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雪賽
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練習是指課堂中能切實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書等能力的語文實踐活動,它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就要想提高課堂練習效率,切實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要從教學的主陣地——課堂做起,確立有效課堂練習的具體要求,把握課堂練習的有效時機。
一、確立有效課堂練習的要求
1.目標明確,練習要講究針對性
練習設計的目標制定與課堂教學的目標制定無異:立足學情,研透教材,圍繞教學重難點貫穿整體,分層設計。為達成不同的教學目標,我們需要進行不同的練習設計,保持練習與教學目標的同步,這樣才能實現(xiàn)教學的高效。
如教學《蝙蝠和雷達》一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第二學段的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概括,這種能力的形成需要概括框架作為有形的學習臺階,以幫助學生提取文章的重要信息,逐步形成把握要點的意識。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可以設計練習:請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先在“嘴、耳朵、障礙物”三者之間用箭頭表示超聲波的方向,再畫出雷達的工作原理。通過關系圖,學生就能明白蝙蝠和雷達的關系,進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此外,練習設計還可以從學習困難處入手,解決問題,教給方法;可以從學生感興趣處入手,引導探究,勤于實踐;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學以致用,提升能力……
2.依托文本,練習要確保實效性
課堂練習設計應以課文語言特點為依據(jù),與課文的語言情境相符,結(jié)合課文實際適當拓展。有的課文情深意濃,讀來令人蕩氣回腸,宜指導學生多角度地寫感受;有的課文語句優(yōu)美,修辭運用典型,宜指導學生鑒賞、仿照句式表達;有的課文留有空白,想象空間大,宜指導學生展開想象。
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竊讀記》一文,作者用“自語式的獨白”來描繪“我”讀書時的內(nèi)心感受,把當時竊讀的快樂和懼怕表達得淋漓盡致。教學這一課,可以引導學生模仿用“自語式的獨白”來描繪自己的一次心理活動,如寫寫自己一次考試、比賽、等待或遲到時的內(nèi)心獨白。《走遍天下書為侶》一課,作者把一本自己喜愛的書比喻成一個家,一個故地,一位朋友,形象生動,自然貼切。依據(jù)這一特
點,可以讓學生仿寫:一本我喜愛的書就是 ,
也是 。 《秋思》一文,可以引導學生想象秋風掃落葉的情景,想象詩人的心境,想象詩人會在信中寫些什么,對捎信的人說什么等,把這一系列的聯(lián)想改成一個小故事。
3.形式多樣,練習要不失趣味性
“百學趣當先?!薄叭ぁ笔紫纫w現(xiàn)在內(nèi)容上,練習應從學生中來,貼近生活,語言兒童化,盡量豐富多彩?!叭ぁ边€要體現(xiàn)在形式上,可以采取猜謎語、講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戲、各類小競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叭ぁ币部梢泽w現(xiàn)在結(jié)論上,練習設計應考慮學生的個性,盡量允許有多元的答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不盲目求同。
4.關注差異,練習要力求全效性
教師設計練習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目。設計的練習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以教學《絕招》為例,在研讀課文之后,我設計了三個練習題供學生選擇完成。
第一層次,選擇你感興趣的寫絕招的片斷,背下來。
第二層次,你佩服短文中的哪個小孩,寫出你的理由。
第三層次,模仿文中寫絕招的表達方法,寫一個你在生活中見過的絕招。
這樣的語言訓練設計,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都能有所提高。
5.適當拓展,練習要不缺延伸性
拓展練習,是語文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旨在溝通課堂內(nèi)外,是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是與語文課堂發(fā)展相適應的,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支渠道。
如《釣魚的啟示》中的拓展環(huán)節(jié)可以這樣設計: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一個人要是從小就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針對這一重點句的體會,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出示一組有關道德的名言,讓學生在賞讀中加深對課文重點句的理解,同時也有機地滲透人文教育。
這樣的拓展內(nèi)容雖不多,但是能使課堂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
6.發(fā)展思維,練習要富有創(chuàng)造性
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適當?shù)貙ξ闹腥宋镞M行心理剖析,對文中情境進行想象,對課文進行創(chuàng)造性演說、改寫,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如《晏子使楚》的教學,在重點感悟晏子的語言藝術(shù)后,可以讓學生從文中的三個故事中任選一個,編一編劇本,找一找演員,再合作排一排、演一演。學生在亢奮的狀態(tài)下不僅能進一步鞏固新知,還能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特點。
二、把握課堂練習的有效時機
課堂練習的時間可以是上課開始階段,也可以在課中,還可以在上課結(jié)束階段。不同時段的教學目標不同,教學內(nèi)容不同,相應的課堂練習也就不同。設計課堂練習要認準時機,使課堂教學與課堂練習不分離。
1.先練后講
一般情況下,第一課時前可以安排檢查預習情況的練習,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第二課時課前可以安排復習練習。
如教學《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課時,安排如下練習。
(1)詞語聽寫:小艇 縱橫交叉 船梢 翹起
(2)課文圍繞著課題寫了( )、( )、( )等方面的內(nèi)容。
(3)出示預習時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
以上練習(1)(2)分別檢查了學生對生字詞、課文內(nèi)容的自學情況,練習(3)可以讓教師更清楚學生當前的學習困惑、學習起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
2.邊講邊練
課中研讀階段,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些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習得文本語言,又能引發(fā)他們情感體驗,提升思維品質(zhì)的練習。
如教學《荷花》中的句子:“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一位老師是這樣設計的。
(1)出示句式,并訓練說話。師生交流,通過語言再現(xiàn)“蜻蜓、小魚與荷花”的對話。
蜻蜓對我說:“ ?!毙◆~對我說:“ 。”
(2)如果你也變成了一朵荷花,你會看到哪些動物來告訴你什么消息呢?
,告訴我 。
,告訴 。
(3)想著一樣東西,覺得自己已經(jīng)進入到那個境界里去了,這就是—— 身臨其境,把這個詞寫在句子旁邊。
(4)同學們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嗎?在什么情況下,有什么特別的體驗?(交流后進行寫話)
本堂課上,引導學生關注作者聯(lián)想過程中自由的精神之旅,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不容置疑,學生經(jīng)過反復的誦讀練習后,教師順勢而導,結(jié)合文本特點,讓學生研讀文本與語言點的關系,進行寫法遷移。在這樣邊講邊練的過程中,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就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同時進行了一次聯(lián)想過程中自由的精神之旅。
3.先講后練
課后可以安排鞏固知識、語言運用小練筆等練習。如《橋》一文寫的是一位老支書在洪水中讓群眾先走,而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吞沒的感人場景。在課文的最后設計了隨文練筆。
假如這對父子在美麗的天堂相遇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展開想象,寫一寫。
當學生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時,對于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到位了。
總之,有效課堂練習不同于課后作業(yè)、家庭作業(yè)。它具有訓練語言、激發(fā)情感、推進課堂教學、啟迪思想、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jié)鞏固等多項功能。明確了有效課堂練習的要求,把握了課堂練習的有效時機,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責編 劉宇帆)