣服。
生2:去肯德基,媽媽自己舍不得吃,總讓我多吃點。
生3:寒冷的冬夜,我生病了,媽媽顧不上自己的身體,頂著寒風送我去醫(yī)院看病,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最后自己卻病倒了。
學生的回憶被調(diào)動起來了,爭先恐后地講述著父母親為自己所做的樁樁件件的感人事跡。
三、寫感悟
親情,是一個永不褪色的話題。只要提到“親情”這兩個字眼,只要說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學生的嘴巴就會像關不住的水龍頭一樣,無數(shù)的話題會源源不斷地涌現(xiàn)出來。為此,筆者概括了三種寫法供學生參考,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們的習作內(nèi)容令人感動:
方法一:歌頌親情,恰當使用比喻句
為了讓父母的愛更形象,更易為大家接受,教者引導學生巧用比喻的方法來歌頌親情。
生4:“有一首兒歌寫得好:媽媽的愛像清涼的風,媽媽的愛像遮雨的傘。而我要說:媽媽的愛是我終身無法讀完的巨著,媽媽的愛是一片我永遠也飛不出的天空。”
生5:媽媽,您對我的愛比太陽還要熾熱,比白雪更為圣潔。
方法二:描寫父母為自己的付出,通過語言、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來突出
父母的愛不全是那些轟轟烈烈的大事,它常??梢娪谏畹男∈轮?。因此教者進一步指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最感人的一個畫面:
生6:雨中,我發(fā)現(xiàn)媽媽的身子濕透了,原來她把傘全讓給了我。我就趕緊把傘往媽媽那里靠,媽媽卻又推了過來,還說:“沒關系,媽媽不冷?!眲x那間,我的眼睛濕潤了……
生7:當一瓶水掛完后,我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計”。媽媽連忙跑到超市里買了一袋面包,把面包撕碎,一點一點地喂我吃?!宜押?,媽媽仍然在盯著滴管看。我讓她睡會,她搖搖頭。
生8:當我生病時,是您陪伴在我身邊;當我快被雨淋濕時,是您給了我雨傘;當我放學時,是您急急忙忙騎車趕來.
方法三:引用名言名句,說明愿望,感恩回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苯陶哂忠龑W生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體驗親情,去報答回饋父母之愛。
生9:媽媽,在您的教育和呵護下,我變得那么乖巧,我從您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懂得了怎樣做人。媽媽,我想對全世界說:您對女兒的愛是偉大的,我的好媽媽!
生10:媽媽,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長大了,懂事了,讓我來為您分擔家務吧!您應該多休息休息,這樣身體才會健康。
……
總說寫作難,寫好更難。其實,最難的是找到恰當?shù)那腥朦c,只要找對題材和閱讀材料,又有何難?在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本當中,有很多課文都適合如此操作。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都可以將習作教育滲透于課文學習之間,讓學生們習得更加全面的寫作方法和風格,使他們的寫作水平獲得質(zhì)的提升。
(責編 張亞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